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痛肿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57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陈痛肿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陈痛肿膏是以中药纳米新技术制成。技术背景
筋骨肿痛、神经痛、风湿痛在中医理论属痹症的范畴,这类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累及关节时出现肿胀,晚期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功能丧失。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对一些迁延难愈的风湿痛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研制出攻克风湿痛肿的中药纳米新技术的治疗方案,吸取了治疗骨节痛肿的优点。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筋骨肿痛的中药纳米新技术黄陈痛肿膏,黄指生地黄,陈指陈皮(商品名皇城牌痛肿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1、黄陈痛肿膏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和配比组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各 O. 9-90份,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各O. 6-60份。
2、黄陈痛肿 膏,是按以下最佳重量份的原料和配比组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 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各9份,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各6份。
3、黄陈痛肿膏的制作方法,是将以下原料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 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经纳米新技术共研极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即可,或加辅料熬成膏摊在布上封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中药纳米新技术痛肿膏的制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各9克、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各6克经用纳米新技术共研极细末,再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即可,或加辅料熬成膏摊在布上封装。
主要功能通经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用法用极细末和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即可,隔天I次。
临床分析用于治疗筋骨肿痛、风湿关节痛肿、950例,治愈748人、有效946例、无效2人、有效率99. 79%。均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黄陈痛肿膏,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和配比组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各O. 9-90份,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各O. 6-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陈痛肿膏,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按以下最佳重量份和配比组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各9份,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各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黄陈痛肿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下原料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经纳米新技术共研极细末,再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即可,或加辅料熬成膏摊在布上封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陈痛肿膏,由原料制成红花、丹参、南星、半夏、白芨、自然铜、马钱子、骨碎补、商陆、血竭、儿茶、乌药、陈石灰、陈皮、生地黄、白芥子、没药经纳米新技术共研极细末,再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即可,或加辅料熬成膏摊在布上封装。优点通经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见效快,使用简便、经济实惠。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3041168SQ2012105544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郭民召 申请人:郭民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