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294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机一般为一脏或多脏功能失调。本病证发病率较高,西医无良药,只能对症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中医认为,脾肾阴虚不能滋养阳气,阳气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水津失布,引起水 肿。亦有阴虚火旺,循三焦上炎,灼伤肺金,肺失通调,形成水肿。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脾肾阴虚水肿的发病机理,以益气温阳、宣肺利水为治疗原贝U,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0-70份,白术20-40份,陈皮5-15份,升麻3-9份,柴胡3-9份,党参10-30份,当归10-30份,甘草5_15份,附子10-20份,炮姜5-15份,干姜10-20份,茯苓30-50份,泽兰20-40份,益母草50-70份,巴戟天10-20份,桂枝10-30份,麻黄5-15份,地龙5_15份,大黄5_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60份,白术30份,陈皮10份,升麻6份,柴胡6份,党参20份,当归20份,甘草10份,附子15份,炮姜10份,干姜15份,茯苓40份,泽兰30份,益母草60份,巴戟天15份,桂枝20份,麻黄10份,地龙10份,大黄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炮姜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麻黄根具有敛汗固表的功效;地龙具有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的功效;大黄泻火消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益气温阳、健脾补肾、宣肺利水、活血舒肝之功效,对脾肾阴虚水肿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6. 4%,治愈率达78. 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60g,白术30g,陈皮IOg,升麻6g,柴胡6g,党参20g,当归20g,甘草IOg,附子15g,炮姜IOg,干姜15g,获茶40g,泽兰30g,益母草60g,巴戟天15g,桂枝20g,麻黄IOg,地龙IOg,大黄1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0g,白术40g,陈皮5g,升麻9g,柴胡3g,党参30g,当归10g,甘草15g,附子10g,炮姜15g,干姜IOg,获茶50g,泽兰20g,益母草70g,巴戟天IOg,桂枝30g,麻黄5g,地龙15g,大黄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70g,白术20g,陈皮15g,升麻3g,柴胡9g,党参IOg,当归30g,甘草5g,附子20g,炮姜5g,干姜20g,获茶30g,泽兰40g,益母草50g,巴戟天20g,桂枝IOg,麻黄15g,地龙5g,大黄1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5g,白术35g,陈皮8g,升麻8g,柴胡4g,党参25g,当归15g,甘草13g,附子12g,炮姜13g,干姜12g,获茶45g,泽兰25g,益母草65g,巴戟天12g,桂枝25g,麻黄8g,地龙13g,大黄8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65g,白术25g,陈皮13g,升麻4g,柴胡8g,党参15g,当归25g,甘草8g,附子18g,炮姜8g,干姜18g,获茶35g,泽兰35g,益母草55g,巴戟天18g,桂枝15g,麻黄13g,地龙8g,大黄13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病例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50-80岁。病程3-5年。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三、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2、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43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刘某,女,36岁,因感冒诱发眼睑水肿,后渐及全身。症见面色佬白,目巢微肿,双下肢呈凹陷性水仲,按之陷而不起。脉沉、舌淡胖嫩、苔润。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性(册)、血红蛋白139%。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水肿明显减轻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大小便正常,水肿消失。病例2
于某,男,42岁。四肢浮肿40余日,以下肢为甚,自口渴感、咽干,腹中有灼热感,纳少腹胀,乏力少气,便结,数日不行,舌红少津,脉细弱。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纳增,咽干、口渴好转,腹胀、水肿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口渴、咽干消失,腹胀、水肿消失,大、小便频率正常化,精神佳。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0-70份,白术20-40份,陈皮5-15份,升麻3_9份,柴胡3_9份,党参10-30份,当归10-30份,甘草5-15份,附子10-20份,炮姜5-15份,干姜10-20份,茯苓30-50份,泽兰20-40份,益母草50-70份,巴戟天10-20份,桂枝10-30份,麻黄5_15份,地龙5_15份,大黄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60份,白术30份,陈皮10份,升麻6份,柴胡6份,党参20份,当归20份,甘草10份,附子15份,炮姜10份,干姜15份,茯苓40份,泽兰30份,益母草60份,巴戟天15份,桂枝20份,麻黄10份,地龙10份,大黄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0-70份,白术20-40份,陈皮5-15份,升麻3-9份,柴胡3-9份,党参10-30份,当归10-30份,甘草5-15份,附子10-20份,炮姜5-15份,干姜10-20份,茯苓30-50份,泽兰20-40份,益母草50-70份,巴戟天10-20份,桂枝10-30份,麻黄5-15份,地龙5-15份,大黄5-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温阳、健脾补肾、宣肺利水、活血舒肝的功效,其治疗脾肾阴虚水肿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007212SQ2012104762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厚建, 林红丽 申请人:李厚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