专利名称:集成的加湿室和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供应和气体加湿设备,特别是,但不局限于,用于向要求以正压力供应加湿气体以便治疗诸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0SA)、打鼾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等疾病的患者或使用者提供呼吸辅助。特别地讲,本发明涉及气体供应设备,其具有集成的加湿器内腔,以便形成组合的辅助呼吸单元和加湿器。
背景技术:
用于向患者提供加湿气体流以便用于治疗目的的装置或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系统用于提供这种类型的治疗,例如CPAP治疗,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处于所需压力的气体被从辅助呼吸单元或吹风机单元传输至位于吹风机下游的加湿器内腔。随着气体移动经过加湿器内腔中的加热、加湿空气,气体变得饱含水蒸气。然后,气体通过气体导管被传输至位于加湿器下游的使用者或患者。加湿气体能够从由导管串联连接的分开的单元组装的模块化系统(即,系统中的加湿器内腔/加热器和呼吸单元/吹风机是彼此分开的部件)传输。这种类型的系统的一个例子显示于图I。然而,越来越常见的是使用如示意性显示于图2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系统。一种典型的集成式系统包括主’吹风机’或辅助呼吸单元,其提供压缩气体流,和加湿器单元,其配合或以其它方式被牢固连接至吹风机单元。这种配合是通过例如滑动装配或推入连接而实现的,从而加湿器被牢固地保持在主吹风机单元上的位置。这种类型的系统的一个例子是显示并描述于US 7,111,624中的菲舍尔和佩克尔保健有限公司的’滑动装配型’水容腔系统。这种设计的一种变型是滑动装配型或卡扣装配型设计,其中在使用时内腔被封闭在集成式单元一部分内。这种类型的设计的一个例子显示于W02004/112873。该申请的说明书中描述了一种吹风机或气流发生器50,以及相关的加湿器150。吹风机单元50和加湿器单元150在使用时被带到一起并且连接,如描述于该文献的段落00119。加湿器内腔或水桶(698、699、700 )被描述于段落00132至00141。应当指出,所述水桶既可以通过安置在加湿器单元150的后壁上的通道722充填(详细描述于段落00126),也可以通过移开桶盖700而充填。用于移开盖的过程被描述于段落00136。当加湿器单元的盖(盖648)被关闭时,这一动作将水桶推入就位。WO 04/112873中还描述了供电腔,如图6中以附图标记65表示,并且描述于段落和
。这种容室被描述为向大气通气(如有必要)以便进行冷却。图7示出了供电板124和腔65。如描述于段落
,空气通过空气入口 84进入吹风机,该空气入口与供电腔65上方的通道85连通,然后该通道通向安置着风扇单元90的消音腔134。应当指出,如示于图6,供电腔65通过两个壁与空气供应通道85和消音腔134隔离,借助于它们之间的气隙。使用这样的空气流来冷却供电板未在该申请中讨论。这种类型的设计的进一步的例子显示于US 7,096,864。加湿器内腔17被部分地封闭在加湿器单元16中,加湿器单元被推压配合至分开的吹风机或CPAP单元I。在示于WO 2004/112873和US 7,096,864的装置中,吹风机单元和加湿器单元都是不连续的’桌面站立型’单元,二者通过气压或电动方式而被推压到一起而相互配合。集成式吹风机和加湿器类型的设计的进一步改型显示于US6,435,180。水容器或加湿器内腔66具有盖72。在使用时加湿器内腔66的盖72被安置在覆盖单元整个顶部的罩94之下。通过将其手指和拇指穿过孔92,使用者能够同时移开罩94和盖72。两股分开的空气气流(加湿气流和干气流)在装置的壳体中混合以产生将被提供给使用者的一股空气气流(第6栏第23-34行)。为了使得单元能够容易拆解,并不希望利用紧固件或类似物将元件例如盖或内腔连接在一起(第6栏第46-55行)。带有盖的加湿器内腔被描述于US 5,588,423。盖11封闭内腔2的顶部。这些类型的集成式装置的优点在于,同由分开的单元组装成的模块化呼吸回路相t匕,总体上它们更紧凑和分立。紧凑和分立的单元对于家用单元来说特别有利,因为家中床 边空间有限,并且使用者还可能必须运送和在任何地方设定他们的私人单元,例如在离家过夜时。利用紧凑的集成式单元,使用者通常更容易完成设定。一般来说,家用单元被用于缓解睡眠呼吸暂停。中间使用点通常是在夜间,在使用者的睡眠周期内。如果在使用中要求重新充填或类似操作,则使用者需要醒来以实施这种操作。在被唤醒后,使用者需要将加湿器内腔从集成式单元取下,重新充填,然后将其放回其位置,如有必要重新组装单元。加湿器内腔通常是密封的单元,并且不容易打开。即,它们被密封,除了引入和排出端口以外。这种类型的内腔通过内腔的引入或排出端口而被充填。这种重新充填操作可能很耗时,难以在床上完成,可能要求相当高的注意力,这使得使用在半夜可能难以努力达到。特别重要的是,如果使用者遭受呼吸暂停的话,需要最小化对使用者睡眠模式的干扰,因为治疗的目的本身就是最小化对他们的睡眠模式的干扰,并且任何可能打扰他们的附加因素都是不受欢迎的。尽管带有盖的内腔如前所述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但这些方案并非被设计为下述目的,即盖能够在使用中容易拆除,例如用于重新充填内腔。带有可移除盖的加湿器内腔通常不是以为了简化上述操作的方式设计的。通常只是为了仅当单元未被使用时将盖移除,以触及内腔的内表面,以便进行例如清洁或类似操作。当充填或清洁这些单元时会引起进一步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当前可供使用的呼吸加湿系统都使用水作为加湿介质,并且清洁基本上都是利用基于水的清洁器完成的。吹风机和加湿器单元是用电操作和控制的,并且如果电子元件例如外部使用者控制器不被保护,则可能产生问题。如果控制器未被保护,发生任何意外的水溢出可能潜在地导致控制器短路并干扰系统的操作。本领域已知被以这种方式设计的控制钮存在因溢出而导致损坏的可能性。US 6,812,435描述了一种用于炉子的控制钮,炉子安装在连续的水平板上,并且能够在板上四处移动。板下面和钮中的磁性致动器相互作用,霍尔传感器检测磁场的变化。控制单元从霍尔传感器接收信号并且相应地改变炉子的输出参数。US 2005/0205395描述了一种控制钮配置,其中磁性元件嵌入钮2的本体,随着钮被旋转,例如通过旋转磁场传感器25 (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霍尔传感器),磁性兀件的磁场相互作用。钮安置在板件14中的凹入部16内,并且通过限位栓柱11而被保持就位于板件上,所述限位栓柱穿过凹入部16底部的孔口。
如前面所大致介绍,可能难以在半夜(或在使用者睡眠过程的中途)或者在使用者的睡眠模式被干扰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实施复杂的操作。因此作为非常重要的或至少是优选的因素,吹风机和加湿器控制应尽可能简单和触感好。另外,实现调节或完成操作所需的步骤数应当最小化。集成式单元的优点之一在于,它们总体上是紧凑和分立的,并且由于它们的’占地’而特别适合于家用,例如放在床头柜或类似物上,从而构成更小的模块式单元。因此特别有益的是如果供电单元能够内置于或安置于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的壳体或外罩中,以便保持单元的’占地’尽可能小。然而,如果电源组是位于通气机/加湿器单元的壳体或外罩外部的外置型的,热量可能容易散入大气。如果供电单元被安置于壳体或外罩中,来自供电单元的热量不易散发。构成这些集成式紧凑单元的一部分的通气机或’吹风机’单元占用了相当大量的功率。用于提供电能至马达或驱动单元的电源组或发电装置通常产生大量的热,作为电能产生的副产品。即,作为对通气机/加湿器的操作进行供电的结果,电源组和相关的电路(例如,变压器或类似物部件)变热。随着供电部的温度升高,其工作效率下 降,并且更多的功率被耗用以补偿效率的降低,导致更高的热量输出和相应的进一步效率下降-这是一种负面反馈回路。可以看出,重要的是防止供电单元过热,或者至少防止其被加热到最佳操作范围的上限之上的温度。如果供电部被封闭在专门设计成尽可能小以使得内部空间最小化的紧凑型单元的外壳中的话,这可能难以实现。如果供电部本身的尺寸被最小化,并且部件之间的气隙被最小化,则是特别重要的,而这可能导致潜在的与散热相关的进一步困难。US 2007/0048159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单元,其包含电子电路(总体上称作电子器件支持部分120)。空气入口 140被显示为位于电子电路的正下方。该申请中并未清楚地解释该电子电路到底是热量产生电路-例如电源电路,其总体上产生大量的热,还是控制电路,其产生很少的热量并且通常不需要冷却。该申请中并未清楚地解释空气路径和电子电路之间的结构是如何配置的。部件之间的壁以及空气流可能潜在地足够厚,从而将电子电路隔离而不能享受空气流的任何冷却效果。家用呼吸辅助设备(例如CPAP装置)的使用者可能有时希望旅行和离家过夜(或度过更长时间)。以某些袋或携带箱的形式获得呼吸辅助设备是很正常的。许多使用者希望有这样的选项,即能够以手提箱的形式携带他们的装置,例如在飞行中,从而可以确保他们带着装置到达目的地。这必然需要紧凑的携带箱(以及紧凑的装置)。