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51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肾病的中药,尤其涉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已经可以看作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病,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至少可以说,现有技术在目前仍没有可以治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药物,慢性肾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尿毒症。目前临床上治疗尿毒症主要靠血液透析,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但并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停止透析即发生反弹,因为人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有毒物质,然后由肾将其排出体外。由于血液透析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治疗费用较高,整个治疗过程往往被称作拿钱买命,也因此使得血液透析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肾衰竭,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且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价格相对较低。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25至35g、六月雪15至25g、积雪草5至15g、鹿含草15至25g、金银花5至15g、煅龙骨25至35g、煅牡蛎25至35g、大黄炭25至35g、制附子10至20g、干姜5至15g、肉桂3至8g、槐米10至20g、当归15至25g、益母草10至20g、穿山甲2至4g、薏该仁25至35g、白术10至20g、获茶10至20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保留灌肠,每一次用汤药量为400毫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按疗程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而且价格低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进行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25至35g、六月雪15至25g、积雪草5至15g、鹿含草15至25g、金银花5至15g、煅龙骨25至35g、煅牡蛎25至35g、大黄炭25至35g、制附子10至20g、干姜5至15g、肉桂3至8g、槐米10至20g、当归15至25g、益母草10至20g、穿山甲2至4g、薏该仁25至35g、白术10至20g、茯苓10至20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保留 灌肠,每一次用汤药量为400毫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按疗程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而且价格低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25g、六月雪15g、积雪草5g、鹿含草15g、金银花5g、煅龙骨25g、煅牡贩25g、大黄炭25g、制附子10g、干姜5g、肉桂3g、槐米10g、当归15g、益母草10g、穿山甲2g、薏该仁25g、白术10g、获茶IO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保留灌肠,每一次用汤药量为400毫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按疗程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而且价格低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实施例二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30g、六月雪20g、积雪草10g、鹿含草20g、金银花10g、煅龙骨30g、煅牡贩30g、大黄炭30g、制附子15g、干姜10g、肉桂5g、槐米15g、当归20g、益母草15g、穿山甲3g、薏该仁30g、白术15g、获茶15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具体的使用方 法是保留灌肠,每一次用汤药量为400毫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按疗程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而且价格低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实施例三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35g、六月雪25g、积雪草15g、鹿含草25g、金银花15g、煅龙骨35g、煅牡蛎35g、大黄炭35g、制附子20g、干姜15g、肉桂8g、槐米20g、当归25g、益母草20g、穿山甲4g、薏该仁35g、白术20g、获茶20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保留灌肠,每一次用汤药量为400毫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按疗程使用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性,而且价格低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病例说明一、
郑某某,女,45岁,工人。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伴乏力2周”于2010年4月22日入院。既往患者曾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多年,服用降压、排毒、活血药物,平素尿蛋白在2g/24h左右。本次入院查血BUN 12. 65mmol/L, Cr :188 μ mol/L,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濡,辩证属脾虚挟湿。治以健脾利湿化瘀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汤药治疗生大黄35g、六月雪25g、积雪草15g、鹿含草25g、金银花15g、煅龙骨35g、煅牡贩35g、大黄炭35g、制附子20g、干姜15g、肉桂8g、槐米20g、当归25g、益母草20g、穿山甲4g、薏该仁35g、白术20g、获茶20g,制备成为汤剂,每次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贝那普利、阿魏酸哌嗪、百令胶囊、丹参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7.01mmol/L,Cr : 130 μ mol/L。基本控制到正常范围。嘱坚持口服药物,定期以本方加减灌肠治疗,I年内经历3次如上治疗,血尿素氮、肌酐维持在上述范围。病例说明二、
