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打结型缝合锚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50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打结型缝合锚钉的制作方法
非打结型缝合锚钉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用于将软组织锚定到骨的方法和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非打结型缝合锚钉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与体内的和它们相关联的骨完全地或部分地分离是相对常见的损伤,尤其是对于运动员。这样的损伤通常是过度的应力被置于这些组织上的结果。以举例的方式,组织分离可能是由于在工作相关的活动期间、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或在许多其它情况和/或活动的任何一种中而发生摔落、用力过度的意外事件的结果。
在部分分离的情况中,如果给定足够长的时间且如果格外小心以免使损伤遭受进一步的过度应力,则损伤在许多情况下将自行愈合。然而,在完全分离的情况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将软组织重新连接到与其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骨。目前有许多装置可用来将软组织重新连接到骨。此类当前可用的装置的实例包括螺钉、缝钉、缝合锚钉和平头钉。在使用螺钉的软组织重新连接手术中,分离的软组织通常被移回到其在骨上的初始位置。然后,将螺钉穿过软组织螺纹连接并旋入骨中,通过螺钉的柄部和头部将软组织固定到骨。相似地,在使用缝钉的软组织重新连接手术中,分离的软组织通常被移回到其在骨上的初始位置。然后,将缝钉驱动穿过软组织并进入骨,通过缝钉的腿部和跨接部将软组织固定到骨。
在使用缝合锚钉的软组织重新连接手术中,通常首先在组织重新连接的所需点处在骨中钻出锚钉接纳孔。然后,使用合适的安装工具将缝合锚钉部署到孔中。这有效地将缝合线锁定到骨,其中缝合线的(多个)自由端从骨延伸出来。缝合线的自由端穿过软组织或围绕软组织,并且用来将软组织牢固地绑定到骨。
虽然目前的缝合锚钉在将软组织锚定到骨方面是有效的,但目前的装置的一个缺点在于:由于例如特定患者的骨质较差的问题,锚钉在植入后可能在骨内移位。锚钉和/或通过缝合线连接到锚钉的任何软组织可能因此相对于骨在位置上移动,这可能延缓或抑制适当的愈合。
因此,一直需要用于将软组织连接到骨的改进的方法和装置。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合锚钉,其包括空心细长构件,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 件、以及定位在远侧部件和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空心细长构件可被构造成通过在近侧部件和骨孔之间的螺纹接合以及通过远侧部件在骨孔内的径向伸展而被固定在骨孔内。空心细长构件可被构造成通过将缝合线接合在骨孔和形成于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之间以及通过将缝合线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而将缝合线固定到其上。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轴向地对齐。
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各自具有多种构型。近侧部件可被构造成相对于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围绕近侧部件的纵向轴线旋转。远侧部件可被构造成当中间部件被插入形成于远侧部件中的孔中时径向地伸展并将缝合线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中间部件可具有在邻近中间部件的远端且邻近远侧部件的近端穿过中间部件的侧壁形成的孔。孔可被构造成至少当缝合线被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时使缝合线延伸穿过孔。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具有无螺纹的外表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合锚钉,其包括空心细长构件,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件、以及定位在远侧部件和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当空心细长构件被设置在骨孔内且缝合线被连接到空心细长构件时,空心细长构件可被构造成具有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处于第一构型时,近侧部件可与骨孔通过螺纹接合以防止从骨孔移除空心细长构件,并且缝合线可被接合在骨孔和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之间。缝合线能够自由地滑动穿过中间部件。处于第二构型时,远侧部件可在中间部件上朝近侧前进,使得相比处于第一构型的远侧部件,所述远侧部件径向地伸展以接合骨孔。缝合线可被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
当空心细长构件处于第一构型时,中间部件的第一长度可被设置在远侧部件内,并且当空心细长构件处于第二构型时,中间部件的第二长度可被设置在远侧部件内。第二长度可大于第一长度。当空心细长构件处于第二构型时,近侧部件可与骨孔通过螺纹接合以防止从骨孔移除空心细长构件,和/或缝合线不能够自由地滑动穿过中间部件。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缝合线锚定系统,其包括:具有近侧柄部和远侧部分的细长轴,所述细长轴被构造成穿过组织插入;近侧部件,所述近侧部件能够自由滑动地设置在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且具有形成于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在远离近侧部件的位置能够自由滑动地设置在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以及远侧部件,所述远侧部件与形成于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的螺纹通过螺纹接合。远侧部件可被定位成远离中间部件,并且远侧部件可被构造成当远侧部件在中间部件上前进时伸展。
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各自具有多种构型。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可被构造成当远侧部件在中间部件上前进时将缝合线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
细长轴也可具有多种构型。细长轴可延伸穿过轴向地对齐的内腔,所述内腔穿过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形成。细长轴可被构造成相对于近侧部件和中间部件朝近侧移动,以使远侧部件相对于近侧部件和中间部件朝近侧前进,使得远侧部件围绕中间部件伸展。细长轴可被构造成在远侧部件围绕中间部件已径向地伸展之后与远侧部件通过螺纹分离,以允许细长轴从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能够滑动地释放。
在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组织锚定到骨的方法,其包括:使设置在插入轴远端上的缝合锚钉朝远侧前进而进入骨中,使得缝合锚钉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骨内,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上的螺纹与骨接合,并且连接到软组织的缝合线被接合在缝合锚钉的外表面和骨之间。在使缝合锚钉前进而进入所述骨中之后,缝合锚钉可被致动以使缝合锚钉的套管伸展,以接合骨并防止从骨移除缝合锚钉,并且通过套管和缝合锚钉的销构件之间的压缩配合而使缝合线被接合。使缝合锚钉前进可包括使插入轴和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相对于销构件和套管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轴可包括穿透骨的远侧末端,并且使缝合锚钉前进可包括在骨中形成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缝合锚钉前进可包括将缝合锚钉定位到骨中预成形的孔中。