刚性或硬质的携带箱是公知的,其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且安全的方法来携带着他们的装置旅行。与任何类型的携带箱相关的一个缺点是,当装置被安置在内部时,使用者可能忘记将水从加湿内腔排空。如果在内腔的内容物未被排空的状态下装包和携带单元,则水可能会从内腔溢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辅助设备,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前述缺点,或者至少向公众和工业界提供一种实用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从广义上讲包含一种吹风机单元,适于用作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的一部分,所述系统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加热加湿气体,所述吹风机单元包括外部壳体,其围绕所述吹风机单元并形成吹风机单元的一部分,所述壳体包含引入孔,在使用时来自大气的空气能够通过引入孔进入所述壳体,加湿器容室,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接纳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的类型的加湿器单元,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其被配置成与所述加湿器单元一起使用,所述容室还包含吹风机引入端口,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加湿器单元之间提供气体导通部,气体路径,其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穿过所述壳体,风扇单元,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供电单元,其安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提供电能至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加热器基座,
所述气体路径被布置成经过所述供电单元,以便提供冷却空气流。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吹风机单元,其适于用作向使用者提供加热加湿气体的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的一部分,所述吹风机单元包括外部壳体,其围绕所述吹风机单元并形成吹风机单元的一部分,所述壳体包含引入孔,在使用时来自大气的空气能够通过引入孔进入所述壳体,加湿器容室,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接纳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的类型的加湿器单元,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其被配置成与所述加湿器单元一起使用,所述容室还包含吹风机引入端口,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加湿器单元之间提供气体导通部,气体路径,其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穿过所述壳体,风扇单元,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 供电单元,其安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提供电能至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加热器基座,所述供电单元被封装在供电副壳内,并且所述气体路径被布置成在使用时经过所述供电副壳的至少两个壁,以便提供冷却空气流。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加热加湿气体,包括加湿器单元,其被配置成容纳一定体积的水,并且还被配置成与加热器基座组合使用,以使得所述体积的水能被加热,所述加湿器单元具有气体引入端口、气体排出端口和顶部充填孔口,辅助呼吸单元,其具有外部壳体并且包含加湿器容室,所述加湿器单元在使用时安置在所述加湿器容室中,所述加湿器单元在使用时大体上封装在所述容室内,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所述辅助呼吸单元还包含位于所述外部壳体上的向大气开通的引入孔、吹风机引入端口、延伸在所述引入孔和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的单一气体路径、用于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与所述加湿器气体弓I入端口气体联通,气体流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弓I入端口进入所述加湿器单元并且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排出端口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连接装置,其使得所述气体流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而到达患者接口,
盖单元,所述盖单元被配置成封闭并密封所述加湿器单元的顶部口,并且在使用时与所述外部壳体连接以将所述加湿器单元保持相对于所述辅助呼吸单元牢固就位。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加湿器单元,其被配置成与包含加热器板的辅助呼吸单元组合使用,所述加湿器单元包括加湿器内腔,其包含顶部充填孔口和加热器板,所述加热器板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接触所述加热器基座,所述内腔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细长的引入通道,其从所述气体入口延伸到所述加湿器内腔中,所述引入通道包含位于所述引入通道的与所述内腔的壁相隔的端部中的第一开口,细长的排出通道,其从所述气体出口延伸到所述加湿器内腔中,所述排出通道包含位于所述排出通道的与所述内腔的壁相隔的端部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定向为面向大致竖直上方,
挡流装置,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之间,并且被配置成防止从所述引入通道进入所述内腔的气体直接进入所述排出通道。在第五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辅助呼吸单元,包括外部壳体,其包含加湿器容室,在使用时加湿器单元可安置在加湿器容室内,所述容室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基本上包围所述内腔,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所述辅助呼吸单元还包含位于所述外部壳体上的向大气开通的引入孔,吹风机引入端口,延伸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的单一的气体路径,和用于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与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气体连通,连接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气体流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到达患者接口,用于接纳和可释放地接合盖单元的装置,所述盖单元被配置成保持所述加湿器内腔就位于所述容室中。在第六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辅助呼吸单元,包括外部壳体,其包含加湿器容室,在使用时加湿器单元可安置在加湿器容室内,所述容室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基本上包围所述内腔,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所述辅助呼吸单元还包含在所述外部壳体上向大气开通的引入孔,吹风机引入端口,延伸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的气体路径,和用于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与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气体连通,连接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气体流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到达患者接口,用于接纳和可释放地接合盖单元的装置,所述盖单元被配置成保持所述加湿器内腔就位于所述容室中。