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78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连接柱与勾脚杆和脚底按摩架相连接,底座左右两侧固定有扶手,靠背通过旋转轴与底座活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在靠背和脚底按摩架上设有按摩装置并在把手和底座下部设有锻炼设施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坐着的时候能够进行适当的按摩用以缓解身体疲劳和放松身心,同时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座椅自带的锻炼设施进行仰卧起坐和拉手这类简单的锻炼,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身体素质,能有效预防办公室职业病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保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无论是办公用的座椅,还是家庭居住中用的座椅都是简单的以支撑为目的的单调式座椅。人在这种座椅上坐久了会因为血液循环不良而感觉到十分疲劳,甚至出现腰酸背痛,脚底发麻的不良反应,这样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的问题,而且这些座椅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存在用途不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集按摩、保健、锻炼功能为一体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连接柱与勾脚杆和脚底按摩架相连接,底座左右两侧固定有扶手,靠背通过旋转轴与底座活动连接。
[0005]所述勾脚杆的顶端设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与可收缩的第二杆体相连接,第二杆体末端设有第一连 接槽。
[0006]所述第一杆体为水平放置,其中部与第二杆体相固定。
[0007]所述脚底按摩架的顶端安装有框架,框架底部设有支撑杆,框架中部设有多根第三杆体,框架与可收缩的第四杆体相连接,第四杆体末端设有第二连接槽。
[0008]所述连接柱固定在底座底部靠后的位置,其长度比座腿短5cm,下端依次开有两个孔,脚底按摩架和勾脚杆通过将连接槽卡入孔中与连接柱固定。
[0009]所述连接槽上设有螺孔。
[0010]所述扶手通过支撑板与底座固定,支撑板另一端与固定部分固定,固定部分与可旋转部分为活动连接,可旋转部分另一端设有手槽,可旋转部分通过弹簧与支撑板连接。
[0011]所述固定部分与可旋转部分连接处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装有螺丝。
[0012]所述靠背包括框架,框架的一面为软质靠背,另一面为滚轮靠背,两面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4根第五杆体相连,滚轮靠背中固定有多根第六杆体,第六杆体上设有滚轮,旋转轴穿过框架的中央并与框架相固定,旋转轴的底端与底座为活动连接。
[0013]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在靠背和脚底按摩架上设有按摩装置并在把手和底座下部设有锻炼设施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坐着的时候能够进行适当的按摩用以缓解身体疲劳和放松身心,同时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座椅自带的锻炼设施进行仰卧起坐和拉手这类简单的锻炼,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身体素质,能有效预防办公室职业病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勾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脚底按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靠背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7所示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包括底座1,底座I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连接柱3与勾脚杆4和脚底按摩架5相连接,底座I左右两侧固定有扶手6,靠背2通过旋转轴23与底座I活动连接。
[0016]勾脚杆4的顶端设有第一杆体9,第一杆体9与可收缩的第二杆体10相连接,第二杆体10末端设有第一连接槽11。第一杆体9为水平放置,其中部与第二杆体10相固定。第一杆体9用来固定脚,使人在做仰望起坐时能让脚被固定而发力。第二杆体10可以收缩和拉伸,平常收缩隐藏在底座I下面,当需要使用时拉伸出来。连接槽用来卡在连接柱3上,并通过孔7用螺丝使之与连接柱下面的孔3固定。
[0017]脚底按摩架5的顶端安装有框 架12,框架12底部设有支撑杆13,框架12中部设有多根第三杆体14,框架12与可收缩的第四杆体15相连接,第四杆体15末端设有第二连接槽16。连接柱3固定在底座I底部靠后的位置,其长度比座腿短5cm,下端依次开有两个孔7,脚底按摩架5和勾脚杆4通过将连接槽卡入孔7中与连接柱3固定,孔7用来固定连接在连接柱3上的第二杆体10和第四杆体15上的连接槽。连接槽上设有螺孔8。框架12上有多根第三杆体14,第三杆体14上串有若干滚轮,滚轮孔径比横杆直径稍大,可360度转动。脚放在滚轮上稍微用力踩着,并前后往返运动,可起到脚底按摩的效果。四根着地支撑杆13用来支撑框架12,使人脚在发力时,有这四根杆把力传导至地面,不至于使其他竿见受力变形。而且这四根杆件可以沿它们所在的外围框架杆件方向旋转,在不使用时可以旋转似折叠起来与外围框架平行放置。