致动缝合锚钉可包括使插入轴朝近侧前进,使得套管相对于销构件和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朝近侧移动。使插入轴朝近侧前进可包括沿近侧方向牵拉插入轴。
当缝合锚钉前进而进入骨中并且当缝合锚钉被致动时,插入轴可延伸穿过轴向地对齐的内腔,所述内腔穿过近侧部分、套管和销构件形成。套管可位于远离近侧部分处,并且销构件可位于套管和近侧部分之间。


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可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缝合锚钉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2是处于部署构型的图1的缝合锚钉的侧视图3是图1的缝合锚钉的分解局部透明视图4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缝合锚钉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5是处于部署构型的图4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6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缝合锚钉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局部透明侧视图7是处于部署构型的图6的缝合锚钉的侧视图8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部分地设置在骨孔中的图1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9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进一步设置在骨孔中的图8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10是处于部署构型的设置在骨孔中的图9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11是缝合锚钉驱动器的远侧部分的局部侧视图12是处 于未部署构型的部分地设置在骨孔中的图4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13是具有穿过其中插入的缝合锚钉驱动器的图11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14是处于未部署构型的进一步设置在骨孔中的图12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15是具有穿过其中插入的图13的缝合锚钉驱动器的图14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16是处于部署构型的设置在骨孔中的图14的缝合锚钉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以从整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文中具体描述并用附图示出的装置和方法均为非限制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就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图解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与其它实施例的特征组合。这种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旨在涵盖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提供了用于将软组织锚定到骨的各种示例性方法和装置。通常,所述方法和装置可允许使用连接到缝合锚钉的缝合线将软组织固定到骨,而不需要打结或以其它方式绑定缝合线以将软组织相对于骨固定。还提供了示例性缝合锚钉驱动器,其可用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方法和装置,或者用于本领域已知的其它方法和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虽然本文公开了用于将软组织锚定到骨的方法和装置,但这些方法和装置可在各种其它医疗手术中使用以将各种对象彼此锚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心缝合锚钉,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近侧部件和远侧部件可各自被构造成独立于彼此移动并相对于中间部件移动。这样,缝合锚钉的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被构造成彼此配合以防止从其中设置缝合锚钉的骨孔移除缝合锚钉,并且相对于缝合锚钉和骨孔锁定缝合线。缝合线可被连接到缝合锚钉并可被构造成被接合在骨孔和形成于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之间,以及被接合在远侧部件和中间部件之间。缝合线可被连接到软组织,从而允许缝合锚钉将软组织相对于骨孔锁定在固定位置以有利于愈合。缝合锚钉可因此被构造成使用两种固定方式相对于骨孔来锁定缝合线和软组织,即通过将缝合线压缩在骨孔和近侧部分的外螺纹之间以及通过将缝合线压缩在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之间。通过被构造成使用两种固定方式相对于骨孔来锁定缝合线和软组织,缝合锚钉可减小在缝合锚钉已植入骨中之后缝合线和/或软组织滑动或迁移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愈合。另外,缝合锚钉可被构造成以两种独立的方式接合骨孔,以防止从骨孔移除缝合锚钉。首先,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上的螺纹可接合骨孔。其次,远侧部件可被构造成当中间部件被插入形成于远侧部分中的孔中时径向地伸展,从而使远侧部件压靠到骨孔,以通过压缩配合将锚钉固定在其中。缝合锚钉可因此有助于防止缝合锚钉在植入骨孔中时在骨孔内滑动或迁移,从而有利于愈合。
缝合锚钉可由多种材料形成。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材料可具有足够的物理特性,以允许驱动器插入锚钉的空心内部并用来将锚钉驱动到骨中,而不损坏锚钉。材料的性质将取决于锚钉的具体构型。可形成缝合锚钉的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钛、聚合物例如聚醚醚酮(PEEK)、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锚钉可为可吸收的,但锚钉也可为不可吸收的,或它们的组合。
图1-3示出了被构造成将软组织锚定到骨的缝合锚钉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示,锚钉10可被构造为包括三个部件的细长构件。这些部件可轴向地对齐,并且可包括近侧部件12、套管或远侧部件14、以及定位在近侧部件12和远侧部件14之间的销构件或中间部件16。近侧部件12、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内腔13、15、17,内腔13、15、17延伸穿过它们且彼此连通,使得缝合锚钉10为空心的。在图示实施例中,内腔13、15、17沿锚钉10的纵向轴线A轴向地对齐,但内腔13、15、17可从纵向轴线A径向地偏移。
