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其特征在于提取多种中草药为主经合理配伍而成,经工艺配置而成。该产品适用于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预防病源鳃霉、打印病等细菌性疾病问题,针对引起疾病的病源微生物,如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霉菌均量明显的杀灭作用。本发明经筛选以中草药为主的复合型杀菌剂,其特点在于,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无药物刺激,无毒副作用,是新一代绿色专用除菌剂。
【专利说明】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其特征在于提取多种中草药为主经合理配伍而成。配方的有效成份为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维生素B12、维生素B13、聚丙烯酰胺、北苍术、金银花、夏枯草、乌梅、地锦草工艺配置而成。该产品适用于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预防病源鳃霉、打印病等细菌性疾病问题,针对引起疾病的病源微生物,如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霉菌均量明显的杀灭作用。本发明经筛选以中草药为主的复合型杀菌剂,其特点在于,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无药物刺激,无毒副作用,是新一代绿色专用除圃剂。
[0002]【背景技术】鲢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又叫白鲢。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适宜在肥水中养殖,是大型鱼类,在天然河流中可重大30~40公斤,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大众食用鱼的首选鱼种,受到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眯。随着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鲢鱼的养殖技术革新得到了社会各层的关注。鲢鱼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户通常采用草鱼、鲤鱼混 养,一是可以起到节约空间作用,二是可以起到循环资源利用的效果,但养殖密度过高,直接导致水质的恶化,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及PH值升高,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为解决疾病的危害,现有采用生石灰、聚维酮碘、含氯灭菌制剂、抗生素等进行用药,生石灰常作为配合各类除菌剂使用,单独使用效果不佳;聚维酮碘容易引起水质颜色变化,不易观察和控制病情;含氯灭菌剂大多为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对金属工具及触及皮肤有腐蚀性,具有一定的操作安全隐患;抗生素虽有良好的抗病效果,但不可长期或无间断的使用,药效随使用次数累积而产生生物耐药性,增加控制疾病的难度。经研究发现,中草药作为一种功能多样化药物,有上千年的临床用药史历,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于人体及动物体质均有良好兼容性,无副作用,是绿色健康环保药物开发的主要方向。本发明经筛选多种中草药,经合理复配而成,具有高效杀菌,无耐药反应,无环境污染,可长期使用,药物来源丰富等优点。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采用多种纯天然中草药与生物制剂复配而成,按照配伍原则,经研磨,60%乙醇水浴温浸,过滤,离心,勾兑,搅拌等工艺制成,极大地提高了中草药的药理作用,最终制成一种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
[0004]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3.5-8.0 ;维生素B12 6.0-9.0 ;维生素B13 4.0-7.0 ;聚丙烯酰胺3.5-7.0 ;北苍术
2.0-5.0 ;金银花 3.0-6.0 ;夏枯草 4.0-7.0 ;乌梅 4.0-8.0 ;地锦草 3.0-6.0 ;水至 100.0。
[0005]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作用原理:细菌表面一般带负电,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属于阳离子型杀菌剂,细菌表面可选择性吸附带正电的有机阳离子,对阳离子杀菌剂来说,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的密度越大,则吸咐到细菌细胞表面的能力越强。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这些生物体上的吸附,改变了细菌原生质膜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细胞活动不正常,从而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菌体细胞内组分漏出而死亡。另外,杀菌剂吸附到菌体表面后,其疏水与亲水基能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导致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性。两种作用的联合效应,导致了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0006]维生素B12的作用原理:其制造及换新体内的红血球,可防止贫血,有助于发育成长,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减除过敏性症状,增进身体的平衡力。
[0007]维生素B13的作用原理:其有助于维生素B之新陈代谢,可与维生素B12和叶酸一同进行新陈代谢,对细胞的复原和修补很重要。
[0008]聚丙烯酰胺的作用原理:该物质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凝絮剂,这类物质在水中能够快速吸附凝絮形成沉淀,作用时间较常用的明矾快10倍以上。