在第七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加热加湿气体,包括加湿器单元,其被配置成容纳一定体积的水,并且还被配置成与加热器基座组合使用,以使得所述体积的水能被加热,所述加湿器单元具有气体引入端口和气体排出端口,辅助呼吸单元,其具有外部壳体并且包含加湿器容室,在使用时所述加湿器单元安置在加湿器容室中,所述加湿器单元大体上封装在所述容室内,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所述辅助呼吸单元还包含在所述外部壳体上向大气开通的引入孔,吹风机引入端口,延伸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的气体路径,和用于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和所述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气体联通,所述气体流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进入所述加湿器单元和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排出端口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连接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气体流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到达患者接口,所述呼吸单元、所 述容室和所述气体路径被成形和定向为使得所述呼吸单元的体积最小化。在第八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加热加湿气体,包括加湿器单元,其被配置成容纳一定体积的水并且还被配置成与加热器基座组合使用,以使得所述体积的水能被加热,所述加湿器单元具有气体引入端口、气体排出端口和顶部充填孔口,辅助呼吸单元,其具有外部壳体并且包含加湿器容室,在使用时所述加湿器单元安置在加湿器容室中,所述加湿器单元大体上封装在所述容室内,所述容室包含加热器基座,所述辅助呼吸单元还包含在所述外部壳体上向大气开通的引入孔,吹风机引入端口,延伸在所述引入孔与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之间的气体路径,和用于沿着所述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吹风机引入端口和所述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气体联通,所述气体流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引入端口进入所述加湿器单元和通过所述加湿器气体排出端口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连接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气体流离开所述加湿器单元到达患者接口,盖单元,所述盖单元被配置成封闭并密封所述加湿器单元的所述顶部充填孔口,并且在使用时与所述外部壳体连接以保持所述加湿器单元相对于所述辅助呼吸单元牢固就位。在第九方面,本发明广义上包含一种控制钮组件,其可被使用者操作以产生控制信号,包括安装板,其包含凹入部,相关的检测器磁性部件安置在所述凹入部下面;可操作的控制钮,其可被紧固在安装板的孔口内,所述控制钮具有按钮,其可被使用者在停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弹性按压,按钮被朝向停用位置偏压,并且具有相关的一或多个磁性部件,所述磁性部件被布置成与按钮一起移动;和凸台,其环绕着按钮并且可被使用者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绕按钮旋转,凸台具有相关的一或多个磁性部件,所述磁性部件被布置成与凸台一起旋转;以及控制电路,其被布置成通过检测由按钮和/或凸台的磁性部件与安置在安装板下面的检测器磁性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磁场波动来检测按钮的压下和/或凸台的旋转,以产生代表按钮和/或凸台被使用者操作的控制信号。在第十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用于集成式辅助呼吸和加湿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其包含控制器存储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集成式辅助呼吸和加湿器单元的操作;显示器板,其被所述控制器控制;和使用者选项选择器,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选项选择器中的变化。
在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一种用于改变集成式辅助呼吸和加湿器单元的控制设置值的方法,所述单元具有控制器,其控制所述集成式辅助呼吸和加湿器单元的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可旋转的使用者选项选择器的旋转位置;基于所述可旋转选择器的旋转位置显示当前选定的选项;以及检测所述使用者选项选择器沿着所述选择器的旋转轴线的运动,响应于所述运动而移动到针对所选定的选项的选项选择模式。本发明还可以在广义上讲包含在本申请的申请文件中单独或组合地提及或指出的各种部件、元件和特征,以及所述部件、元件和特征中的两种或更多种之间的任何或全部的组合。并且如果这里提到的某个特定的元素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存在已知的等同替换的话,那么这种已知的等同替换也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中,就像它们已被专门介绍过一 样。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是指至少部分地由所列举的元素组成,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当解读使用该术语的部分时,该部分内容中跟随该术语的各个特征都是必需的,但其它特征也可能存在。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图I示出了使用者从已知的现有技术类型的模块化吹风机/加湿器系统补充加湿空气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使用者从已知的现有技术类型的模块化吹风机/加湿器系统接收加湿空气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具有分开的加湿器内腔和辅助呼吸单元,显示了加湿器内腔就位于吹风机单元中准备待用。图4示出了图3中的吹风机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加湿器单元被取走(未示出)。图5a示出了图3中的吹风机单元的后视图,其中剖面线D_D被示出。图5b示出了图4中的吹风机单元沿着剖面线D-D所作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3中的吹风机单元和加湿器单元的分解图。图7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内部结构沿着剖面线DD所作的示意性放大图。图8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从底侧和后侧向前看时的剖开图,显示了空气入口管道、供电部、供电副壳、风扇和通过单元的空气路径的细节。图9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从底侧和后侧向前看时的剖开图,其中吹风机单元的最后侧部分被切除以显示围绕供电副壳的空气路径的细节。图IOa和IOb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从底侧和后侧向前看时的剖开图,其中图IOa显示了在基座和后壁的一部分被去除时的吹风机单元,图IOb显示了同图IOa中相比吹风机的后侧部分被进一步向前切开时的状况,示出了经过供电副壳的空气路径。图Ila示出了前面图中的吹风机单元的剖开仰视图,其中基座被拆走。图Ilb示出了图Ila中的吹风机的示意图,其中空气路径和紊流显示出空气首先进入空气入口管道,然后到达供电副壳上和周围,然后进入风扇再由此离开。