近侧部件12 、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多种尺寸、形状和构型。如图示实施例中所示,锚钉10可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其中近侧部件12、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中的每一个具有倒圆的外表面。这样,锚钉10可对应于骨孔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容易地且牢固地设置在骨孔中。
如上所述,近侧部件12可为空心的,并且可具有形成于其上的至少一个骨接合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被构造成接合骨,例如骨孔的骨表面。虽然如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使用各种表面结构,例如齿、肋、脊、倒钩、突出部等,但近侧部件12可包括具有形成于其外表面上且围绕近侧部件12延伸的至少一个螺纹18形式的表面结构。螺纹18可为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围绕近侧部件12延伸的单个连续螺纹,或者螺纹18可包括多个螺纹,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
螺纹18可位于近侧部件12的至少近侧部分12p中。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螺纹18可从近侧部件12的近端延伸且端接于邻近近侧部件12的远端处,并因此仅沿近侧部件12的近侧部分延伸,例如端接于邻近近侧部件12的远端处。近侧部件12的近侧部分12p可因此包括螺纹18,同时近侧部件12的远侧部分12d可为无螺纹的且不含骨接合表面结构。不论锚钉10是否处于部署构型或未部署构型,如下文进一步讨论,螺纹18可被定位成邻近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这可有助于最大化可用于接合骨的螺纹18的量。
近侧部件12可包括减小的外径区域,在该区域中,近侧部件12具有比近侧部件12的其余部分更小的外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近侧部件12的远侧部分12d的小外径Dl可小于近侧部件12的近侧部分12p的外径D2。近侧部件12可被构造成插入中间部件16的近端中,并且它可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近侧部件12的远侧部分12d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插入中间部件16中,同时可防止将近侧部件12的近侧部分12p完全地插入中间部件中。因此,可防止形成于近侧部件12的近侧部分12p上的螺纹18被插入中间部件16且可能损坏中间部件16,并且可将最大量的螺纹18用于接合骨。
近侧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止挡机构,其被构造成防止近侧部件12被插入中间部件16中时超过某个量。如在图示实施例中且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的那样,中间部件16可包括构造成邻接近侧部件12的远侧表面12s的内部止挡表面16i。换句话讲,中间部件16的内部止挡表面16i和近侧部件12的远侧表面12s可被构造成配合为止挡机构,以防止近侧部件12过度插入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中。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近侧部分12p的远侧表面12m可被构造成邻接中间部件16的近侧表面16s,以防止近侧部件12被插入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时超过某个量。换句话讲,近侧部分12p的远侧表面12m和中间部件16的近侧表面16s可被构造成配合为止挡机构,以防止近侧部件12过度插入中间部件16中。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近侧部件12的远侧部分12d的仅部分纵向长度可被构造成设置在中间部件16内,使得仅中间部件16的内部止挡表面16i和近侧部件12的远侧表面12s可被构造成配合为止挡结构。通过被构造成仅允许近侧部分12的缩小直径区域的局部部分可插入中间部件中,锚钉10可被构造成当近侧部件12被完全插入中间部件16中时在近侧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之间提供间隙22。间隙22可围绕近侧部件12的远侧部分12p的周边或周围延伸。间隙22可帮助提供空间以将连接到锚钉10的缝合线定位在锚钉10的外部,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
如上所述,远侧部件14也可具有多种尺寸、形状和构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远侧部件14可朝远侧渐缩,以有利于将远侧部件14插入骨孔内并有利于将中间部件16接纳在其内腔15内。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远侧部件14可具有穹窿或子弹形状,其中在其远端处具有远侧部件14的倒圆端部。然而,远侧部件的远端可被构造为穿透末端,例如,渐缩的、尖的和/或锋利的,这可有利于骨孔的形成和/或有利于缝合锚钉刺入骨中。这样的缝合锚钉可因此被构造成自锥或自攻的,其中骨孔不需要在缝合锚钉插入骨中之前预成形。远侧部件14可具有不含骨接合表面结构的外表面。通过不含外部骨接合表面结构可允许远侧部件14在骨孔内能够自由地滑动。
远侧部件14可为空心的,如上所述。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可包括具有腔体21的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腔体21被构造成接纳中间部件16,远侧部分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穿过其中插入的器械例如驱动轴。近侧部分可具有比远侧部分更大的直径,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内腔15的近侧部分可 具有被构造成允许将中间部件16至少部分地接纳在其中的尺寸,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
远侧部件的内腔15的远侧部分可包括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内螺纹19。螺纹19可为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围绕内腔15延伸的单个连续螺纹,或者螺纹19可包括多个螺纹,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内螺纹19可位于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的远侧部分中,并且它可从内腔15内的中间位置延伸并延伸至其远端。这样,锚钉10的内腔可具有近侧无螺纹区域和远侧螺纹区域。通过允许器械例如驱动器在将锚钉10插入骨孔期间将锚钉10通过螺纹接合在基本上固定的位置,内螺纹19可有利于锚钉10插入骨孔中。通过允许远侧部件14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16移动,内螺纹19也可有利于将中间部件16插入远侧部件14中,例如插入腔体21中。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与内螺纹19通过螺纹接合的器械例如驱动器可朝近侧和/或朝远侧移动,以对应地使远侧部件14相对于锚钉10的其余部分,例如相对于近侧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朝近侧和/或朝远侧移动。当器械和远侧部件14相对于近侧部件12和中间部件16 —起朝近侧移动时,中间部件16可被接纳在远侧部件的内腔15内。