[0018]扶手6通过支撑板17与底座I固定,支撑板17另一端与固定部分18固定,固定部分18与可旋转部分19为活动连接,可旋转部分19另一端设有手槽20,可旋转部分19通过弹簧21与支撑板17连接。固定部分18与可旋转部分19连接处设有连接孔22,连接孔22中装有螺丝。支撑板17支撑扶手6并与底座I连接固定,固定部分18是不可旋转的,用来支撑手肘。可旋转部分19与固定部分18以弧形相接触,中间有一连接处用螺丝来连接两者,其属于可动联接。可旋转部分19以连接处为旋转轴23,在水平方向的基础上可以向上旋转,但不能向下旋转。因为固定部分在下面有一段较长的弧线,挡住其向下旋转的路径。且还可以支撑着可旋转部分19处在水平方向而不至于受力就像下转。手槽20是为了使手掌能穿过其中而使手指握住前段。弹簧21连接在支撑板17或者底座I上,用来使可旋转部分19始终受力而处于水平方向。人在锻炼手劲时,把可旋转部分19往上拉,由于受到弹簧21拉力的作用,可以恢复至水平。[0019]靠背2包括框架24,框架24的一面为软质靠背25,另一面为滚轮靠背26,两面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4根第五杆体27相连,滚轮靠背26中固定有多根第六杆体28,第六杆体28上设有滚轮29,两面互换的框架24的一面是软质面,其平整,柔软。另一面有若干滚轮29的,这些滚轮29用来实行背部按摩,人靠在上面微用力挤压并左右滑动,以起到按摩背部的效果。这两个面之间用四根第五杆体27隔离,使彼此不会接触而互相干扰。旋转轴23穿过框架24的中央并与框架24相固定,旋转轴23的底端与底座I为活动连接。两面互换框架24以旋转轴23为基准可以360度旋转。底座I与靠背2之间以圆柱杆联接,形成以该圆柱为旋转轴的可以旋转的活动联接。
[0020]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上身按摩的时候,人坐在椅子上,微向后仰,颈部靠在靠背的软质面上,微微用力挤压并晃动,对颈部的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让长时间受力且处于工作状态的脖子得到足够的休息。要对背部进行按摩与疲劳缓解时,需先把两面互换框架旋转至有滚轮靠背的那一面。并用卡子在另一面卡住进行固定。人后背靠在滚轮上,稍微用力挤压,然后背部左右往返运动,使后背在滚轮上摩擦移动,对背部进行按摩和疲劳缓解;在需要脚底按摩的时候,首先从坐垫下面通过收缩式直杆把脚底按摩杆件架拉伸出来,并把四个着地支撑杆旋转拉开与地面接触,支撑整个杆件架。人坐在椅子上,脚放在滚轮架上,微微用力踩压,并控制脚在滚轮上前后方向来回运动,达到脚底按摩的效果。当按摩完后,先把四个着地支撑杆旋转折叠,再把整个杆架通过收缩式直杆收缩至坐垫下面。
[0021]在需要进行仰卧起坐锻炼的时候,先把靠背外围框架(即整个靠背)旋转至与底座相平的水平方向。使底座与靠背在同一水平线,让人可以躺在其中。再从坐垫下面把勾脚杆拉伸出来,人躺在椅子上,脚勾住勾脚杆的第一杆体,在此情况下就可作仰卧起坐了 ;在需要进行手劲拉伸锻炼的时候,人坐在椅子上,手肘放在扶手固定部分,手臂自然放下,手掌穿过手槽,五指握住手槽前端横杆,以放在固定部分的手肘关节为支点,两手用力将扶手可旋转部分拉起,拉起90度后,撤去力,使可旋转部分因受弹簧的回复力而回到原处。此时手又用力将之拉起,如此反复多次,可以给锻炼手部肌肉,起到训练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包括底座(I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连接柱(3)与勾脚杆(4)和脚底按摩架(5)相连接,底座(1)左右两侧固定有扶手(6 ),靠背(2 )通过旋转轴(23 )与底座(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勾脚杆(4)的顶端设有第一杆体(9),第一杆体(9)与可收缩的第二杆体(10)相连接,第二杆体(10)末端设有第一连接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9)为水平放置,其中部与第二杆体(10)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按摩架(5)的顶端安装有框架(12),框架(12)底部设有支撑杆(13),框架(12)中部设有多根第三杆体(14),框架(12)与可收缩的第四杆体(15)相连接,第四杆体(15)末端设有第二连接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固定在底座(1)底部靠后的位置,其长度比座腿短5cm,下端依次开有两个孔(7 ),脚底按摩架(5 )和勾脚杆(4)通过将连接槽卡入孔(7)中与连接柱(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上设有螺孔(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6)通过支撑板(17)与底座(1)固定,支撑板(17)另一端与固定部分(18)固定,固定部分(18)与可旋转部分(19)为活动连接,可旋转部分(19)另一端设有手槽(20),可旋转部分(19)通过弹簧(21)与支撑板(1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18)与可旋转部分(19 )连接处设有连接孔(22 ),连接孔(22 )中装有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锻炼一体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包括框架(24),框架(24)的一面为软质靠背(25),另一面为滚轮靠背(26),两面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4根第五杆体(27)相连,滚轮靠背(26)中固定有多根第六杆体(28),第六杆体(28)上设有滚轮(29),旋转轴(23)穿过框架(24)的中央并与框架(24)相固定,旋转轴(23)的底端与底座(1)为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A61H1/00GK103784290SQ20121042525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邓怀勇, 晏红, 葛旭甫 申请人:邓怀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