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78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的配方、制作工艺和功能主治,属于中草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医上将脚气病分为干脚气和湿脚气两种:
干脚气,脚气病之一。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证见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等。治宜宣壅化温,和营清热,用加味苍柏散或生干地黄丸等方。湿脚气,湿脚气为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水湿之邪感受于下,经络不得宣通而致病。证见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或有在胫前生臁疮者。治宜宣壅逐湿为大法,用鸡鸣散加减,或选用除湿汤、槟榔散、加味二妙丸加减。湿热偏胜者,证见口渴溺赤,脉濡数、苔黄腻,治以宣通清利化湿法,用防己饮加减。中医理论认为,湿脚气虽为皮肤病,但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及各器官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内治方法亦不容忽视。在采用外治方法的同时,可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湿脚气当以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为治则。常见有三证:湿热脚气、寒湿脚气、淤血寒毒。辨证分治:
1、湿热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变化。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可选用苦参矾石汤,既可内 服又可外洗。2、寒湿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至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病变证机是寒湿浸淫,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其治当散寒除湿,温化止痒。可选用鸡鸣散,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3、淤血寒毒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或浸淫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病变证机是淤血内阻,淤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淤血寒毒病理病证。其治当活血化瘀,散寒解毒。可选用桂苓乌头汤,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方剂也可选龙胆肝汤合萆蘚渗湿汤加减处方,可选用中成药如:MR3老中医龙胆泻肝丸、双黄连口服液等。外用方剂可选用:足癣粉、六一散加明矾粉、二矾汤、皮肤外洗二方或苏蒲洗方、藿黄浸剂、鹅掌风浸泡方、苦矾洗涤剂、清湿杀虫方等,也可选用各种癣药水外搽,如宝岛癣水、复方土槿皮酊、普癣水等。发明内容:
治疗脚气多为外用药,往往不能除根,易复发,本发明依据中医理论研制出的复合中药制剂,可以口服,从内部调理来治愈脚气,可以除根不易复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的配方、制作工艺和功能主治。该制剂的配方为(以重量计):五加皮25、独活30、干地黄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行医经验,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方剂间的配伍探索,研制出本发明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由此制作出来的成品,不但对干、湿两种脚气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治疗头痛闷喘、烦热疼痛、地气郁蒸、热毒内盛等症状,并且发明人在研制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该制剂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些特点,优化了配方,使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按照配方(以重量计):五加皮25、独活30、干地黄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精确称取各种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5-8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20-35°C,浸泡10-15个小时,加热至50-7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10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2-4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50-7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10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3%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0-25%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1、发明了一种治疗脚气发动、头痛闷喘、烦热疼痛、地气郁蒸、热毒内盛等症状的中药组方以及其制作工艺。2、该组方和制作工艺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5倍重量的5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200C,浸泡10个小时,加热至5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2倍重量的5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5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0%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实施例2:
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8倍重量的6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35°C,浸泡15个小时,加热至7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10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4倍重量的6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7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10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3%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5% ;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实施例3: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7倍重量的55%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300C,浸泡13个小时,加热至6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3倍重量的55%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6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5%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3%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实施例4:
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6倍重量的58%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250C,浸泡12个小时,加热至55°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5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2.5倍重量的58%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55°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2%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2%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实施例5:
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7倍重量的57%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320C,浸泡14个小时,加热至65°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3倍重量的57%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65°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8%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4%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
`
实施例6:
按照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五加皮250g、独活300g、干地黄170g、山茱萸210g、羚羊角屑300g、牛蒡根200g、黑豆(炒)400g、牛膝450g、赤茯苓160g、海桐皮120g、大麻仁350g、桂心90g,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6倍重量的6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350C,浸泡11个小时,加热至63°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3倍重量的6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63°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9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3%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1%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配方为(以重量计):五加皮25、独活30、干地黄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制作工艺为: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精确称取各种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力口入5-8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温度20-35°C,浸泡10-15个小时,加热至50-70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10小时;过滤,得滤液a ;将滤渣置于容器中,加入2_4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热至50-70°C,密闭,保持温度浸泡8-10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为2-3% ;然后减压蒸馏,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0-25% ;冷却灌装即为成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用于治疗脚气发动、头痛闷喘、 烦热疼痛、地气郁蒸、热毒内盛等症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内服中药制剂。治疗脚气多为外用药,往往不能除根,易复发,本发明依据中医理论研制出的复合中药制剂,可以口服,从内部调理来治愈脚气,可以除根不易复发。本发明的配方为(以重量计)五加皮25、独活30、干地黄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3181977SQ2012105615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赵广波 申请人: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