图12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从底侧和后侧向前看时的示意性流线图,其中空气路径和紊流显示出空气首先进入空气入口管道,然后到达供电副壳上和周围,然后进入风扇再由此离开。图13a示出了本发明的加湿器内腔的后视图,其中加湿器内腔盖和锁定手柄在加湿器内腔上方以分解图表示,剖面线A-A也被示出。图13b示出了沿着加湿器内腔上的线A-A所作的图13a中的加湿器内腔盖和锁定手柄的剖视图。图14示出了吹风机单元的前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5示出了图3中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的显示器板上显示的主菜单的优选形式。图16示出了可用于图5b中的吹风机单元的风扇和电机的优选形式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17示出了图6中的盖和用于保持盖就位的锁定手柄的放大图,图中盖和锁定手柄彼此分开。图18示出了可与本发明的呼吸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的携带箱的优选形式,处在关闭位置且直立支靠于其端部基座。图19示出了图18中的携带箱的剖开侧视图,支靠于其侧面基座,准备打开,图3所示类型的集成式呼吸辅助设备安置在携带箱中。图20示出了图18和19中的携带箱的俯视图,其中盖或顶侧半部未示出,图3所示类型的集成式呼吸辅助设备安置在携带箱中以准备运输。
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者3a从已有(现有技术)模块式辅助呼吸单元和加湿器系统接受空气的示意图显示于图I。压缩空气通过导管41被从辅助呼吸单元或吹风机Ia提供至加湿器内腔2a。加湿、加热的压缩气体通过导管21离开加湿器内腔2a,并通过使用者接口 4被提供给患者或使用者3。示于图I的使用者接口 4是鼻罩,覆盖使用者3的鼻子。然而,应当指出,在这些类型的系统中,全脸面罩、鼻插管、气管造口接头或任何其它适宜的使用者接口可以替换所示的鼻罩。从已知的现有技术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5接纳空气的使用者3的示意图显示于图2。系统以与示于图I的模块化系统相同的方式操作,除了加湿器内腔2b被与吹风机单元Ib集成以形成集成式单元5以外。本发明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6能够替代图2中的单元5。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6的优选形式在图3中被显示为处在组装和准备待用状态。单元6具有两个主要部件集成式辅助呼吸单元7 (还被称作吹风机单元),具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形成呼吸单元7的一部分并且还围绕辅助呼吸单元的工作部分-例如风扇、内部管道装置和内部控制系统;以及加湿单元31 (后面将详细描述)。辅助呼吸单元辅助呼吸单元或集成式单元6的优选形式下面将参照图4-17被描述。集成式单元6包括两个主要部件辅助呼吸或吹风机单元7和加湿单元31。加湿单元31在使用时被封装在集成式单元6的外部壳体内,除了顶侧部分以外。加湿单元31的结构将在下面被更详细地描述。吹风机单元7具有外部壳体,其为大致矩形块,具有基本上竖直的侧面和后壁,以及略微向后成角度的前表面。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有壁、基部和顶表面的制造和连接都尽可能使得出现缝隙的可能性最小化,并且任何必须的缝隙被密封。该外部壳体围绕吹风机单元7的工作部分,并形成吹风机单元7的一部分。如示于图4,控制钮8安置在集成式单元6的前表面的下部区段上,控制显示器9安置在钮8的正上方。患者出口 25被显示为由集成式单元6的后壁穿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出口25的自由端部面向上方以便容易连接。然而,患者出口 25的优选形式能够被旋转到一侧或另一侧,以将其移动或定向在更方便的用于储存的位置或更方便的使用位置。患者出口 25被配置成允许气体和电连接至延伸在单元6和患者接口(例如接口 4)之间的导管(例如导管21)的一端。可被使用的连接器的类型和可实现的双重连接的类型的例子被描述于US6,953,354。应当指出,为了便于阅读本申请,在需要以这种方式解读的地方,患者接口可被认为包含接口 4和导管21这二者。
在图3中,锁定手柄22被显示为就位在集成式单元6的顶表面上。锁定手柄22是单独的零件,其能够从集成式单元6的其余部分解锁和移开。锁定手柄22包含抓持器30,其被配置成用作手柄以允许使用者提起和携带集成式单元6,并且还被配置成使得手柄22能够从锁定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锁定手柄22能够可释放地锁定至集成式单元6的其余部分。锁定手柄22的功能将在后面在’加湿器单元’ 一节中更详细地描述。图4示出了集成式单元6,其中锁定手柄22被移走且加湿单元31未示出。S卩,仅仅吹风机单元7被显示。吹风机单元7的顶表面包含圆形加湿器孔口 1000,通向内部加湿器容室11。开口包含围绕开口的周边安置的边沿24。在使用时,加湿器内腔12被安置在容室11内。加湿器内腔12在后面将详细描述。加湿器内腔12在使用时被完全封闭在容室11内侧,除了最上侧部分以外。当内腔12被描述为被封闭在吹风机单元7中时,可以认为其除了最上侧部分以外被完全封闭,以及包含最上侧部分在内被完全封闭这种情况。吹风机单元7的内部结构下面将参照图4和5被描述。加热器基座23安置在容室11的底部。加热器基座23以下述方式安装于容室11的底面,即其具有少量的弹性或压缩回弹力。即,它能够在容室内被向下推压短距离,但可以沿着与任何向下施加的力的反向而被推回。在没有任何向下力时其将返回到其初始位置。这一点能够通过弹簧加载基座23而实现,或通过相关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它方法实现。吹风机引入端口 13和吹风机排出端口 14安置在容室11的壁上,朝向容室11的顶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这些吹风机端口 13、14被定向成能够在使用时与安置在加湿器内腔12上的加湿器端口 15、16配合(后面将详细描述),以便形成吹风机至加湿器气体的导通部,其允许气体离开吹风机7并且进入加湿器内腔12。应当指出,吹风机入口的其它形式也是可行的。例如延伸在吹风机单元7和例如加湿器内腔12的盖之间的导管。如示于图7和8,集成式单元6包含引入孔101,用于抽入来自大气的空气。集成式单元6还包含用于从引入孔101向加湿器内腔提供压缩空气流的机构。该引入孔101可被安置在集成式单元6的外部表面上的任何方便的位置上。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示于图8,其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的后表面上。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空气由风扇单元100通过引入孔101抽入,该风扇单元的优选形式是用作压缩空气流机构(后面将详细描述)。空气被管道输送或被以其它方式引导通过壳体而到达引入端口 13。在使用时,空气将通过引入端口13离开吹风机单元7的主体然后进入加湿器内腔12,在此被加湿和加热,然后通过排出端口 14离开内腔12,该排出端口直接连接着患者出口 25。加热加湿气体然后被传送至使用者3,例如通过导管21。患者出口 25被配置成能够实现气压连接到患者导管21,并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能通过电连接器19而在出口 25处实现电连接。组合的电学和气压连接在例如导管21将被加热时可能是有用的。导管例如导管21的电加热可防止或最小化在导管21内出现冷凝的可能性。还应指出,出口连接部不是必须穿过集成式单元6的壳体。如果需要,导管21的连接部可以直接安置在加湿器内腔12的出口上。优选形式和改型可以总体上称作连接机构。如示于图6和7,引入端口 13是偏置的。即,是该端口被定位成面对集成式单元6的位于侧壁和前表面之间角部的内侧或外侧。另一方面,排出端口 14直接对准集成式单元6的后壁。从图6还可以看到,圆形容室11的尺寸被设置成刚好配合在集成式单元6的大致正方形的俯视图轮廓内。朝向角部偏置的引入端口 13允许更高效地使用辅助呼吸集成式单元6内的空间,并且允许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6的尺寸被最小化。锁定手柄22和集成式单元6包含锁定机构,用于将手柄22锁定至集成式单元6。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是这样的边沿24包含布置在边沿24紧邻下方的两个配合凹槽26,它们在边沿24的周边上彼此相对。如果需要,两个以上的配合凹槽26可被使用。凹槽26对应于锁定手柄22上的同样数量的配合凸耳27。配合凹槽或凹槽26具有位于边沿24上的进入点28,其中凹槽26的主体部分安置成略低于边沿24。凸耳27被向下推压到进入点28中,并且手柄被旋转从而凸耳进入凹槽26的主体部分中,以将手柄22保持就位。如果需要,不同的锁定机构可被使用。带有盖的加湿器内腔下面将特别参照图13和17更详细地描述加湿器单元31。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加湿器单元31由三个主要部件构成加湿器内腔12,盖32,和锁定手柄22 (可看作加湿器单元的一部分,以便描述集成式单元6的操作)。 