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及全脑血管造影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379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及全脑血管造影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
背景技术
脑血管造影术是检查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它是通过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脑供血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系统),使脑血管动态显影,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学及血循环状况,发现并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指导进一步治疗。该项检查对诊断脑血管病乃至颅内肿瘤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常规的脑血管造影术是从患者的股动脉穿刺,沿股动脉逆行插入一根5-6F直径的导管,将导管分别选入各支脑供血动脉的起始部,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剂。临床上常用的经股动脉穿刺径路的脑血管造影管有普通单弯脑血管造影管、Hunterhead造影管、Cobra脊髓血管造影管,以及Simmon造影管、Mani造影管等头端特殊塑性的造影管。但是经股动脉穿刺径路的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常需卧床并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病人承受较大的痛苦且必须住院,还占用原本就较为稀缺的住院医疗资源。另外,部分患者本身双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或是已经行多次的股动脉穿刺术,并不适用于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而如果可以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则全脑血管造影术甚至在门诊即可完成,将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且能节省时间和费用,也为不适于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造影管,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桡动脉造影时脑供血动脉在主动脉弓上与自锁骨下动脉下行的造影管成锐角反向走行,造影管无法在主动脉弓上得到足够的支撑力,所以现有的造影管无法便利地经桡动脉完成全脑血管造影。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供主动脉弓上支撑力,可方便地经上臂桡动脉途径完成全脑血管造影的造影管,但是目前关于这类造影管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它依次设有第一弯、第二弯和尾端,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弯角的角度为85-95度;所述的第二弯的长度和弧度与锁骨下动脉一致。所述的尾端为直线形。所述的尾端连接有一个止血阀连接头。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为4. 5_7cm。所述的外套管的外径为I. 67mm,内径为I. 6mm。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13]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所述的造影管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外套管和一个内套管。所述的内套管为一个单弯造影管。所述的单弯造影管的弯度为130-140度。所述的内套管的尾端设有止血阀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I、本实用新型的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便于提供主动脉弓上支撑力,解决经桡动脉造影脑供血动脉自主动脉弓上反向走行,弓上无法提供支撑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全脑造影用外套管内腔大,可保证经桡动脉通路使用5F(1. 67mm)动脉穿刺鞘,减少桡动脉损伤,同时可容纳接近5F (I. 67mm)外径的内套管;3、本实用新型的全脑血管造影管采用内外双层管道,可实现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使全脑血管造影术甚至可以在门诊完成,免除了患者卧床制动的痛苦,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方便不适于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社会及经济效益潜力巨大。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I.第一弯2.第二弯3.尾端11.第一弯远端12.第一弯弯角13.第一弯近端4.第一止血阀连接头 41.操作手柄5.外套管6.内套管61.近端62.远端7.内套管弯角8.第二止血阀连接头实施例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请参照图1,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外套管从远端至近端依次设有第一弯I、第二弯2和尾端3。所述的第一弯I的总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其大小范围是4. 5-7cm,设有第一弯远端11、第一弯弯角12和第一弯近端13,所述的第一弯远端11的长度为2. 5-4cm,所述的第一弯弯角12的角度为85-95度,所述的第一弯近端13的长度为2-3cm。所述的第一弯近端13的末端和第二弯2平滑连接。所述的第二弯2为大体弧形,其长度和弧度与锁骨下动脉一致,其末端与尾端3连接。所述的尾端3为直线形,末端移行为接止血阀的螺口,连接有第一止血阀连接头4,所述的第一止血阀连接头4总体呈中空台柱状,侧边设有两个对称的操作手柄4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外套管的总长度为75-85cm,外径为5F (I. 67mm),内径为1.6mm,内腔大,以保证经桡动脉通路使用5F动脉穿刺鞘,减少桡动脉损伤,同时可容纳接近5F外径的内套管;所述的第一弯I总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所述第一弯弯角12的角度为85-95度,其作用是提供主动脉弓上的稳定支撑;所述的第一弯I的总长度设置在4. 5-7cm,这是根据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值定制,优选5. 5cm,以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所述的第二弯2的弧度和长度与锁骨下动脉的长度和弧度是基本一致的,可根据不同患者定制,根据人体解剖学常识,其长度设置为18-22cm,优选20cm,以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所述的操作手柄41可方便造影管旋转调整方向以及与止血阀的连接和拆卸。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造影管包括如实施例I所述的外套管5,还包括一个内套管6,所述的内套管6为一单弯造影管,外径I. 1-1. 3mm,内径0. 95-0. 99mm,总长度110_130cm,设有近端61和远端62,所述的近端61长度为0. 9-1. 1cm,和远端62之间的内套管弯角7的角度是130-140度。所述的远端62的末端外部套接有第二止血阀连接头8。所述的第二止血阀连接头8是一个阶梯台柱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内套管6的长度和所述的内套管弯角I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定制,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的使用方法是(1)首先于患者左上肢桡动脉处穿刺,将5F动脉鞘置入桡动脉,外套管5经动脉鞘进入,经桡动脉入路至主动脉弓内,再翻转外套管5,使其顺次选择进入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的开口,(如需造影左侧椎动脉,则直接以外套管勾选左侧椎动脉起始部);(2)自外套管5的尾端3插入内套管6,进而进入到外套管5第一弯I所在的弓上血管,导丝导引内套管6进一步选择进入颈内、颈外动脉或右侧椎动脉;(3)由内套管6的第二止血阀连接头8注入造影剂。该造影管可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免除了患者卧床制动的痛苦,使全脑血管造影术甚至可以在门诊完成,节约了住院医疗资源,也方便不适于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社会及经济效益潜力巨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它依次设有第一弯、第二弯和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弯角的角度为85-95度;所述的第二弯的长度和弧度与锁骨下动脉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端为直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端连接有一个止血阀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为4.5_7cm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的外径为I.67mm,内径为I. 6mm。
6.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影管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外套管和一个内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为一个单弯造影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弯造影管的弯度为130-14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造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的尾端设有止血阀连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它依次设有第一弯、第二弯和尾端,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弯角的角度为85-95度;所述的第二弯的长度和弧度与锁骨下动脉一致;所述的尾端为直线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管,所述的造影管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套管和一个内套管。其优点表现在该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的第一弯可提供主动脉弓上支撑力,解决经桡动脉造影脑供血动脉反向走行,弓上无法提供支撑的问题,和内套管配合使用,可实现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使全脑血管造影术甚至可以在门诊完成,免除了患者卧床制动的痛苦,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给不适于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提供了一种途径。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427021SQ2012200020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刘建民, 张永巍, 杨志刚, 洪波, 赵瑞, 陈剑春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