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径向伸展,例如通过将中间部件16至少部分地插入其中,例如通过将中间部件16的至少一部分朝远侧定位到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部件16的主要部分可被接纳在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内。锚钉10可因此被构造成能够在图1所示的第一未部署构型和图2所示的第二部署构型之间移动,相比处于第一构型的远侧部件14,处于第二构型时,远侧部件14径向地伸展。这样,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当锚钉10在未部署构型中设置在骨孔中时在骨孔内能够滑动地移动,并且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设置在骨孔中时径向地伸展并压靠骨孔的骨表面,从而有助于防止锚钉10从骨孔中被移除。锚钉10还可被构造成以第二独立方式接合骨孔。锚钉10可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骨孔的骨表面,例如与形成于近侧部分12的外表面上的螺纹18接合,从而有助于将锚钉10保持在骨孔内,直至锚钉10被手动地移除或生物吸收。
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接纳任何量的中间部件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时,可将比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更大量的中间部件16设置在远侧部件14内。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时,下文进一步讨论的中间部件16的一个或多个孔或开口 24a、24b可被包含在远侧部件14内,如图2所示,这可帮助将一个或多个缝合线压缩在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径向地伸展,使得它在高度和宽度上变化。锚钉10可具有处于未部署构型的第一纵向长度LI,并且可具有处于部署构型的第二较小纵向长度L2。相似地,远侧部件14可具有当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的第一宽度Wl和第一高度Hl,并且可具有当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的第二较大宽度W2和第二较小高度H2。远侧部件14的第一宽度Wl可为在锚钉的未部署构型中的远侧部件14的最大宽度,并且可等于或小于近侧部件12的最小外部宽度W3。这样,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当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被设置在骨孔中时在骨孔内能够滑动地移动,以允许将锚钉10朝远侧足够远地设置在骨孔内,从而允许形成于近侧部件12上的螺纹18开始接合骨。相似地,远侧部件14的第二宽度W2可等于或大于近侧部件12的最大外部宽度W3。远侧部件14可因此被构造成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被设置在骨孔中时压靠骨孔的骨表面,从而有助于防止锚钉10从骨孔中被移除。锚钉10还可被构造成以第二独立方式帮助防止锚钉10从骨孔被移除。锚钉10可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骨孔的骨表面,例如与形成于近侧部分12的外表面上的螺纹18接合,从而有助于将锚钉10保持在骨孔内,直至锚钉10被手动地移除或生物吸收。
中间部件16还可具有多种尺寸、形状和构型,并且它可为空心的,如上所述,并且可具有不含骨接合表面结构的外表面。不含骨接合表面结构可允许中间部件16在骨孔内能够自由地滑动。中间部件16可朝远侧渐缩,以有利于将中间部件16插入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内,例如腔体21内。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中间部件16可具有穹窿或子弹形状,中间部件16的渐缩或倒圆端部指向远侧。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的至少近侧部分可具有被构造成接纳中间部件16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类似于球窝接头,其中中间部件16或球可被接纳在远侧部件14或窝内。中间部件16的尺寸可变化,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部件16在至少其近侧部分处可具有大于远侧部分14的内腔15的宽度W5的最大宽度W4,从而当中间部件16被接纳在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中时允许中间部件16径向地伸展远侧部件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部件16的最大宽度W4可等于当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远侧部件14的宽度,例如,宽度W4可等于第一宽度W1,并且可小于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时远侧部件14的宽度,例如,宽度W4可小于第二宽度WZ0
中间部件16可包括穿过其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24a、24b,这些开口可各自与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连通,并因此与锚钉10的内腔连通。一个或多个开口 24a、24b中的每一个可位于在中间部件16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中间部件16的中间部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近侧部件12被完全地接纳在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内时,开口 24a、24b中的每一个可位于远离近侧部件12的远端处。换句话讲,开口 24a、24b中的每一个可位于远离形成于中间部件16内的内部止挡表面16i处。通过位于远离近侧部件12的远侧位置,开口 24a、24b可帮助确保穿过其中的任何缝合线穿过近侧部件12的整个纵向长度,例如,穿过近侧部件的内腔13的整个纵向长度,这可帮助最大化由螺纹18接合且接合在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之间的(多个)缝合线的量,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
开口 24a、24b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构造为一直延伸穿过中间部件16以穿过其相对侧壁的隧道,如在图示实施例中的两个开口 24a、24b那样。附加地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开口 24a、24b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构造为隧道,该隧道具有穿过中间部件16的侧壁的一端和端接在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处 的另一端。
一个或多个开口 24a、24b可各自被构造成接纳至少一个缝合线,以允许至少一个缝合线穿过其中。一个或多个开口 24a、24b可因此被构造成允许将缝合线定位在中间部分16的内腔17内并因此定位在锚钉10的内腔内,以离开中间部分16并因此离开锚钉10。换句话讲,一个或多个开口 24a、24b可各自允许连接到中间部分16的缝合线通过其近端进入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并在穿过一个或多个开口 24、24b (例如,穿过开口 24a、24b中选定的一个)离开中间部分16并因此离开锚钉10的内腔之前延伸穿过中间部分16的内腔17的部分长度。
虽然中间部件16在图示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开口 24a、24b,但中间部件16可包括穿过其中形成的一个开口或穿过其中形成的多个开口。提供穿过中间部件16的多个开口可通过允许缝合线穿过多个开口中选定的一个而为将缝合线定位在锚钉10外部提供更多选择。提供穿过中间部件16的多个开口可允许开口中的每一个容纳连接到锚钉10的多个缝合线中的一个缝合线。穿过中间部件16形成的开口的数量可因此等于连接到锚钉10的缝合线的数量。然而,连接到锚钉10的缝合线的数量可不同于开口的数量,例如在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开口 24、24b的数量(例如2个)超过连接到锚钉10的缝合线20的数量(例如I个)。另外,即使锚钉包括多个开口且具有连接到锚钉的多个缝合线,开口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穿过其中的任何数量的缝合线,例如,O、1、2等。
