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视力保健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涉及一种视力保健药物。
背景技术:
视力健康的下降是中国医药卫生领域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健康问题。近期,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调查显示,中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一青少年群体的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中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大量的医学研究证实,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比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目前,针·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个人群近视预防和改善的手段非常有限,主要是做眼保健操以及采用饮食控制等方式,且这些方式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网膜免受可见光紫外光的伤害,能有效地保护眼睛,预防和减少近视、远视、弱视的产生,且使用方便的视力保健药物。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是一种视力保健药物,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
西红花苷1-75毫克;叶黄素1-50毫克;白藜芦醇1-50毫克;玉米黄素1-50毫克;β胡萝卜素1-50毫克。
进一步地,西红花苷75毫克;叶黄素50毫克;白藜芦醇50毫克;玉米黄素50毫克;β胡萝卜素50毫克。或者,西红花苷45毫克;叶黄素30毫克;白藜芦醇30毫克;玉米黄素30毫克;β胡萝卜素30毫克。又或者,西红花苷15毫克;叶黄素10毫克;白藜芦醇10毫克;玉米黄素10毫克;β胡萝卜素10毫克。所述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制成胶囊、片剂、口服液或饮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西红花苷、叶黄素、白藜芦醇、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而这五种成分具有以下功用:
西红花苷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最近十年的文献发现了西红花苷对眼部的独特保护作用。一项研究发现,西红花苷能明显增加家兔视网膜和脉胳膜血液循环,同时还有利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Xuan B.Effects of Crocin Analogs on Ocular Blood Flowand Retinal Function.J.0cul.Pharmacol.Th., 1999, 15: 143-152)。而另一项研究显示,暴露在蓝色光下,视网膜视杆细胞显示出加速死亡的趋势,而加入西红花苷后,以上细胞的死亡受到明显的抑制[Laabich A.Protective effect of crocin againstblue light and white light-mediated photoreceptor cell death in bovine andprimate retinal primary cell culture.1nvest.0phthalmol.Vis.Sc1., 2006,47:3156-3163] o叶黄素(lute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中的含氧类胡萝卜素,在人体主要参与构成视网膜中黄斑色素,分布在黄斑区和整个视网膜,叶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和光保护作用,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Rhodopsin)的再生成,可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并可增进视力、保护视力。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及蓝光进入眼睛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白内障,黄斑区退化,甚至癌症。紫外线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状体过滤掉,但蓝光却可穿透眼球直达视网膜及黄斑,黄斑中的叶黄素则能过滤掉蓝光,避免蓝光对眼睛的损害。同时,叶黄素还能缓解视疲劳症状(视物模糊、眼干涩、眼胀、眼痛、畏光等)。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最近我们研究发现白藜芦醇也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玉米黄素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色素,可作为光过滤器,对眼部代谢和功能有直接影响。研究已证实,玉米黄素主要集中于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可清除由于紫外线产生单分子氧对眼睛造成损害,能选择性地在眼部进行黄斑积累,并提供黄斑色素,从而改善眼部健康状况,对视觉起保护作用。β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相当于2个分子的维生素Α,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Α,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保护视力健康。通过把本发明具有上述五种成分的保健药物采用细胞体外活性测试方法,以培养人视网膜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上述保健药物进行了药理评价,结果显示,该药物具有显著强于单个药品的视网膜细胞保护作用。所以,本发明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网膜免受可见光紫外光的伤害,能有效地保护眼睛,预防和减少近视、远视、弱视的产生,且使用方便。