加湿器内腔12的优选实施方式是顶部敞开式容器,具有导热基座。内腔12的尺寸被设置成紧密配合在集成式单元6上的容室11内。即,内腔12被封装在吹风机单元内,除了内腔12的敞开顶部以外。顶部完全敞开的内腔12是优选的形式。然而,内腔12的替代性形式可以具有关闭顶表面,并且可以包含位于内腔上的(不是必须在顶表面上)开口,其具有适宜的尺寸从而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充填内腔12。具有敞开顶部的内腔12的优选形式,以及在顶部包含充填开口的替代性形式在本申请中被称作’敞开顶部’或’顶部开口 ’。敞开顶部还可以称作’顶部充填开口’。还应指出,当加湿器内腔12相对于集成式呼吸辅助设备被称作’包围’或’基本上包围’时,仍具有前面定义的意义。内腔12是大致圆形的,但后部(相对于集成式单元6)的下侧部分被成形为平坦状,如示于图13a和13b,以对应于容室11下后侧的突置部33。这样可以确保内腔12在使用时总是正确定向。可以理解,实现相同结果的其它方法也可以使用。例如,内腔12和集成式单元6可以包含互补的凹槽和狭缝。如果需要,内腔12还可以包含各种特征例如充填线或水位线。加湿器引入端口 15和加湿器排出端口 16安置在加湿器内腔12的壁中,朝向内腔壁的顶部。它们被定位成当加湿器内腔12就位时对准吹风机引入和排出端口 13和14,形成吹风机至加湿器的气体导通部,如前所述。优选地,吹风机7和加湿器内腔12上的相应的端口被成形为使得气隙最小化。良好的密封是优选的但并非必需的。在优选形式中,内腔12的边沿或周边包含内腔密封件10,其由软质硅酮或类似物形成。当内腔12被安置就位在加湿器容室11中时,内腔密封件10被推压在容室11的一或多个壁上,并且内腔12的本体和密封件10确保内腔12被密封,从而通过端口 13离开吹风机的空气不能逃逸到大气。这有助于确保在使用时压缩气体气流进入加湿器内腔12。如果需要,密封材料例如软质硅酮的基本上没有断开的环可在内腔12的上边沿处或附近被添加到容室11的壁,以形成容室密封件(未示出),以作为内腔密封件10的替代或附加。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端口 13、14被弹性密封垫圈例如硅酮垫圈环绕以有助于形成密封。如果希望,围绕端口的弹性密封垫圈以及容室和/或内腔密封件可被使用。空气通过加湿器引入端口 15进入加湿器内腔12,并且沿着大致水平的引入通道34朝向加湿器内腔12的中心移动。通道34朝向单元前角部之一偏置以对准引入端口 13,如前所述。空气通过加湿器内腔12中心的定位成面向上方的(即,在通道的顶部)第一孔口或开口 200离开引入通道34。空气然后借助于挡流体35被引入内腔的主体部分。在横截面中,挡流体35是T形的,具有竖直中心部分,其将气体偏转进入内腔12,和基本上水平的 顶侧伞部202,其在俯视图中是圆形的,如示于图6和13。空气在离开通道34时被挡流体35偏转,然后进入内腔12的主体部分,在此其被加热和加湿。加热和加湿气体然后通过第二孔口或开口 201进入设在挡流体35另一侧的排出通道36,其中空气移动通过排出通道36到达内腔的排放端口 16,然后进入呼吸单元排出端口 14,并且到达使用者4,如前所述。可以看到,挡流体35防止来自引入通道34的空气在被加热和加湿之前直接进入排出通道36。通道和挡流体的配置还用于作为防喷溅挡流体以及空气挡流体。如果内腔12在容纳着水的情况下被倾斜,则水被阻挡进入通道34和36。挡流体35的伞部202用作通道34、36的屏蔽体,竖直遮挡孔口 200、201,从而当使用者注入或重新充填内腔12时,使用者不能直接注入任何一个孔口 200、201。通道34、36的顶表面还用作屏蔽体,以防止使用者将水注入通道34、36中。优选地,通道34、36中的排放和引入开口 200、201面向上方,这有助于当内腔12被倾斜时防止内腔中的水或液体溅入通道34、36,或以其它方式进入通道34、36。通道34、36和挡流体35可以总体上被称作挡流体,或挡流机构。在使用时,内腔12被定位(以正确的定向)在容室11内。盖32然后安置在内腔12的顶部上。盖32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其可穿过通过集成式单元6的顶部开口,盖32的下表面在靠近边缘处密封在内腔12的上边缘上。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盖32具有面向下方定向的边缘周边部分。该部分的中心凹入部被充填硅酮密封件70或类似物,其在盖32就位时推压在内腔12的面向上方边缘上。这种配置显示于图13。在图13手柄22还被显示为位于盖32的竖直上方(与盖32分开)。盖32的尺寸被设置成配合在呈现于手柄22中的凹入部内(如果示于图13的手柄被竖直向下推压在盖32上)。如果需要,盖32和内腔12的两个接触部分还可以被成形为在二者之间具有改进的密封。盖32的中心部分向上鼓出,从而相对于挡流体35突置。一旦内腔12被充填,盖32即被安置就位于内腔12上。锁定手柄22然后定位在盖32上方。如前所述,锁定手柄22的周边上的凸耳27与边沿24上的互补的凹槽26接合。为了正确接合,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需要将锁定手柄22向下按压或推压,从而将盖32和内腔12 二者向下压在加热器板12上。加热器板12可以提供为略微承受向下压力,以允许锁定手柄22被旋转,从而凸耳27与凹槽或沟槽26接合。一旦向下的力被解除,内腔12、盖32和锁定手柄22将被来自加热器板12的反作用力向上推压,而组件被凸耳27和沟槽26保持就位。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沟槽26被成形为使得,如不首先向下略微按压锁定手柄22,锁定手柄22就不能旋转到脱离凸耳27。锁定手柄22还包含抓持器30,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是弧形件,从手柄22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其尺寸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使用者能够将其至少一些手指插到手柄底侧,以便操纵锁定手柄22,并且如有必要携带集成式单元6。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锁定手柄22和盖32时彼此分开的零件,如前所述。如果手柄22被使用而没有盖32,则内腔不被密封,并且加热加湿空气在进入排放端口 14之前将逃逸至或通向大气。由于泄露,任何确实进入端口 14的空气将处在低于所需压力的低压。为了确保正确操作,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盖必须被使用以密封内腔。这样可以确保几乎没有机会不正确地使用单元。例如,如果使用者直接充填容室11而没有使用内腔12,或者如果使用者忘记将盖32安置就位。 在优选形式中,盖32的顶部配合在手柄22中的中心凹入部中,如可见于图6b。盖32和手柄22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盖22将被卡扣配合和保持就位于手柄22中以形成集成式盖单元。通过按压其顶表面或类似物,盖22能够脱离手柄32。然而,优选地,卡扣配合会在常规使用时保持它们接合。由于手柄凹入部和盖22是圆形的,因此它们在被接合时能够相对于彼此容易地旋转。当手柄22被旋转以脱离集成式单元6时,它容易相对于盖32旋转(盖由于周边边缘密封件而不容易旋转)。当手柄22已经脱离集成式单元6后,它能够被从集成式单元6提离,以取下手柄22和盖32 二者。应当指出,尽管圆形的内腔12、盖32和锁定机构(凸耳27和沟槽26)被描述,盖32的锁定/解锁可以通过旋转单独的锁定手柄22而实现,但这不是能够达到该效果的唯一途径。如果不同的锁定机构被用于将凸耳27和凹槽26定位,具有不同轮廓的内腔可被使用,以取代前述圆形内腔12。例如,弹簧加载的卡子可以使用,其中卡子可被设置在传统位置例如手柄上或集成式单元6的外表面上的按钮释放。铰接盖也可以使用,其中卡子和互补的抓钩安置在盖和吹风机单元上,以在使用时保持盖关闭。作为替代或附加,内腔盖32和锁定手柄22可以集成为单一的单元。这种单一的单元既可以从集成式单元6或加湿器单元31分离,也可以是其一体的部分,例如类似于前面描述的铰接盖。盖32和手柄22在前述构造中的作用是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移除盖32,以便触及内腔12从而进行重新充填或类似操作,以及使得使用者然后能够容易地重新安置盖32和手柄22,以保持盖32和内腔12就位于辅助呼吸集成式单元6内侧。应当指出,如前面所大致介绍,使用圆形内腔12以及大致正方形轮廓的集成式单元6允许高效使用空间,从而集成式单元6的总体尺寸能够最小化。如果使用替代性布局或锁定机构,这一点需要考虑到。控制钮下面将特别参照图14描述包含可操作控制钮8的控制钮组件的结构以及向集成式单元6上的附连方式的优选形式。钮8可被使用者操纵以改变集成式单元的设置。这是通过扭转和按压钮8以产生控制信号而实现的。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集成式单元6包含可移除的安装板,即可移除的面板37,其以可移除的方式附连在集成式单元6的前表面上,例如通过摩擦配合的推入型卡子或类似物,其足以在使用时或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面板37就位,但允许面板37被取下,例如通过将刀片嵌入一侧下面并且对刀片作扭转或作类似动作。