锚钉10可包括止挡机构,其被构造成防止插入轴例如驱动器的细长轴朝远侧插入穿过锚钉10时超过某个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近侧部件12的内腔13可包括构造成这样的止挡机构的轴止挡表面13s。
锚钉10的内腔沿其纵向长度可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不同横截面形状可有助于允许近侧部件12例如围绕锚钉10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旋转。在邻近轴止挡表面13s处,锚钉10的内腔可具有第一横截面形状,并且它可在远离止挡表面13s处具有第二不同横截面形状。近侧部件12的内腔13可因此沿其纵向长度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虽然第一横截面形状和第二横截面形状可变化,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横截面形状可为六边形的且第二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的。
如下文进一步所讨论,锚钉10可被构造成具有延伸穿过锚钉10的空心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虽然在图1和2中仅一个缝合线20被示出为连接到锚钉10,但多个缝合线可同时连接到锚钉10。另外,至少一个缝合线20在图1和2中被示出为非折叠的单股,但连接到锚钉1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缝合线可被折叠任意次,例如被双折。虽然至少一个缝合线20被示出为穿过开口 24b中的一个,但至少一个缝合线20和/或连接到锚钉10的任何其它缝合线也可如上所述穿过其它开口 24a。
无论锚钉10是否在未部署或部署构型中,锚钉10的近侧部分12可被构造成将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压缩在近侧部分12的外表面和其中设有锚钉10的骨孔的骨表面之间,从而有助于将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和因此连接到其上的任何软组织相对于骨孔固定。当锚钉1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可被构造成能够自由移动或滑动穿过至少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当锚钉10处于部署构型时,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可被构造成相对于至少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处于锁定位置或固定位置中。锚钉10可因此被构造成有助于将一个或多个缝合线20和因此连接到其上的任何软组织以下面两种独立的方式相对于骨孔牢固地固定:利用近侧部件12和骨孔的骨表面之间的配合关系,并且利用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 6之间的配合关系。至少一个缝合线20可因此不太可能在缝合锚钉已植入骨中并且连接到至少一个缝合线20的软组织已相对于骨定位之后滑动或迁移。
在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之间的压缩配合可有助于使锚钉10保持部署构型。附加地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锚钉10可包括保持结构,其被构造成当锚钉处于部署构型时(例如当远侧部件径向地伸展时)将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相对于彼此保持在固定位置。保持结构可具有多种尺寸、形状和构型。保持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弹簧锁以及突出部和构造成接纳该突出部的互补的凹陷部、孔或开口。
图4和5示出了包括保持结构的缝合锚钉100的示例性实施例。锚钉100可被构造成类似于图1-3的锚钉10,并且可包括近侧部件112、远侧部件114、以及定位在近侧部件112和远侧部件114之间的中间部件116。图4示出了处于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并且图5示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远侧部件114从其在锚钉10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的构型径向地伸展。
如在该图示实施例中所示,保持结构可形成于远侧部件114和中间部件116上,并且可包括在中间部件116的远端处的倒钩101和形成于远侧部件114的内腔115内的保持表面103,保持表面103被构造成接合并保留倒钩101。倒钩101可形成中间部件116的远侧部分,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倒钩101可包括从倒钩101的远侧基部107朝近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保持吊钩105a、105b。虽然锚钉100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保持吊钩105a、105b,但锚钉1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保持吊钩。倒钩101可被构造成能够在当锚钉10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的近侧分离位置和当锚钉100处于部署构型时的远侧保留位置之间移动。中间部件116可被构造成当中间部件116朝远侧前进而进入远侧部件114的内腔115时通过朝远侧牵拉倒钩101而使倒钩101从近侧位置移动到远侧位置。当中间部件116已前进而进入内腔115足够的量时,保持吊钩105a、105b可被构造成接合并钩住保持表面103,从而有助于保留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远侧部件114内的中间部件116。
图6和7示出了包括保持结构的缝合锚钉20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锚钉200可被构造成类似于图1-3的锚钉10以及图4和5的锚钉100,并且可包括近侧部件212、远侦_件214、以及定位在近侧部件212和远侧部件214之间的中间部件216。图6示出了处于未部署构型的锚钉200,并且图7示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锚钉200,其中远侧部件214从其在锚钉200处于未部署构型时的构型径向地伸展。图7还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当远侧部件214围绕锚钉200的中间部件216径向地伸展时,例如,当锚钉200处于部署构型时,中间部件216可被完全地设置在远侧部件214内。
如在该图示实施例中所示,保持结构可形成于近侧部件212和远侧部件214上,并且可包括形成于远侧部件214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201,突出部201可被构造成接合形成于近侧部件212上的对应的凹陷部203。虽然锚钉200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突出部201和两个凹陷部203,但锚钉2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突出部和凹陷部。
如上所述,本文所讨论的缝合锚钉可用来将软组织锚定到骨。虽然下面的方法结合将软组织连接到骨进行描述,但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可在用于将一个结构锚定到另一结构的多种医疗手术中使用。另外,虽然图8-10所示用于将软组织固定到骨的下面的示例性方法结合图1-3的缝合锚钉10进行讨论,但本文所公开的任何缝合锚钉都可相似地用来将一个结构锚定到另一结 构,例如将软组织锚定到骨。