李某某,女,51岁,退休职工。以“乏力、气促I个月”于2011年2月23日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本次发病并伴有尿量减少。查血Hb 65g/L,BUN 33. 45mmol/L, Cr 566 μ mol/L, B超示双肾萎缩,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该患者气短声低,面色苍白,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辩证为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治以温补脾肾化瘀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30g、六月雪20g、积雪草10g、鹿含草20g、金银花10g、煅龙骨30g、煅牡贩30g、大黄炭30g、制附子15g、干姜10g、肉桂5g、槐米15g、当归20g、益母草15g、穿山甲3g、薏该仁30g、白术15g、获茶15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促红细胞生成素、黄芪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 :14. 15mmol/L,Cr :370ymol/L。同时查血Hb :90g/L。嘱坚持口服药物治疗,I年内 血尿素氮、肌酐保持上述水平。病例说明三、
刘某某,男,70岁,退休干部。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伴乏力2周”于2011年 7 月 18 日入院。查 BP :150/70mmHg,血 BUN :25. 83mmol/L,Cr :369y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B超示双肾轻度萎缩,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衰竭。该患者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辩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治以健脾利湿化瘀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35g、六月雪25g、积雪草15g、鹿含草25g、金银花15g、煅龙骨35g、煅牡蛎35g、大黄炭35g、制附子20g、干姜15g、肉桂8g、槐米20g、当归25g、益母草20g、穿山甲4g、薏该仁35g、白术20g、获茶20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降压药物、碳酸氢钠片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12.65mmol/L,Cr :201 μ mol/L。嘱坚持口服药物,定期来院中药灌肠。I年内经历3次如上治疗,血尿素氮、肌酐未明显波动。病例说明四、
杨某某,女,65岁,退休工人。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I周”于2009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20余年,10余年前诊断糖尿病肾病。本次查BP:150/1OOmmHg,血BUN :31. 70mmol/L,Cr :446 μ mol/L,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该患者面色光白,乏力、气短,小便量较平素明显减少,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中医辩证为阳虚水泛。治以温补脾肾利湿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35g、六月雪25g、积雪草15g、鹿含草25g、金银花15g、煅龙骨35g、煅牡蛎35g、大黄炭35g、制附子20g、干姜15g、肉桂8g、槐米20g、当归25g、益母草20g、穿山甲4g、薏该仁35g、白术20g、茯苓20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硝苯地平缓释片、百令胶囊、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16.05mmol/L,Cr :285 μ mol/L,血压控制达标。嘱坚持口服药物,适当锻炼,控制饮食。随访2年,血肌酐维持在此水平。病例说明五、
路某某,男,76岁,退休干部。以“排尿不畅10年余,乏力、恶心I周”于2010年3月14日入院。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10年余。查BP :150/70mmHg,血BUN :14. 83mmol/L,Cr 167 μ mol/L。B超示前列腺大,残余尿量103ml,诊断为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乏力,恶心,尿色清,尿流无力,畏寒,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辩证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肾健脾,化瘀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35g、六月雪25g、积雪草15g、鹿含草25g、金银花15g、煅龙骨35g、煅牡贩35g、大黄炭35g、制附子20g、干姜15g、肉桂8g、槐米20g、当归25g、益母草20g、穿山甲4g、薏该仁35g、白术20g、茯苓20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黄芪注射液、硝苯地平缓释片、金水宝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5.66mmol/L,Cr :75 μ mol/L,乏力恶心消失,尿流较前通畅,残余尿量25ml。随访2年,血BUN、Cr 一直正常。病例说明六、
刘某某,男,66岁,退休工人。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6年,呕吐、尿量减少2周”于2009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10余年,6余年前诊断糖尿病肾病。本次查BP 160/100mmHg,血 BUN :55. 70mmol/L, Cr :665 μ mol/L。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乏力、气短,畏寒,小便量较平素明显减少,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中医辩证为脾肾阳虚、浊毒内蕴。治以温补脾肾利湿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30g、六月雪20g、积雪草10g、鹿含草20g、金银花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大黄炭30g、制附子15g、干姜IOg肉桂5g、槐米15g、当归20g、益母草15g、穿山甲3g、薏该仁30g、白术15g、获茶15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硝苯地平缓释片、百令胶囊、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 :26. 05mmol/L,Cr 405ymol/L,血压控制达标。嘱坚持药物治疗,适当控制饮食,定期来院行中药灌肠。I年中经过3次上述治疗,血肌酐维持在35(Γ400 μ mol/L左右。病例说明七、