面板37包含对准控制屏9的孔口,从而在使用时控制屏能够透过孔口而被看到。图14示出了集成式单元6的前表面从上方看的示意性剖切图。为了清楚,图8所示的各种元件被显示为不彼此接触。如示于图14,面板37包含内凹空心部、凹陷部或凹入部38,在使用时钮8安置在其中。凹陷部38的尺寸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钮8紧密地装配在其中。凹陷部38的底部容纳着紧固机构39。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紧固机构39被形成为板37的一体部分。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紧固机构39是环或冠状的弹簧型紧固件或紧固卡子39,它们的末端或上侧部分60面对或指向内侧。紧固卡子39被定向为垂直于凹陷部38的基部。钮8被构造成具有中央非旋转部分或按钮61和外侧可旋转部分或凸台62,该凸台能够被使用者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外侧部分62是环形的,具有中心孔口。内侧部分61在横截面中具有T形形状,紧固件63 —体地形成在该T形的竖直部分上。在使用时,紧固件63与弹簧型紧固件39连接,以保持内侧部分就位。通将钮8的外侧(可旋转)部分62安置就位在凹陷部38中,然后按压内侧(不可旋转)部分61就位,钮组件被组装。内侧部分的平坦的上部用作法兰以保持外侧部分62就位。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外侧部分62还具有略微的中心内陷部,内侧部分62的所述T形的上部横梁部分紧密地装配在该内陷部中,从而内侧部分61和外侧部分62 —起形成平齐的 外表面。前面描述了用于保持钮8就位在面板37上的紧固机构的优选形式。然而,任何适宜的紧固机构可以替代前面描述的方式。钮8,或更具体地外侧部分62,配备有环形磁体45。外侧部分62大致具有空心杯的形式,其敞开面在使用时朝向凹陷部38的中心面向内侧。环形磁体45被装配成围绕外侧部分的内侧延伸,在边沿的正下方。环形磁体45的中心与钮8的旋转轴线对正。随着外侧部分62旋转,环形磁体45也旋转。辅助呼吸或集成式单元6的前表面或壁50被安置在面板37后面。前表面50包含孔口 43,在使用时凹陷或凹入部38的最后侧部分穿过该孔口。连接器板44被安置在集成式单元6的面板37和前表面50的正后方,平且位于与它们大致平行的平面内。磁性或磁化段46嵌装于连接器板44的内表面上。它们被定位成形成大致圆形形状,对应于环形磁体45,从而磁化段46对准环形磁体45。在使用时,随着钮旋转,环形磁体45和磁化段46 (检测器磁性部件,或凸台检测器磁性部件)的磁场相互作用。安置在吹风机单元6中的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未示出)被连接至环形磁体45,从而随着钮8的凸台部分62被转动,可检测相互作用的磁场的波动。在优选形式中,环形磁体45是连续的(B卩,连续的圆环部件),但被分为多个离散磁性段(即,各个段之间没有物理间隙)。所述段的数量可以不同,这取决于所需位置的数量。使用环形磁体例如环形磁体45的一个优点是具有离散的段。这意味着,随着钮8的凸台部分被旋转,可呈现多个离散位置,具有优选的’静止’位置,其中磁化段46的磁场和环形磁体45的段的磁场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点,该效应称作’齿槽效应(cogging) ’。钮8的外侧部分62就停留在这些平衡点,直至被外部力作用于其上,例如使用者施加转动力于钮8的可旋转外侧部分62。钮8因此将趋向于随着被旋转而自然地从一个静止位置’跳动’到下一个静止位置。随着磁体45和46的相对位置改变,相对磁场的波动变化通过传感器而被检测出来,并且波动的结果被传送到安置于呼吸器7的壳体内侧(例如安置在电路板44上)的控制电路300,该控制电路基于使用者的要求根据预编程的应答程序改变集成式单元6的输出参数(例如改变给应给加热器基座23、风扇速度等的电能)。前面描述了环形磁体45和磁化段46的优选形式。应当指出,环形磁体45和磁化段46的位置可以颠倒。另外,环形磁体45可以由离散的段构成,它们之间存在间隙。SP,由各个单独的磁性部件形成的圆环结构。磁化段46在此被描述。它们可以是真正的磁体;作为替代,它们可以是电磁元件,即同时用作磁体和传感器,施加齿槽效应力并且提供定位反馈。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钮8还被配置成允许沿着其旋转轴线51作受限的运动。即,它能够被向内推压以用作按钮。这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然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弹簧(未示出)被安置在紧固机构39的优选形式的圆环或冠部内侧。当被安装就为后,该弹簧略微承受压缩,并且被向外推压在钮8上,从而钮具有未被按下时的停用位置和被按下时的操作位置。当向内朝向集成式单元6按压时,弹簧被略为更多地压缩,并且用于一旦按压力解除就将钮8推回其初始位置。钮8的中心还保持着磁体48。对应的中心磁体49 (或按钮检测器磁性部件)安置在由段46形成的圆的中心。以类似于前面所述的方式,随着磁 体48和49的相对位置改变,相对磁场的波动被检测到,并且这些改变被传送到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相应地改变集成式单元6的输出参数I。例如,利用前述配置,钮8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便在各菜单选项之间翻转,然后被向内按压以选定使用者翻转到的选项。钮8还可以被用作例如通断开关,既可以通过翻转至所需的通断菜单项并被按下,也可以通过按下钮并将其保持比单元6被意外碰撞时实质上更长的时段,例如5秒钟。作为替代,控制单元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使用者被要求将钮8从单元6略微拉出,以便将其断开。前面描述了一种组件,其中医疗装置(吹风机单元7)包含面板37,所述面板包含凹入部,并且装配在吹风机7的前表面50上。面板是不间断的,即没有导致水分或灰尘能够进入医疗装置的孔口或间隙。另外,吹风机7外部的部件对水分和灰尘是不敏感的,因此,如果它们被弄湿或弄脏,它们的操作效果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应当指出,前面描述的仅是优选实施方式,并且前述操作原理可以同样地应用于这样的装置,其不包含单独的面板,并且其具有单一的平坦表面(即没有凹入部),磁性元件46、63安置该表面的后面,控制钮、凸台、紧固机构等安置在该表面的外部。还应指出,前述布局的其它可行改型也可以使用,其中前表面50是不间断的并包含凹入部,而面板包含孔口,控制钮通过该孔口安置在面板上的凹入部内。还应指出,虽然在优选形式中存在,但面板也可以根本不需要存在。控制菜单显示器板9的显示内容的优选形式显示于图15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显示器9上显示的控制菜单是单层菜单,以便保持单元6的操作简单。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显示器是LCD显示器,其中沿一个圆环分布的选项围绕显示器的外侧。随着钮8被旋转,每个选项将被依次照亮。当钮被按下时,该选项被选定。一旦某个选项被选定,例如输出功率,该参数的级别能够通过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钮8而被调节。使用者然后可离开该子菜单并且返回主菜单,例如通过将钮向内按或向外拉出。控制电路能够根据需要而被编程。其它选项也能够根据需要而被预编程。例如,按压和保持钮8于靠内位置(或将其向外拉出并保持在靠外位置)可以将单元关机。优选地,钮8随着旋转而到达的离散位置(’齿槽效应’位置)对应于不同的菜单选项。吹风机单元吹风机单元7的内部结构下面将参照图5和7-11被描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力口热器基座23安置在的底部容室11,如前所述。应当指出,吹风机单元和加湿内腔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加湿器内腔内的一定体积的水被加热,例如通过侧壁。在这种情况下是通过内腔侧壁(而不是内腔基座)上的导热表面接触加热 器元件或单元。这种配置可实现基本上相同的效果。然而,为了简化内腔结果和加热器/加湿器单元的整体操作,通过基座来加热是优选的。在本申请中当提到’加热器基座’时,应当认为其是通过加湿器内腔的基座加热,或者也可以是通过侧壁加热。如前所述,集成式单元6包含引入孔101,用于抽入来自大气的空气。集成式单元6还包含机构和结构,压缩空气流通过其而被从引入孔101提供至加湿器内腔。引入孔101能够以任何传统方式安置在集成式单兀6的外部表面上,但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不于图7和8,其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的后表面上,位于后表面的右侧(向前看时的右侧)。