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0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组成成分为:元胡、王不留行、大青叶、栀子、柴胡、黄芩、车前子、当归、磁石、板蓝根、郁金、龙胆草、生地、木通、泽泻、甘草;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为:元胡4-6%、王不留行4-6%、大青叶4-6%、栀子4-6%、柴胡4-6%、黄芩4-6%、车前子4-6%、当归4-6%、磁石15-18%、板蓝根13-15%、郁金6-7.5%、龙胆草6-7.5%、生地6-7.5%、木通2.5-4.0%、泽泻2.5-4.0%、甘草2.5-4.0%。制作使用方法:水煎服。用该配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愈率100%。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剧烈的疼痛,是一种非常顽固和难治的痛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特点几乎都是老年人,体质衰弱既有慢性全身疾患者多见。好发部位主要是胸部,肋部,还有头颈部,以持续性火烤样刺痛为主,疼痛剧烈,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一般的镇痛药无效。西医治疗以解痉止痛及神经阻滞为主。本病相当于中医“肋痛”范畴。中医治疗以通为主,多采用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法。本病的治疗难点是迅速控制剧烈的疼痛及根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内容就是发明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背肋疼痛,以前胸、腋下为重,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呼吸不畅,头晕目眩额角跳胀,口苦咽干,心烦,苔薄白。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包括:
[0005]组成成分为:元胡、王不留行、大青叶、桅子、柴胡、黄芩、车前子、当归、磁石、板蓝根、郁金、龙胆草、生地、木通、泽泻、甘草;
[0006]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为:元胡4-6%、王不留行4-6%、大青叶4-6%、桅子4-6%、柴胡4-6%、黄芩4-6%、车前子4-6%、当归4-6%、磁石15-18%、板蓝根13-15%、郁金6-7.5 %、龙胆草6-7.5 %、生地6-7.5 %、木通2.5-4.0 %、泽泻2.5-4.0 %、甘草
2.5-4.0%。
[0007]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4-15日。
[0008]技术效果
[000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用该药治疗31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0011]称取元胡15克、王不留行15克、大青叶15克、桅子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车前子15克、当归15克、磁石50克、板蓝根40克、郁金20克、龙胆草20克、生地2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甘草10克。
[0012]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4-15日。[0013]实施例2
[0014]称取元胡12克、王不留行12克、大青叶12克、桅子12克、柴胡18克、黄芩18克、车前子18克、当归18克、磁石40克、板蓝根50克、郁金20克、龙胆草20克、生地2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甘草10克。
[0015]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4-15日。
[0016]实施例3
[0017]称取元胡18克、王不留行18克、大青叶18克、桅子18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车前子12克、当归12克、磁石50克、板蓝根40克、郁金25克、龙胆草25克、生地25克、木通15克、泽泻15克、甘草15克。
[0018]使用方法:称 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4-15日。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组成成分为:元胡、王不留行、大青叶、桅子、柴胡、黄芩、车前子、当归、磁石、板蓝根、郁金、龙胆草、生地、木通、泽泻、甘草;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为:元胡4-6%、王不留行4-6%、大青叶4-6%、桅子4-6%、柴胡4-6 %、黄芩4-6 %、车前子4-6 %、当归4-6 %、磁石15-18 %、板蓝根13-15 %、郁金6-7.5%,龙胆草 6-7.5%、生地 6-7.5%、木通 2.5-4.0 %、泽泻 2.5-4.0 %、甘草 2.5-4.0 %。制作使用方法:水煎服。`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705839SQ20121041309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仇美秋, 刘思波, 刘中海 申请人:仇美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