图1是本发明对光损伤视网膜细胞存活率影响的柱形 图2是本发明对光损伤视网膜细胞分泌VEGF量影响的柱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力保健药物,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西红花苷1-1000毫克;叶黄素1-75毫克;白藜芦醇1-50毫克;玉米黄素1-50毫克;β胡萝卜素1-50毫克。更具体地,可以取下述分量:西红花苷75毫克;叶黄素50毫克;白藜芦醇50毫克;玉米黄素50毫克;β胡萝卜素50毫克。或者,西红花苷45毫克;叶黄素30毫克;白藜芦醇30毫克;玉米黄素30毫克;β胡萝卜素30毫克。又或者, 西红花苷15毫克;叶黄素10毫克;白藜芦醇10毫克;玉米黄素10毫克;β胡萝卜素10毫克。
当然,还可以根据人体的视力情况,取另外的重量,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以上分量的使用均是按照日均使用量计算。将以上成分混合均匀后,可制成各种剂型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例如制成胶囊、片齐U、口服液或饮品。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对视力的影响。本发明药物的用药试验: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调节光照度在2500 Ix0待96孔板中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长至80%融合状态时,将其分成以下五组。正常对照组(NC):不光照,不加药物;模型对照组(MC):光照24h,不加药物;三组药物预防组,所加药物中,西红花苷、叶黄素、白藜芦醇、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成分按1.5:1:1:1:1配比,三组的剂量依次为15yg/mL、1.5 μ g/mL、0.15 μ g/mL,光照前分别加入所述药物并预处理24h后,光照培养24h。光照后,继续培养24h,然后立即进行指标的检测。(I)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将上述各组弃上清液,加入MTT终质量浓度为0.5mg/mL的无血清培养液200 μ L,37°C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小心吸起孔内的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 μ L 二甲基亚砜,振荡5min使紫色结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标仪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根据公式(I)计算出细胞存活率:
细胞存活率/%= (A样品490nm/A对照490nm) X 100(I)
式中:A样品490nm为样品在4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对照490nm为正常对照组在4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各组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图1的结果显示:在光照的条件下,三组药物预防组(3、4、5组)的细胞存活率明细比模型对照组(2组)的细胞存活率要高。(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检测:
收集各组培养上清液于0.5mL的离心管中测定VEGF的含量,并裂解细胞测量细胞蛋白(BCA)。培养上清液于1500r/min离心lOmin,取上清液,按照人VEGF及BCA的测定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分别在酶标仪450nm和560nm波长处读取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得出相应VEGF的质量浓度CVEGF和蛋白含量Cpix)。根据公式(2)计算出Mvkf (单位蛋白浓度VEGF的含量):
Mvegf/(pg/mg pro) = CVEGF/Cpro (2)
式中:CVEGF为由标准曲线得出的VEGF质量浓度/ (pg/mL) ;Cpro为BCA试剂盒测得的细胞蛋白质量浓度/(mg/mL)。各组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的结果显示:三组药物预防组(3、4、5组)的视网膜细胞分泌VEGF量明显比模型对照组(2组)的视网膜细胞分泌VEGF量要低。综合图1、图2,本发明对光损伤视网膜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细胞的存活率与模型对照组(MC)有显著的差异。本发明可应用于视力保健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西红花苷1-75毫克;叶黄素1-50毫克;白藜芦醇1-50毫克; 玉米黄素1-50毫克;β胡萝卜素1-50毫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 西红花苷75毫克;叶黄素50毫克;白藜芦醇50毫克; 玉米黄素50毫克;β胡萝卜素50毫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 西红花苷45毫克;叶黄素30毫克;白藜芦醇30毫克; 玉米黄素30毫克;β胡萝卜素30毫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算它包括以下成分: 西红花苷15毫克;叶黄素10毫克;白藜芦醇10毫克; 玉米黄素10毫克;β胡萝卜素10毫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视力保健药物制成胶囊、片剂、口服 液或饮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网膜免受可见光紫外光的伤害,能有效地保护眼睛,预防和减少近视、远视、弱视的产生,且使用方便的视力保健药物。本发明按质量计算包括以下成分西红花苷1-75毫克;叶黄素1-50毫克;白藜芦醇1-50毫克;玉米黄素1-50毫克;β胡萝卜素1-50毫克。本发明可应用于视力保健领域。
文档编号A61K31/015GK103070877SQ20121057344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阳, 蔡乐, 张 浩, 夏嫱, 孙志勇, 李文娜, 蔡仕宁 申请人: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