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空气被通过引入孔101抽入,拉动通过风扇单元100,该风扇单元提供流经吹风机单元7的压缩气体流。压缩气体流被从引入孔101管道输送或以其它方式引导经过壳体到达加湿器引入端口 13。空气路径和管道结构将详细描述于下面的’风扇单元和空气路径’ 一节中。在使用时,空气通过引入端口 13离开吹风机单元7的主体,并且进入加湿器内腔12,在此其加湿和加热,然后通过排出端口 14离开内腔12,该排出端口被直接连接至患者出口 25。加热加湿气体然后通过例如导管21移动到使用者3。患者出口 25被配置成可实现患者导管21的气动连接,并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电连接器19在出口 25处实现电连接。如示于图4和6,引入端口 13是偏置的。即,端口被定位成面对着集成式单元6的位于侧壁和前表面之间的角部的内侧或外侧。另一方面,排出端口 14直接对准集成式单元6的后壁。还可以看到,圆形容室11的尺寸被设置成刚好装配在集成式单元6的大致正方形俯视图轮廓内。引入端口 13朝向角部偏置允许更高效地使用辅助呼吸集成式单元6内的空间,并且允许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6的尺寸被最小化。风扇单元风扇单元和管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5、7_12和16被描述。风扇单元100适于被安置在示于图5b的凹入部400中。空气通过引入孔101被抽入风扇单元100。一旦到达壳体内侧,空气然后就通过风扇单元100的壳体的中心的孔口 110被向上抽入风扇单元100的壳体,并且通过管道120 (在图16以被遮住的形式示意性示出)被向外引导至入口 13。管道120从凹入部400向上延伸到集成式单元6的侧壁和前壁之间。穿过风扇单元的空气路径通过箭头130被显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扇单元100是电磁供电的,其中磁性区111与安置在风扇单元100上方的电磁线圈112相互作用,如示于图7。风扇110通过轴承单元113被保持就位,该轴承单元包含用于风扇110的心轴。风扇单元和空气路径下面将特别参照图8至12描述风扇单元和管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供电副壳500被安置在呼吸单元7的外罩或外部壳体内并与其形成一体。供电副壳500是位于吹风机单元7的后部的长方体结构,集成为吹风机单元7的后壁80的一部分。长方体副壳500与吹风机单元7的后壁80共用其两个最大表面之一(尽管应当指出,副壳500的外部尺寸远小于后壁80的尺寸)。另一大表面510与风扇凹入部400和加湿器孔口 1000共用。副壳500大致对中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的内侧后壁上。一旦单元被组装,副壳500基本上相对于大气和吹风机单元7的外部壳体的内部体积的其余部分关闭,除了外部电连接或类似用途所需的小孔口(未示出)以外。供电部件板501包括电部件,所述电部件被连接至基板,并且在组装过程中插入到副壳500的内部空间中。不需要对用于构成供电部件板501的所有部件进行详细解释和编号,这是因为供电板结构的构造和改型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然而,应当指出,这些部件在使用时会发热,并且由于供电板被包围,这种热量不能散发或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这种热量会积累,潜在地导致操作效率降低。优选地,副壳500被以下述方式密封或封闭在副壳500中,即能够保护供电部件板501的部件,从而灰尘、水分或类似物不能进入副壳500。然而,供电部件板可以仅仅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的外部壳体或外罩内。应当指出,在本申请中当提到’供电部’或’供电单元’时,这意味着是指供电副壳500,或者 供电部件板501,或者二者一起。为了有助于降低副壳500的温度副壳500中供电部件板501上的部件的温度,来自大气的空气通过风扇单元100被抽入壳体,然后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供电单元副壳500上,以冷却供电部件板501。优选地,空气在进入集成式单元6的外部壳体后被直接管道输送到副壳500上,因为空气在这一位置处在最低温度-直接来自大气。为了最有效地冷却供电部件板501和副壳500,空气被管道输送到副壳500的最大可能表面区域上,同时仍维持集成式单元6的整体性和操作,并且维持实际中紧凑的集成式设计。来自大气的空气通过空气引入孔101被抽入,空气引入孔的侧面与副壳500的一个侧壁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入口 101直接邻接于副壳500。还应指出,在优选形式中,空气入口 101的高度与相邻壁502的尺寸大致相同。空气通过入口 101进入外部壳体,因此立即接触副壳500的侧壁502。这种初次接触发生在基本上壁的整个表面区域上,因为相邻引入孔101的高度尺寸与壁502的高度或长度大致相同。这样可以获得的优点是,所有接触该壁的空气处在其接触该壁时的大气温度。空气然后被向上抽吸通过风扇100并且移过副壳500的顶壁503,移动穿过或越过顶壁503的整个外表面区域。空气然后被向下管道输送通过副壳500的另一或内侧壁504,移动经过壁504的整个外表面区域。应当指出,副壳500的壁被设置为实际中所能允许的尽可能薄,以便最小化它们的隔离效果,并且最大化空气流和供电板之间的热传递。空气然后被向内抽吸,离开供电部,沿着弯曲路径505,移动通过孔口 506进入凹入部400,然后进入风扇单元100。空气通过孔口110被抽入风扇单元100,然后被向外引导通过吹风机7内侧的增压内腔或管道120而到达入口 13 (在图16中,为了解释的目的,管道120仅以被遮挡的形式示意性显示。管道120在图16中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必然符合于真实路径或管道尺寸)。管道120从凹入部400向上延伸到集成式单元6的右侧壁(从后向前看)和前壁之间,直到吹风机引入端口 13。可以看到,对于带有以前述方式构成的副壳500和空气路径的外部壳体,空气经过副壳500的三个壁(502、503、504)的整个表面区域,这显著提高了对供电部件板501的冷却。这是冷却路径的最理想结构,因为在制造这种结构时,存在可重复性以及可获得大量的位于设计许用误差范围内的单元,同时使得成本最小化。已发现,这种配置导致最高效地使用空间和空气冷却,允许良好的冷却程度,同时确保单元6能够紧凑地构造,以最小化占地。应当指出,如果供电部件板501不被封闭在副壳内,则冷却空气能够被直接输送到板和其上的部件上。其它结构也是可行的。例如,空气可以沿着副壳500的大壁510和加湿器孔口 1000的后壁之间的空间输送。然而,为了使得这种配置有效地工作,而没有空气在该空间中阻滞,风扇凹入部400和供电副壳500之间的间隙大于一定的尺寸,而这有可能损害整个结构的整体紧凑性质。此外,这可能增加制造难度。还应指出,吹风机单元可以被设计成允许空气路径经过副壳的下壁,并且作为附加或替代,经过侧壁和上壁。如前所述,副壳500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的后部。其当然也可以安置在任何适宜的位置,例如侧面或基部,而空气管道和入口被相应地构造和布置。后部是优选的,因为这种配置允许吹风机单元的其它元件被构造成使得装置整体’占地’最小化。在最优选形式中,壁502、503和504的外表面设有肋,以便增大可供用于冷却的表面面积,并且有助于以类似于散热器的方式进行散热。另外,在最优选形式中,空气流吹到副壳500的至少两个、优选三个壁上,以使冷却最大化。 携带箱如前面所指出,当使用者将他们的呼吸辅助设备在行李箱中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忘记排空加湿器内腔,然后内容物在履行过程中可能溢出,从而至少引起不便。长期以来,家用呼吸辅助设备的使用者都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携带箱600被与前述集成式单元6—起使用,以有助于克服这一问题。当使用者希望将他们的呼吸辅助装置装包以便旅行时,携带箱600可被使用。携带箱600显示于图18-20。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携带箱600由刚性塑料形成。在优选形式中,箱600包含两个部分或半部,即上半部604和下半部605 (在本申请中使用“半部”这个词,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不必然是指上下半部需要具有精确相同或近似相同的尺寸)。在关闭位置,携带箱600具有一个大致平坦的端部601,而相反的端部602当从侧面看时形成圆角端。优选地,端部602包含手柄609,以帮助使用者运输箱600。在优选形式中,在箱被关闭时,手柄609由上下半部604、605产生,所述上下半部包含孔口,它们在箱被关闭时形成一个孔口,因此形成可供使用者抓持的手柄部分。形成手柄的部件优选带有圆角,并且其尺寸被设置成便于它们被用作手柄。在使用时,箱600能够以其平坦端部或端部基座601直立和支靠。作为替代,携带箱能够以其侧面基座603支靠,该侧面基座形成下半部605的下侧。