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组合物:党参25-35份;玄参30-40份:生地30-40份;桑枝25-35份;白芍30-40份;丹皮30-40份;牡蛎30-40份;女贞子30-40份;玉竹30-40份;白术30-40份。加水1600份,盛于陶器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本方剂以党参为君;以玄参、生地为臣;以桑枝、白芍、丹皮为佐;以牡蛎、女贞子、玉竹、白术为使。本发明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是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理想药品。
【专利说明】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认为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症,是由于肝阴不足,阴液不能濡养筋脉,阴虚则生内热,阴虚阳亢更能生风,则为头眩晕闷,亦为肝经郁热之症候。传统中药以清热除湿辨证用药收敛较为满意,由于该病病程长,因此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为此,有待挖掘、开发、提升民间验方,为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提供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好的中草药组合物。
[0003]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
党参25-35份;玄参30-40份:生地30-40份;桑枝25-35份;白芍30-40份;丹皮30-40份;牡蛎30-40份;女贞子30-40份;玉竹30-40份;白术30-40份。加水16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0005]优选的,所述的 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党参35份;玄参40份:生地40份;桑枝35份;白芍40份;丹皮40份;牡蛎40份;女贞子40份;玉竹40份;白术40份。加水16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
[0006]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剂以党参为君;以玄参、生地为臣;以桑枝、白芍、丹皮为佐;以牡蛎、女贞子、玉竹、白术为使。
[0007]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入手、足太阴经气分。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0008]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咸,凉。归入肺、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0009]生地: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性味与归经: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功能与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0010]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性味与归经:苦,性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凉。归入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1]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性味与归经:辛苦,凉。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0012]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或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性味与归经:咸湿,凉。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0013]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性味与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0014]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入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0015]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入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16]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制作、服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清热除湿、培育肝阴,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效果显著,有标本兼治之功效。·【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19]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
党参35份;玄参40份:生地40份;桑枝35份;白芍40份;丹皮40份;牡蛎40份;女贞子40份;玉竹40份;白术40份。
[0020]加水1600份,盛于陶器或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0021]用法与用量:服用时将药液取300-36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日服三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制成:党参20-30份;玄参25-35份:生地25-35份;桑枝20-30份;白芍25-35份;丹皮25-35份;牡蛎25-35份;女贞子25-35份;玉竹25-35份;白术25-35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制成:党参35份;玄参40份:生地40份;桑枝35份;白芍40份;丹皮40份;牡贩40份;女贞子40份;玉竹40份;白术40份; 加水16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784732SQ20121055442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唐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