姜某某,男,44岁,干部。以“头部沉重感2月余,加重伴腰酸2周”于2010年5月14日入院。查 BP :165/100mmHg,血 BUN :10. 83mmol/L,Cr :185ymol/L。尿常规蛋白质+。B超示双肾皮质部回声增强。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头重,隐痛,畏寒,小便清长,舌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辩证为阳虚挟湿。治以温补脾肾,利湿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25 g、六月雪15 g、积雪草5 g、鹿含草15 g、金银花5 g、煅龙骨25 g、煅牡贩25 g、大黄炭25 g、制附子10 g、干姜5 g、肉桂3g、槐米10 g、当归15 g、益母草10 g、穿山甲2 g、薏该仁25 g、白术10 g、获考:10 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予福辛普利、吲达帕胺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 5. 65mmol/L, Cr 105 μ mol/L,自觉不适症状消失。随访2年,血BUN、Cr 一直正常。病例说明八、
胡某某,男,49岁,农民。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7年,加重2周”于2010年7月24日入院。查 Bp : 170/1 IOmmHg,尿常规潜血 2 +、蛋白质 3 +,血 BUN :23. 87mmol/L,Cr 345 μ mol/L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脏轻度萎缩,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面色光白,乏力、气短,畏寒,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辩证为阳虚水泛。治以温补脾肾利湿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25g、六月雪15 g、积雪草5 g、鹿含草15 g、金银花5 g、煅龙骨25 g、煅牡蛎25 g、大黄炭25g、制附子10 g、干姜5 g、肉桂3 g、槐米10 g、当归15 g、益母草10 g、穿山甲2 g、薏该仁25 g、白术10 g、茯苓10 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金水宝、阿魏酸哌嗪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 :14. 23mmol/L, Cr 210 μ mol/L。随访I年血BUN、Cr无明显波动。病例说明九、
门某某,女,59岁,农民。以“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3年,加重I周”于2010年10月8 日入院。查 Bp :160/105mmHg,尿常规潜血 2 +、蛋白质 2 +,血 BUN 25. 66mmol/L, Cr 295 μ mol/L。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脏轻度萎缩,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乏力、气短,畏寒,夜尿多,尿色白,舌暗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辩证为阳虚血瘀。治以温补脾肾化瘀降浊。给予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生大黄25 g、六月雪15 g、积雪草5 g、鹿含草15 g、金银花5 g、煅龙骨25 g、煅牡蛎25 g、 大黄炭25 g、制附子10 g、干姜5 g、肉桂3 g、槐米10 g、当归15 g、益母草10 g、穿山甲2g、薏该仁25 g、白术10 g、获考:10 g,制备汤剂,每剂取400ml,保留灌肠,日一剂。同时辅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依那普利、百令胶囊等药物治疗。经2周复查血BUN 10. 35mmol/L,Cr 155 μ mol/L。随访I年血BUN、Cr无明显波动。
权利要求
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其特征在于具体的组分是生大黄25至35g、六月雪15至25g、积雪草5至15g、鹿含草15至25g、金银花5至15g、煅龙骨25至35g、煅牡蛎25至35g、大黄炭25至35g、制附子10至20g、干姜5至15g、肉桂3至8g、槐米10至20g、当归15至25g、益母草10至20g、穿山甲2至4g、薏该仁25至35g、白术10至20g、获茶10至20g,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浸泡顺序为先煎的最先浸泡,后下的最后浸泡,其余药物在第二时间浸泡;浸泡时间为各浸泡I小时;首先将浸泡好的先煎的药物在煎药锅中煎煮I小时,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可加开水补充;然后将第二时间浸泡的药物放入,一起煎煮I小时,然后再放入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煎煮沸腾5分钟即可,倾出药液,纱布过滤,待温度适宜时应用。
全文摘要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包括有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鹿含草、金银花、煅龙骨、煅牡蛎、大黄炭、制附子、干姜、肉桂、槐米、当归、益母草、穿山甲、薏苡仁、白术和茯苓。其中的生大黄和肉桂应后下,其中的煅龙骨、煅牡蛎和制附子应先煎。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其汤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方中药物分三个容器浸泡,其中将煅龙骨、煅牡蛎、制附子三味先煎的药物浸泡在煎药锅中,由于先煎的药物煎煮时间较长,加水量可适当增加。需后下的药物生大黄和肉桂用另一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其余的药物另外容器浸泡,加水量稍高出药物表面。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症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2961707SQ2012104839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祥生, 魏长志, 王英华 申请人:王祥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