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313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条件下针对近年来草鱼主要细菌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中草药复方,属于防治草鱼重要细菌性疾病的专用中草药,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
背景技术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以其容易饲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等优点,迅速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直接的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产业的无序扩大和不规范化运作,导致疾病频繁发生。疾病产生后,盲目使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以致出现药残,影响产品质量安全。2006年11月,“草鱼药残事件”导致草鱼产业跌入低谷。该事件使广大养殖业者蒙受了极大地经济损失,同时也认识到抗生素的负面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率先对草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养殖草鱼已有10余种明显的疾病症状。其中腹水病、肠炎病、烂鳍病、红底板病等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细菌性疾病是草鱼养殖的主要疾病,抗生素自然成为养殖户的主要防病药物,其药残和水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十分严峻。
目前现有技术采用药物治疗虽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还不稳定。如现有技术采用的中西医结合制剂,采取在用中药的同时添加西药氯苯胍等辅助治疗。由于西药氯苯胍极易产生抗药性,不利于我国的水产出口因此开发安全低毒、绿色高效的替代药物迫在眉睫。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克服现有药剂易产生抗药性等的缺点,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疗效显著,通过使用该药物可显著提高养殖草鱼的抗病力和存活率,保障养殖生产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药物成分及重量组分比为黄连2 15%、苦参I 15%、苍术I 10%、白鲜皮I 20%、 重楼I 15%、花椒O. 5 10%、冰片O. 5 15%、甘草O. 5 15%。
本发明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原料药打成粗粉粒度为200目,加五倍水浸泡lh,煮lh,过滤,反复数次,合并煮提液,浓缩至生药的2倍量。
使用方法为将药液淋洗感染细菌性疾病的草鱼,淋洗7 15天,每天淋洗5 IOmin ;再用清水冲洗,经过淋洗的草鱼单独放养。
所述配方中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苦参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的功效;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花椒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冰片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甘草用于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草药配方药剂能够治疗如爱德华氏菌、草鱼弧菌、鲨鱼弧菌、溶藻弧菌和鳗弧菌的草鱼细菌性疾病,并对这些细菌性疾病具有预防效果;还能够同时治疗腹水病、肠炎病、红体病、烂鳍病多种细菌性疾病;本发明对苗期和成鱼都可以使用,治愈率可达到80%以上,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本发明纯中草药制剂,绿色高效、无残留,可减少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对提高水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易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I本发明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做出的阐明流行病学特征,分离纯化病原、人工感染试验确定致病原;经过药效学试验,优选组合配方,草鱼免疫指标检验,临床试验及其治愈率检验等过程。
本配方实现的流程是筛选配方和配比一实验中草药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一中草药临床试验一使用方法。
I.配方和配比筛选本配方主要是针对草鱼的常见致病菌,如草鱼弧菌、爱德华氏菌、鲨鱼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筛选具有抑制或杀灭效果的中草药配方,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2.取黄连15g、苦参15g、苍术10g、白鲜皮20g、重楼15g、花椒10g、冰片10g、甘草5g;3.取上述原料药打成粗粉粒度为200目,加五倍水浸泡lh,煮lh,过滤,反复数次,合并煮提液,浓缩至生药的2倍量;4.使用方法为将药液淋洗感染细菌性疾病的草鱼,淋洗7天,每天淋洗淋洗5min;再用清水冲洗,经过淋洗的草鱼单独放养。
实施例21.取黄连log、苦参5g、苍术10g、白鲜皮20g、重楼15g、花椒10g、冰片15g、甘草15g;2.取上述原料药打成粗粉粒度为200目,加五倍水浸泡lh,煮lh,过滤,反复数次,合并煮提液,浓缩至生药的2倍量;3.使用方法为将药液淋洗感染细菌性疾病的草鱼,淋洗10天,每天淋洗淋洗5min; 再用清水冲洗,经过淋洗的草鱼单独放养。
实施例3I.取黄连12g、苦参12g、苍术IOg,白鲜皮20g、重楼12g、花椒10g、冰片12g、甘草12g ;2.取上述原料药打成粗粉粒度为200目,加五倍水浸泡lh, 煮提液,浓缩至生药的2倍量;3.使用方法为将药液淋洗感染细菌性疾病的草鱼,淋洗再用清水冲洗,经过淋洗的草鱼单独放养。_3/3 页lh,过滤,反复数次,合并天,每天淋洗淋洗5min ;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其特征在于药物成分及重量组分比为黄连2 15%、苦参 I 15%、苍术I 10%、白鲜皮I 20%、重楼I 15%、花椒O. 5 10%、冰片O. 5 15%、甘草 O. 5 1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其特征在于优选药物成分及重量组分比为黄连12%、苦参12%、苍术10%、白鲜皮20%、重楼12%、花椒10%、冰片12%、甘草1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为将药液淋洗感染细菌性疾病的草鱼,淋洗7 15天,每天淋洗5 IOmin ;再用清水冲洗,经过淋洗的草鱼单独放养。
4.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原料药打成粗粉,加五倍水浸泡lh,煮lh,过滤,反复数次,合并煮提液,浓缩至生药的2倍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粒度为200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草药复方鱼药。涉及养殖条件下针对近年来草鱼主要细菌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中草药复方,属于防治草鱼重要细菌性疾病的专用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药物成分及重量组分比为黄连2~15%、苦参1~15%、苍术1~10%、白鲜皮1~20%、重楼1~15%、花椒0.5~10%、冰片0.5~15%、甘草0.5~15%。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苗期和成鱼都可以使用,治愈率可达到80%以上,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本发明纯中草药制剂,绿色高效、无残留,可减少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对提高水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易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935166SQ20121044896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何聪 申请人:何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