为了将软组织连接到骨,可在患者的骨中形成孔、骨孔或骨隧道。骨孔可被预成形,例如通过使用钻、锥子、冲孔器械等,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的那样。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骨孔可在缝合锚钉前进而进入骨和骨与锚钉螺纹接合的同时形成,例如通过使用自锥或自攻驱动器和/或自锥或自攻锚钉。骨孔的直径可变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直径可略小于锚钉10的最大外径W6并且基本上等于近侧部件12的最小外部宽度W3以被设置在骨孔内,并且骨孔的长度可与锚钉10的长度相同或略大于锚钉10的长度。骨孔可完全地延伸穿过皮质骨50,以允许缝合锚钉通过皮质骨50的厚度完全地接合。骨孔50还可延伸进入位于皮质骨50下方的松质骨52。
如图8所示,处于远侧部件14未径向地伸展的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可具有通过至少部分地延伸而穿过其内腔并连接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缝合线56。一个或多个缝合线56可在骨孔形成于骨中之前或之后连接到锚钉10。虽然缝合线56被示出为穿过开口 24b中的一个,但缝合线56和/或连接到锚钉10的任何其它缝合线也可如上所述穿过其它开口 24a。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缝合线56可在骨孔50形成之后连接到锚钉10。软组织58可例如在缝合线56连接到锚钉10之前或之后通过将缝合线56穿过软组织58而连接到缝合线56,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缝合线56可在缝合线56穿入锚钉10的内腔之前连接到软组织58。虽然在图8-10中仅将一个缝合线56示出为连接到锚钉10和软组织58,但如上所述,多个缝合线可同时连接到锚钉10。另外,缝合线56在图8-10中示出为双折的单股,但连接到锚钉1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缝合线可被折叠任意次,例如被双折。
缝合线56可穿过锚钉10的近端,例如穿过近侧部件12的近端,并且穿过通过中间部件16形成的开口 24a、24b中的一个,穿入锚钉10以离开锚钉10。缝合线56可因此被加载到锚钉10上,以将缝合线56的第一长度定位在锚钉10的内腔内,例如近侧部件12的内腔13和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内,并且将缝合线56的第二长度定位到锚钉10的外部,使得第二长度可被定位成与近侧部件12的带螺纹外表面相邻。
缝合线56可在构造成使锚钉10前进而进入骨中的器械(未示出)插入穿过锚钉10的内腔之前或之后连接到锚钉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锚钉10可例如通过使缝合线56延伸进入锚钉10的内腔而用连接到锚钉10和器械的缝合线56预加载到器械的远端上。通常,器械可包括细长插入轴,其被构造成前进穿过锚钉10的内腔,使得器械通过螺纹接合远侧部件14中的内螺纹19,并且器械的远侧末端朝远侧延伸超过锚钉10,例如,穿过远侧部件的内腔15的远端穿出锚钉10。
图11示出了具有驱动器60形式的构造成使锚钉10前进而进入骨中的器械的示例性实施例。驱动器60可包括具有对应于锚钉10的内腔的形状的细长插入轴。轴可因此沿其纵向长度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轴的近侧部分60p可具有第一横截面形状例如六边形,并且轴的远侧部分60d可具有第二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轴的近侧部分60p可被构造成定位在近侧部件12的内腔13中且邻接轴止挡表面13s,使得轴的近侧部分60p可位于完全地邻近远侧部 件12和中间部件16。轴的远侧部分60d可被构造成定位在近侧部件12的内腔13、远侧部件14的内腔15和中间部件16的内腔17,使得轴的远侧末端60t朝远侧延伸超过锚钉10。远侧部分60d可包括外螺纹62,其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远侧部件的内腔15的内螺纹19,通过螺纹接合锚钉10并在将锚钉10插入骨孔期间将轴保持在相对于其基本上固定的轴向位置。
驱动器60的远侧末端60t可被构造为穿透末端,例如,渐缩的、尖的和/或锋利的,这可有利于骨孔的形成和/或有利于轴和因此连接到轴的缝合锚钉刺入骨中。驱动器60可因此被构造成自锥或自攻的,其中骨孔在将驱动器轴和连接到该轴的缝合锚钉插入骨中之前不需要预成形。在该图示实施例中,远侧末端60t为渐缩的、尖的和锋利的。如上所述,缝合锚钉可被构造为自锥或自攻的,并且当这样的锚钉用于自锥或自攻的驱动器时可进一步有利于将驱动器和锚钉插入骨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锚钉10可利用连接到锚钉10和驱动器的缝合线56而预加载到驱动器的细长轴上。缝合线56可在锚钉10的内腔内(例如近侧部件的内腔13和中间部件的内腔17内)沿驱动器的外表面延伸,和/或缝合线56可在驱动器的内部通路(未示出)内延伸。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缝合线56可至少在锚钉10内位于驱动器的外部,这可有利于从锚钉10内移除驱动器,而不意外地损坏或重新定位缝合线56和连接到缝合线56的软组织58。
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驱动器的锚钉10可朝远侧前进而进入骨中,使得锚钉10处于预制螺纹的未部署构型,其中锚钉10的远侧部分设置在形成于骨中的骨孔内,而锚钉的外螺纹18不接合骨,如图8所示。通过沿远侧方向推动锚钉10而不旋转锚钉10,锚钉10可朝远侧前进而进入骨以处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因为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的外表面缺少骨接合表面结构并可在骨孔内滑动。锚钉10可前进而进入骨中,直至刚好在外螺纹18开始接合皮质骨50之前,例如直至近侧部分12p的远侧表面12m邻接皮质骨50的近侧表面50p,也如图8所示。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可因此设置在皮质骨50和/或远离皮质骨50的近侧表面50p的松质骨52内。根椐特定患者的解剖结构以及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的尺寸,当锚钉10处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时,中间部件16可完全地被设置在皮质骨50内,并且远侧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在松质骨52内。
当锚钉10处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时,缝合线56的一部分可穿过开口 24b并可被定位在锚钉10的外部。这样,如图9所示,当锚钉10朝远侧前进以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移动到图9所示穿过的未部署构型时,外螺纹18可接合骨,并且缝合线56可被压缩在骨孔的骨表面和锚钉10的外表面之间,例如在骨壁和锚钉10的近侧部分12的外表面之间。
在锚钉10与骨通过螺纹接合之前,缝合线56和软组织58可被张紧以将软组织58定位到相对于骨的最佳位置。缝合线56和软组织58可通过用手和/或用工具牵拉缝合线56而张紧。当·锚钉10螺纹旋入骨中时,可通过手和/或通过工具保持张力,例如,通过将缝合线56接合到形成于驱动器的轴上的缝合线保持构件(未示出)。缝合线保持构件可具有多种构型,例如,压缩配合凹槽、夹子、夹具、柱子、粘合剂等。
