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6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包括6味中草药,所述6味中草药的比例为大黄:贯众:黄柏:百部:五倍子:干姜=22:13:12:15:9:15,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的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第一次煎煮提取;(2)第二次煎煮;(3)双效浓缩;(4)喷雾干燥。该工艺简单易懂,采用7味中药合理复配,高压煎煮,双效真空浓缩以及干燥喷雾制得,大大提高了药效和适口性,使用复方中草药后,大黄鱼的白点病数量明显减少。
【专利说明】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用于水产动物的中草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
[0003]
【背景技术】
[0004]近年来,近海海域大黄鱼疾病频繁发生,白点病流行严重,易引起大爆发,大批死亡。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天然中草药既能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又能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目前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多用单方或者简单的煎煮,效果不佳,同时适口性差。
[0005]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解决目前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多用单方或者简单的煎煮,效果不佳,同时适口性差的问题。
[0007]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包括6味中草药,所述6味中草药的比例为大黄:贯众:黄柏:百部:五倍子:干姜=22:13:12:15:9:15。
[0008]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的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第一次煎煮提取:备料工序完成后,先将多能提取罐出渣门关闭,将提取罐上部投料口打开,将按比例混合的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向提取罐内计量加入中药量8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沸腾;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观察蒸汽压力表、温度表和提取罐压力表数值,并记录开始煮沸时间、温度,此时夹层蒸汽压力保持0.02Mpa,煎煮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罐内保持沸腾状态,煎煮2小时。煎煮过程应不断从视镜中观察煎煮情况、随时调整蒸汽压力;待煎煮2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抽液完毕,在储液罐上挂状态标志,注明煎煮液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等;
(2)第二次煎煮: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计量加入6倍量饮用水,打开蒸汽阀门重复以上煎煮操作,待煎煮2小时后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操作过程有专人进行过程监控,并做好记录。药液总量不得低于3500L ;
(3 )双效浓缩:先将双效浓缩器的真空、冷却水阀门打开,将药液抽入双效浓缩器,开启蒸汽阀门进行减压浓缩,蒸发温度:一效75-85°C、二效60-70°C,真空度:一效-0.03~-0.04Mpa、二效-0.06~-0.07Mpa,在浓缩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各表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作好记录,浓缩近结束时,打开加热器的下料口用量筒收集浓缩液,用波美比重计测比重,如比重不够,应当继续浓缩,直至浓缩液相对密度达到1.05时,即60°C测,关闭真空阀门、蒸汽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蒸发室的放空阀,放膏;
(4)喷雾干燥:将浓缩液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原药,同时加入载体20%,增效剂5%ο
[0009]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工艺简单易懂,采用7味中药合理复配,高压煎煮,双效真空浓缩以及干燥喷雾制得,大大提高了药效和适口性,使用复方中草药后,大黄鱼的白点病数量明显减少。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12]参照本实施例的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包括6味中草药,所述6味中草药的比例为大黄:贯众:黄柏:百部:五倍子:干姜=22:13:12:15:9:15。
[0013]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的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第一次煎煮提取:备料工序完成后,先将多能提取罐出渣门关闭,将提取罐上部投料口打开,将按比例混合的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向提取罐内计量加入中药量8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沸腾;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观察蒸汽压力表、温度表和提取罐压力表数值,并记录开始煮沸时间、温度,此时夹层蒸汽压力保持0.02Mpa,煎煮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罐内保持沸腾状态,煎煮2小时。煎煮过程应不断从视镜中观察煎煮情况、随时调整蒸汽压力;待煎煮2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抽液完毕,在储液罐上挂状态标志,注明煎煮液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等;
(2)第二次煎煮: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计量加入6倍量饮用水,打开蒸汽阀门重复以上煎煮操作,待煎煮2小时后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操作过程有专人进行过程监控,并做好记录。药液总量不得低于3500L ;
(3)双效浓缩:先将双效浓缩器的真空、冷却水阀门打开,将药液抽入双效浓缩器,开启蒸汽阀门进行减压浓缩,蒸发温度:一效75-85°C、二效60-70°C,真空度:一效-0.03~-0.04Mpa、二效-0.06~-0.07Mpa,在浓缩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各表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作好记录,浓缩近结束时,打开加热器的下料口用量筒收集浓缩液,用波美比重计测比重,如比重不够,应当继续浓缩,直至浓缩液相对密度达到1.05时,即60°C测,关闭真空阀门、蒸汽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蒸发室的放空阀,放膏;(4)喷雾干燥:将浓缩液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原药,同时加入载体20%,增效剂5%.
[0014]从染病白点病随机捕捞实验用鱼300尾,随机检查发现都有白点病,取240尾,分别饲养于12个0.48立方米的水族,每缸放20尾,设3个重复,鱼体重为40-80g,用研制的复方中草药15ppm药浴,一天一次,连续3天,同时投喂药馆添加量分别为Og/kg, 10g/kg,20g/kg,40g/kg,投喂两次,每天换水量一半。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3天后死亡14个,10g/kg组死亡6条,20g/kg和40g/kg组分别死亡5条和4条,以后6天20g/kg和40g/kg组停止死亡,吃食良好,镜检发现这两组没有发现致病菌,10g/kg组致病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仅剩2尾。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包括6味中草药,所述6味中草药的比例为大黄:贯众:黄柏:百部:五倍子:干姜=22:13:12:15:9: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大黄鱼白点病的复方中草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一)第一次煎煮提取:备料工序完成后,先将多能提取罐出渣门关闭,将提取罐上部投料口打开,将按比例混合的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向提取罐内计量加入中药量8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沸腾;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观察蒸汽压力表、温度表和提取罐压力表数值,并记录开始煮沸时间、温度,此时夹层蒸汽压力保持0.02Mpa,煎煮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罐内保持沸腾状态,煎煮2小时;煎煮过程应不断从视镜中观察煎煮情况、随时调整蒸汽压力;待煎煮2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抽液完毕,在储液罐上挂状态标志,注明煎煮液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等; (二)第二次煎煮: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计量加入6倍量饮用水,打开蒸汽阀门重复以上煎煮操作,待煎煮2小时后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操作过程有专人进行过程监控,并做好记录,药液总量不得低于3500L ; (三)双效浓缩:先将双效浓缩器的真空、冷却水阀门打开,将药液抽入双效浓缩器,开启蒸汽阀门进行减压浓缩,蒸发温度:一效75-85°C、二效60-70°C,真空度:一效-0.03~-0.04Mpa、二效-0.06~-0.07Mpa,在浓缩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各表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作好记录,浓缩近结束时,打开加热器的下料口用量筒收集浓缩液,用波美比重计测比重,如比重不够,应当继续浓缩,直至浓缩液相对密度达到1.05时,即60°C测,关闭真空阀门、蒸汽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蒸发室的放空阀,放膏; (四)喷雾干燥:将浓缩液打 入喷雾干燥机中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原药,同时加入载体20%,增效剂5%ο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877524SQ20121055395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述智, 夏伟, 朱绍辉, 张 浩, 王晓丽, 徐权汗, 李之详, 许团辉 申请人: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