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智能接便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护理行业的进步,护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对于中风、脑偏瘫、半身不遂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身体残疾的病人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无法感知便意并自理,长久以来这些人的护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有多种医疗、康复用床和轮椅等,具有病人有便时可以告知护理人员打开开口排便的功能。但是,有些患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与人交流,有便时,不能告知护理人员来接便。对于此类患者,目前没有一种合适的护理用床或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接便的护理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接便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设有电动按钮,中部区域设有可开合便口板,便口板下方设有滑道,便口板与便门剪叉相连,便门剪叉与一从动件立轴相连,从动件立轴设置在凸轮机构上,所述凸轮机构与连杆机构相连,连杆机构与丝杠螺母机构相连,丝杠螺母机构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单片机控制系统分别与电动按钮、便意信号传感器和蜂鸣器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护理床使用方便可靠,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预先准确检测病人是否有便意;当病人 有便意时,控制器及时发出控制指令;便门的自动升降及开闭,实现自动接便动作;当病人有便意时,同时向陪护人员发出提示音;可根据护理人员要求实现自动复位;当病人小便后,系统能向陪护人员发出更换尿不湿的提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智能接便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上部区域1、中部区域2和下部区域3,上部区域I设有电动按钮14,中部区域2设有可开合便口板4,便口板4下方设有滑道,滑道中可放便盆,便口板4与便门剪叉5相连,便门剪叉5与一从动件立轴6相连,从动件立轴6设置在凸轮机构7上,所述凸轮机构7与连杆机构8相连,连杆机构8与丝杠螺母机构9相连,丝杠螺母机构9与电动机10相连,所述电动机10为步进电机,电动机10与单片机控制系统11相连,单片机控制系统11分别与电动按钮14、便意信号传感器12和蜂鸣器13电连接。
本发明通过便意信号传感器检测人的便意信号,经处理后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机械系统完成接便,同时发出蜂鸣报警。机械系统由步进电动机拖动,经丝杠螺母机构使螺母移动,并推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带动凸轮机构移动,从动件立铀连同其上的便门剪叉下移,实现便口板 的打开。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接便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其特征在于,上部区域设有电动按钮,中部区域设有可开合便口板,便口板下方设有滑道,便口板与便门剪叉相连,便门剪叉与一从动件立轴相连,从动件立轴设置在凸轮机构上,所述凸轮机构与连杆机构相连,连杆机构与丝杠螺母机构相连,丝杠螺母机构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单片机控制系统分别与电动按钮、便意信号传感器和蜂鸣器电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接便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其特征在于,上部区域设有电动按钮,中部区域设有可开合便口板,便口板下方设有滑道,便口板与便门剪叉相连,便门剪叉与一从动件立轴相连,从动件立轴设置在凸轮机构上,所述凸轮机构与连杆机构相连,连杆机构与丝杠螺母机构相连,丝杠螺母机构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单片机控制系统分别与电动按钮、便意信号传感器和蜂鸣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患者的自动接便,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文档编号A61G7/02GK103027811SQ20121053804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袁晴波 申请人:重庆市弘山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