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5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也称之肌衄。紫斑患者的皮肤、粘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颜色或红或紫或青,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可伴有鼻衄、齿衄、大小便出血,甚至颅内出现。久病出血多者,可出现贫血征象。紫斑按照中医分型可分为血热型、阴虚型、气虚型和淤阻型。已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紫斑的中药并没有针对性,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斑的中药组合物,本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治疗淤阻型紫斑疗效好,治愈率高,治好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4-16克,红枣1-5枚,荆芥6-10克,婆婆纳14-16克,炒牛蒡子9_11克,红榔木10-14克,石见穿6-12克,丹皮10-14克,茜草8_12克,紫草1_5克,苏木8_12克。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5克,红枣3枚,荆芥8克,婆婆纳15克,炒牛蒡子10克,红榔木12克,石见穿8克,丹皮12克,茜草10克,紫草3克,苏木10克。琼越线蕨,归经入肝、肾、膀胱三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尿。主跌打损伤;小例淋浙涩痛。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重用活血化瘀止血的中药,对于治疗淤阻型紫斑具有很好的疗效,治好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5克,红枣3枚,荆芥8克,婆婆纳15克,炒牛蒡子10克,红榔木12克,石见穿8克,丹皮12克,茜草10克,紫草3克,苏木10克。用法与用量日服I剂,煎水分2至3次服完。I个月为一疗程,轻者服用1-3个疗程,紫斑严重者需要服用8-9个疗程。典型病例
肌肤瘀点紫暗,面色晦暗,胸或腰腹固定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病例一万某,男,10岁。主诉两个月前,双臂出现紫色暗斑点,伴有胸部疼痛等症状。医院,查体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涩。检查血小板40X 109 /L,诊断淤阻型紫癜。给予西药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服用本发明中药,服用两个月后,血小板在60X 109 /L到80X109/L之间,白细胞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胸部疼痛有所缓解;继续服用三个月后,血小板和白细胞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双臂紫斑基本消退,胸部不再疼痛。病例二
李某,男,17岁。主诉半年前,四肢出现瘀点紫暗,并且伴有腰腹疼痛等症状。至医院,查体面色晦暗,舌质有瘀斑,脉涩。诊断淤阻型紫癜。服用本发明中药,服用三个月后,腰腹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服用半年四肢斑点均消散,随访无复发。病例三
周某,女,15岁。主诉一周前,腿部出现瘀点紫暗,并且伴有胸部疼痛等症状。至医院, 查体面色晦暗,舌质有瘀斑,脉涩。诊断淤阻型紫癜。服用本发明中药,服用一个月后,胸部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服用四个月腿部斑点消失,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4-16克,红枣1-5枚,荆芥6-10克,婆婆纳14-16克,炒牛蒡子9_11克,红榔木10-14克,石见穿6-12克,丹皮10-14克,茜草8_12克,紫草1_5克,苏木8_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5克,红枣3枚,荆芥8克,婆婆纳15克,炒牛蒡子10克,红榔木12克,石见穿8克,丹皮12克,茜草10克,紫草3克,苏木1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琼越线蕨治疗紫斑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琼越线蕨14-16克,红枣1-5枚,荆芥6-10克,婆婆纳14-16克,炒牛蒡子9-11克,红榔木10-14克,石见穿6-12克,丹皮10-14克,茜草8-12克,紫草1-5克,苏木8-12克。本发明配方重用活血化瘀止血的中药,对于治疗淤阻型紫斑具有很好的疗效,治好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0GK102961489SQ20121045637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吴乐尚 申请人:凤台县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