[0009]北苍术的药物原理:北苍术根茎中含挥发油及其它非挥发油成分,其中挥发油占5% — 9%。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素、茅术醇D—桉油醇及微量苍术酮等,有抗腹泻、抗炎和杀菌作用,对空气中细菌具有较高的杀菌率,在烟熏消毒过程中散发出清香药味,对人体无刺激或毒副作用;对抗胃溃疡方面,水溶性部分与挥发油部分作用相当,在抑制肠蠕动方面挥发油部分效果略佳,在抗炎方面水溶性部分和挥发油部分作用相近,在利尿作用方面挥发油作用略强。 [0010]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是其内含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绿原酸类化合物溶解肽聚糖,能够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细胞膜,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种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11]夏枯草的药物原理其有广谱抗菌活性。醇提物中的水溶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均抗菌抑菌作用。通过关蝶法进行了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夏枯草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大于盐酸万古霉素。桂氏等采用苏通氏培养基进行研究发现,夏枯草水煎剂具有体外抗结核杆菌的作用。白氏等研究发现,夏枯草水提物虽有一定的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但其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更明显抑菌活性,表明夏枯草中不仅存在着水溶性的抗结核成分,另外还有些极性小的成分具有协同抑制结核杆菌的效果。
[0012]乌梅的药物原理乌梅内含有机酸、生物碱、脂类等多种抗菌杀虫成分,具有抑菌,抗氧化及抗生育作用。经试验显示乌梅及其制剂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百日咳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人形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生育作用可有效控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
[0013]地锦草药物原理其又叫奶浆草。长约15厘米,含白色乳汁,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很广,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药用全草,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和细菌性烂鳃病。
[0014]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北苍术、金银花、夏枯草、乌梅、地锦草经过研磨;
2)60%乙醇溶液恒温水浴锅温浸f 2h,过滤;
3)将滤出的中草药液混均,2000转/分进行离心,提取上清的药液;
4)将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维生素B12、维生素B13、聚丙烯酰胺按比例混合加到提取上清的药液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
5)用无菌蒸馏水定容至所需浓度,低温封存备用。
[00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精选天然优质中草药提炼,无毒无残留;
(2)筛选多种强性的抑菌、杀菌的中草药进行配伍,有着高效广谱杀菌的作用;
(3)无刺激性反应,无异味;
(4)经实验证明,有效成份稳定,抗菌长效,保质期长。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置:
配方一: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5-8.0
维生素 B126.0-9.0
维生素 B134.0-7.0
聚丙烯酰胺3.5-7.0
北苍术2.0-5.0
金银花3.0-6.0
夏枯草4.0-7.0
乌梅4.0-8.0
地锦草3.0-6.0
水至100.0配方二: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4.5-8.0
维生素 B126.0-8.0
维生素 B134.0-7.0
聚丙烯酰胺3.5-6.0
北苍术3.0-5.0
金银花3.0-6.0
夏枯草5.0-7.0
乌梅4.0-7.0
地锦草4.0-6.0
水至100.0配方三: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4.5-7.0
维生素 B126.0-8.0
维生素 B134.0-6.0
聚丙烯酰胺4.5-6.0
北苍术3.0-4.0
金银花3.0-5.0
夏枯草6.0-7.0
乌梅5.0-7.0
地锦草4.0-6.0
水至100.0。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配方(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5-8.0 ;维生素B12 6.0-9.0 ;维生素B13 4.0-7.0 ;聚丙烯酰胺3.5-7.0 ;北苍术2.0-5.0 ;金银花3.0-6.0 ;夏枯草4.0-7.0 ;乌梅4.0-8.0 ;地锦草3.0-6.0 ;水至 100.0。
2.—种权利要求1所述鲢鱼养殖专用除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步骤: 1)北苍术、金银花、夏枯草、乌梅、地锦草经过研磨; 2)60%乙醇溶液恒温水浴锅温浸f 2h,过滤; 3)将滤出的中草药液混均,2000转/分进行离心,提取上清的药液; 4)将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维生素B12、维生素B13、聚丙烯酰胺按比例混合加到提取上清的药液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 5)用无菌蒸馏水定容至所`需浓度,低温封存备用。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720815SQ20121038685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4日
【发明者】林治 申请人: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