驱动器可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以将锚钉10的近侧部分12驱动至骨中,驱动器的纵向轴线可为与锚钉的纵向轴线A相同的轴线。如上所述,锚钉的内腔的不同横截面形状和驱动器的轴的对应的不同横截面形状可允许锚钉10的近侧部分12相对于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旋转。当锚钉10螺纹旋入骨中时,缝合线56和软组织58可因此保持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外螺纹18和内螺纹19的螺旋可按相反的方向旋转,例如,一个顺时针,另一个逆时针。这样,旋转驱动器以将近侧部分12旋入骨中可使近侧部分12相对于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旋转,而不从远侧部件的内螺纹19拧松轴的螺纹54。
锚钉10可插入骨中的任何深度处,例如与骨孔的近端基本上齐平或稍低于齐平。轴可具有印刷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于其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深度标记(未示出)。(多个)深度标记可被构造成有利于在视觉上评估轴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轴可包括远侧深度标记,例如围绕轴的周边的线。远侧深度标记可帮助在视觉上指示锚钉10已插入与骨孔的近端基本上齐平或稍低于齐平的位置的时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器可旋转,直至远侧深度标记与骨孔的近端基本上齐平,从而指示出缝合锚钉10已插入与接合皮质骨50的螺纹18基本上稍低于齐平的位置,如图9所示。缝合线56可因此沿近侧部件12的整个纵向长度被压缩在锚钉10和皮质骨50之间。也如图9所不,锚钉10可处于未部署构型,其中近侧部件12完全地定位在皮质骨50内,并且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完全地定位在皮质骨50下面,例如完全在松质骨52内。然而,近侧部件12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松质骨52内。
在锚钉10通过螺纹接合骨的情况下,缝合线56可被压缩在骨和锚钉10之间以帮助将缝合线56和软组织58相对于骨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如上所述,缝合线56也可被压缩在远侧部件14和中间部件16之间,以进一步帮助将缝合线56和软组织58相对于骨保持在固定位置中。还如上所述,远侧部件14可被构造成相对于中间部件16移动以将缝合线56压缩在两者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器可朝近侧被牵拉以使远侧部件14朝近侧相对于中间部件16且相对于近侧部件12移动,以便在中间部件16前进而进入远侧部件14时径向地伸展远侧部件14。锚钉10可因此从未部署构型移动至部署构型,如图10所示。驱动器可朝近侧被牵拉,使得它可在不旋转的情况下移动以朝近侧牵拉远侧部件14,这可帮助防止驱动器变得与远侧部件14通过螺纹分离。
一旦远侧部件14在中间部件16上前进,驱动器可例如围绕其纵向轴线和/或围绕锚钉的纵向轴线A旋转,以使驱动器与远侧部件14的内螺纹19通过螺纹分离。然后,可例如通过使驱动器从锚钉10滑出而从锚钉10的内腔移除驱动器。从骨孔朝近侧延伸的缝合线56的多余的尾端可切除并且可选地固定到一起。
图12-16示出了结合图4和5的锚钉100描述的用于将软组织固定到骨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为清楚说明起见,连接到锚钉100的缝合线156示出为未连接到任何软组织,并且从图13和15中省略了缝合线156。
锚钉100可前进而进入皮质骨250和/或松质骨252,类似于上文结合图8_10讨论的那样,其中锚钉10被植入骨中。图12示出了处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在形成于近侧部件112上的外螺纹118接合骨之前,远侧部件114和中间部件116已被驱动到骨孔154中。图13示出了处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驱动器70的示例性实施例插入穿过锚钉100的内腔。
驱动器70可包括外部驱动轴72和内部部署轴74。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内部部署轴74可包括穿透末端,以有利于驱动器70刺入骨中。外部驱动轴72可具有第一横截面形状,例如六边形,其对应于锚钉的内腔的第一横截面形状,例如六边形。外部驱动轴72可因此被构造成邻接近 侧部件112的内腔113内的轴止挡表面113s。内部部署轴74可具有第二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其对应于锚钉的内腔的第二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内部部署轴74可包括外螺纹76,其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形成于远侧部件114中的内螺纹119。外部部署轴72可被构造成独立于内部部署轴74旋转,这可有利于近侧部件112螺纹旋入骨中,而不使内螺纹119从内部部署轴的螺纹76分离。轴螺纹76、119可因此具有以相同方向旋转的螺旋。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外部部署轴72可被构造成随内部部署轴74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轴螺纹76、119可具有以相反方向旋转的螺纹。
图14示出了从穿过前的未部署构型移动到穿过的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近侧部件112与骨通过螺纹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皮质骨250内。如在图示实施例中所示,近侧部件112可与骨隧道154的近端基本上齐平或稍低于齐平,并可朝远侧延伸超过皮质骨250以部分地位于松质骨250中。图15示出了处于穿过的未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驱动器70插入穿过锚钉100的内腔。
锚钉100可通过使驱动器70朝近侧移动而从穿过的未部署构型移动到部署构型,以径向地伸展远侧部件114。图16示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锚钉100,其中从锚钉100移除驱动器70。如图16所示,当中间部件116已前进而进入远侧部件114时,此前由远侧部件114占据的骨孔154内的间隙或开放空间158可形成在骨孔154的远端处。如本文讨论的缝合锚钉中的任一个那样,可将材料注入或以其它方式插入穿过锚钉100的内腔并进入开放空间158中。该材料可被构造成进一步帮助将锚钉100保持在骨孔154内和/或进一步有利于愈合。该材料可为例如骨生长促进材料、密封剂、粘合剂、以及它们的组合。从骨孔朝近侧延伸的缝合线156的尾端可被固定到一起并切除多余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因此,本发明并不受已具体显示和描述的内容限制,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都明 确地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合锚钉,包括: 空心细长构件,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 所述空心细长构件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近侧部件和骨孔之间的螺纹接合以及通过所述远侧部件在所述骨孔内的径向伸展而被固定在所述骨孔内,并且 所述空心细长构件被构造成通过将缝合线接合在所述骨孔和形成于所述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之间以及通过将所述缝合线接合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而将所述缝合线固定到所述空心细长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所述近侧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轴向地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所述近侧部件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围绕所述近侧部件的纵向轴线旋转。