应当指出,’上’和’下’仅仅是在携带箱600以其侧面基座603支靠时体现的方向。两个半部通过铰链被连接-上半部604附连到下半部605,从而通过例如上半部605相对于固定的下半部605旋转或枢转,箱能够打开,其中箱600以其基座603支靠,以便于装入和取出。在完全关闭位置,两个半部的边缘到达一起,以包围出箱的一定体积的空间或内部体积。铰链被配置成允许两个半部作全范围运动运动-例如相对于彼此基本上180度旋转。这允许上半部604能够旋转到足够远,从而其外表面可与下半部605支靠在相同的表面上,例如桌子或类似物,并且使用者能够自由触及箱的内侧。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铰链610不置在平坦端部601上,并且在使用时形成平坦基座的一部分。内侧容纳着装填部或填置部606,其在优选形式中包含通过模制和成形填置部606而形成的匣部或凹入部608,从而匣部608大致符合于吹风机单元7的外部形状和尺寸,从而至少是吹风机单元的下部能够以直立位置安置在装填部606中的凹入部608中,其中装填部或填置部606部分地至少包围吹风机单元7的下部,以保持吹风机单元7在运输过程中牢固就位。如前所述,内腔31的优选形式是带有可移除盖32的顶部充填内腔。为了防止使用者在内腔31仍部分地充填和容纳着液体时意外地装入他们的集成式单元6,携带箱600被以下述方式构造,即如果盖32仍就位在内腔31上,则箱600不能关闭完全。应当指出,不同形式的携带箱可以用于运送其它类型为使用提供加热加湿气体者的系统。例如,这样的系统,其具有压配内腔,所述内腔通过其入口或出口充 填,而非通过顶部充填孔口。当使用者需要运送他们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单元时,使用者将集成式单元6安置在装填部606中的凹入部608中,以将集成式单元6装入携带箱600,凹入部608被成形为至少包围集成式单元6的基座。希望箱600尽可能紧凑化。这有助于使用者运送他们的单元,例如在飞机上以手提箱的方式,因为它能够放入头顶行李架中。因此,在优选形式中,加湿器内腔31被安置在与其在吹风机7中被使用时相同的位置,而不是在分开的凹入部中。箱600的上半部604包含至少一个突起部607,其从上半部604的内表面向内(即向下朝向下半部605)延伸。至少一个突起部607的尺寸和形状被设置为使得,当加湿器内腔盖32仍就位在内腔31上时,上半部和下半部604、605不能被完全带到一起(即箱600不能闭合)。当加湿器内腔盖31被移走后,一或多个突起部607在内腔31内侧向下装配。盖32因此必须先从内腔31移除,才能将携带箱600关闭。优选地,单独的手柄22能够安置在吹风机单元7上,其中一或多个突起部607延伸经过手柄22而向下延伸到内腔31中。携带箱600优选地被配置成包含内部匣部或类似物(例如在装填部606中),其可被使用者用于存放盖32以便旅行。优选地,携带箱还可以配备有一或多个带子,以允许携带箱被以与背包或小双肩包的携带方式相同的方式携带,或者利用一个带子悬挂在一个肩膀上并且携带。应当指出,吹风机单元7被用作上面描述的携带箱的优选形式的例子。但在其它替代性形式中,携带箱被配置成携带其中加湿器内腔和吹风机单元牢固配合的类型的呼吸加湿系统。在这种替代性形式中,填置部包含第一匣部和第二匣部。第一匣部被配置成至少包围吹风机单元的基座,第二匣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包围加湿器内腔。两个匣部是彼此分开的,从而加湿器内腔必须首先从吹风机脱离连接,然后内腔和吹风机才能安置在它们各自的匣部中。即,吹风机和内腔不能在它们各自的匣部中相配合而正确地安置在箱中。上半部的内表面包含面向内侧的突起部。当箱被关闭时,突起部安置在靠近吹风机匣部的空间中,并且在内腔牢固配合在吹风机上的情况下确保吹风机不能被安置到第一匣部中并被盖关闭。如果在内腔就位于吹风机上的情况下使用者视图关闭盖,则突起部将与内腔冲关。特征列表I.现有技术的吹风机2.现有技术的内腔3.使用者/患者4.使用者接口5.现有技术的集成式吹风机/加湿器6.本发明的集成式单元7.本发明的吹风机
8.控制钮9.显示器10.内腔密封件11.加湿器容室12.加湿器内腔13.吹风机引入端口14.吹风机排出端口15.加湿器内腔端口(入口) 16.加湿器内腔端口(出口)17.18.19.电连接器20.21.从内腔至患者的现有技术导管22.锁定手柄23.加热器基座24.加湿器容室的边沿25.患者出口(连接器)26.配合锁定凹槽27.配合凸耳28.锁定凹槽的进入点29.30.抓持器31.本发明的加湿器单元32.加湿器内腔盖33.突置部34.引入通道35.挡流体36.排出通道37.前面板38.凹陷部39.机械紧固件-卡子40.41.吹风机和内腔之间的现有技术导管42.44.连接器板45.环形磁体46.磁化段47.
48.磁体49.磁体50. (7)的前表面51.旋转轴线52.53.54.55.56.60.紧固件末端
61.按钮62.凸台63.紧固件70.硅酮密封件80.后壁100.风扇单元101.空气引入孔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风扇进口111.磁性区112.线圈113.轴承单元120.管道121.吹风机出口130.空气路径200.空气引入通道202.伞部201.排口300.控制电路400.凹入部500.供电副壳501.供电板
502.副壳侧壁(外)503.副壳顶壁504.副壳侧壁(内)505.弯曲路径506.孔口
510.副壳主表面600.携带箱601.携带箱平坦端部602.携带箱尖端604.携带箱上半部605.携带箱下半部606.携带箱装填部607.携带箱盖突起部608.携带箱凹入部609.携带箱手柄610.携带箱铰链1000.孔口
权利要求
1.一种加湿器单元,用于装配在辅助呼吸单元的容室内,所述辅助呼吸单元包括加湿器内腔,所述加湿器内腔包括具有顶部充填孔口的封闭顶表面以及尺寸设置成适于装配在辅助呼吸单元的容室中的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湿器单元,还包括 位于所述壁中的引入端口和排出端口, 挡流体,其在所述引入端口和排出端口之间支撑在加湿器内腔中,以防止从引入端口进入加湿器内腔的空气直接从排出端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湿器单元,其中,所述壁被成形为平坦状,从而在加湿器单元安置就位于容室中时与所述容室的一侧上的容置部对应,以将引入端口与排出端口所述容室中的对应端口对准。
4.一种辅助呼吸单元,包括 外部壳体,其包括具有加热器板的加湿器容室, 加湿器内腔,其包括具有顶部充填孔口的封闭的顶表面以及尺寸设置成适于装配在所述容室中的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呼吸单元,还包括盖,用于封闭加湿器内腔并将其保持在所述容室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呼吸单元,其中,所述盖是铰接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呼吸单元,包括 位于所述壁中的引入端口和排出端口,它们被定位成与辅助呼吸单元的容室中的对应端口对准,和 挡流体,其在所述引入端口和排出端口之间支撑在加湿器内腔中,以防止从引入端口进入加湿器内腔的空气直接从排出端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呼吸单元,其中,所述壁被成形为平坦状,从而在加湿器单元安置就位于时与所述容室的一侧上的容置部对应,以将引入端口与排出端口所述容室中的对应端口对准。
9.一种加湿器单元,其被配置成与包含加热器板的辅助呼吸单元组合使用,所述加湿器单元包括 加湿器内腔,其包含顶部充填孔口和加热器板,所述加热器板被配置成在使用时接触加热器基座,所述内腔具有气体入口和分开的气体出口, 细长的引入通道,其从所述气体入口延伸到所述加湿器内腔中,所述引入通道包含位于所述引入通道的与所述内腔的壁相隔的端部中的第一开口, 细长的排出通道,其从所述气体出口延伸到所述加湿器内腔中,所述排出通道包含位于所述排出通道的与所述内腔的壁相隔的端部中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定向为面向上方, 挡流体,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之间,并且被配置成防止从所述引入通道进入所述内腔的气体直接进入所述排出通道。
全文摘要
描述了一种吹风机单元,其可用作集成式吹风/加湿系统的一部分。吹风机单元具有外部壳体,其围绕吹风机单元并形成其一部分,壳体包含空气引入孔。吹风机单元还包含加湿器容室,用于接纳具有分开的气体入口和出口的加湿器单元,容室具有加热器基座,用于加热加湿器单元的内容物。容室还具有吹风机引入端口,其在使用时对准加湿器单元入口,吹风机提供了在引入孔和引入端口之间穿过壳体的气体路径。吹风机单元还包含风扇,用于沿着气体路径提供压缩气体流,以及供电单元,用于为风扇供电。气体路径导通经过供电单元,以便提供冷却空气流。
文档编号A61M16/00GK102921087SQ2012103481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6日
发明者V·S·波萨拉朱, C·J·斯坦顿, A·萨蒙, 孙以政, H·布里斯科, S·弗鲁, S·J·沃辛顿, P·迪金森, C·J·哈克斯顿 申请人:菲舍尔和佩克尔保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