4.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所述远侧部件被构造成当所述中间部件被插入形成于所述远侧部件中的孔中时径向地伸展并将所述缝合线接合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具有邻近所述中间部件的远端且邻近所述远侧部件的近端穿过所述中间部件的侧壁形成的孔,所述孔被构造成至少当所述缝合线被接合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时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具有无螺纹的外表面。
7.一种缝合锚钉,包括: 空心细长构件,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 其中,当所述空心细长构件被设置在骨孔内并且缝合线被连接到所述空心细长构件时,所述空心细长构件被构造成具有 第一构型,其中所述近侧部件与所述骨孔通过螺纹接合以防止从所述骨孔移除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并且所述缝合线被接合在所述骨孔和所述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之间,所述缝合线能够自由地滑动穿过所述中间部件,以及 第二构型,其中所述远侧部件在所述中间部件上朝近侧前进,使得与处于所述第一构型的远侧部件相比,所述远侧部件径向地伸展以接合所述骨孔,并且所述缝合线被接合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当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近侧部件与所述骨孔通过螺纹接合以防止从所述骨孔移除所述空心细长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当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缝合线不能够自由地滑动穿过所述中间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锚钉,其中当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所述中间部件的第一长度被设置在所述远侧部件内,并且当所述空心细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中间部件的第二长度被设置在所述远侧部件内,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11.一种缝合线锚定系统,包括: 具有近侧柄部和远侧部分的细长轴,所述细长轴被构造成穿过组织插入; 近侧部件,所述近侧部件能够自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且具有形成于所述近侧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螺纹; 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在远离所述近侧部件的位置能够自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以及 远侧部件,所述远侧部件与形成于所述细长轴的远侧部分上的螺纹通过螺纹接合,所述远侧部件被定位成远离所述中间部件,并且所述远侧部件被构造成当所述远侧部件在所述中间部件上前进时伸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被构造成当所述远侧部件在所述中间部件上前进时将缝合线接合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细长轴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近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朝近侧移动,以使所述远侧部件相对于所述近侧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朝近侧前进,使得所述远侧部件围绕所述中间部件伸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细长轴被构造成在所述远侧部件围绕所述中间部件已径向地伸展之后与所述远侧部件通过螺纹分离,以允许所述细长轴从所述近侧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能够滑动地释放。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细长轴延伸穿过轴向地对齐的内腔,所述内腔穿过所述近侧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形成。
16.一种用于将组织锚定到骨的方法,包括: 使设置在插入轴的远端上的缝合锚钉朝远侧前进而进入骨中,使得所述缝合锚钉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所述骨内,所述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上的螺纹与所述骨接合,并且连接到软组织的缝合线被接合在所述缝合锚钉的外表面和所述骨之间;以及 在使所述缝合锚钉前进而进入所述骨之后,致动所述缝合锚钉以使所述缝合锚钉的套管伸展,以接合所述骨并防止从所述骨移除所述缝合锚钉,并且通过所述套管和所述缝合锚钉的销构件之间的压缩配合而使所述缝合线被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 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插入轴包括穿透骨的远侧末端,并且使所述缝合锚钉前进包括在所述骨中形成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缝合锚钉前进包括将所述缝合锚钉定位到所述骨中的预成形的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缝合锚钉前进包括使所述插入轴和所述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相对于所述销构件和所述套管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致动所述缝合锚钉包括使所述插入轴朝近侧前进,使得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销构件和所述缝合锚钉的近侧部分朝近侧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插入轴朝近侧前进包括沿近侧方向牵拉所述插入轴。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缝合锚钉前进而进入所述骨并且当所述缝合锚钉被致动时,所述插入轴延伸穿过轴向地对齐的内腔,所述内腔穿过所述近侧部分、所述套管和所述销构件形成,所述套管位于远离所述近侧部分处,并且所述销构件位于所述套管和所述 近侧部分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缝合线锚定到骨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合锚钉,其包括远侧部件、近侧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远侧部件和所述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所述近侧部件和所述远侧部件可各自被构造成独立于彼此移动且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移动。这样,所述缝合锚钉的近侧部件、中间部件和远侧部件可被构造成彼此配合,以防止从其中设置所述缝合锚钉的骨孔移除所述缝合锚钉并相对于所述缝合锚钉和所述骨孔来锁定缝合线。
文档编号A61B17/84GK103156678SQ2012105548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J.埃尔南德斯 申请人:德普伊米特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