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59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
背景技术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掌握了人体的经络、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药物的性能等,形成各种医治疗的方法。按摩疗法便是其中一种传统的独特的治疗方法,且早就被广泛地作为一种防病和治病的手段应用于临床。气滞血瘀日久则阴血虚更甚,阴虚、血虚则筋脉失养,阴血虚不制亢阳则内风起,风动走窜筋脉则筋脉拘急挛缩,故以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为法治疗。《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疏通经络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按摩是在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中施用手段之一,借助手法的机械性刺激作用,激发机体内部各组织的反应,使人体经络疏通、营卫调和、气血流畅,阴阳相对平衡,促进机体自然抗病功能,从而达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按摩疗法是操作者借助手与患者的机体直接接触,其效果是靠操作者的手法起作用,这样的按摩疗法不足之处是缺乏药物的作用,目前也有一种用于按摩疗法的工具,可以使按摩的同时提供药物的作用。中国专利ZL200620067541.7,用于按摩的药棒,是由圆柱形的棒芯I、棒筒2和药物层3组成,棒筒是套在棒芯的外面,棒芯的外径dl为15Fu 20mm,棒筒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筒的内径d2为25Fu45mm,在棒筒的外面有一层药物层,药物层是用药材平铺于袋中后,固定于棒筒的外周。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药棒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按摩的同时,可发挥药物的作用。适用于肩、臂、背、腰能、下肢等部位,对肩周炎、颈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肢体肿胀麻木,风湿痹痛等。但是,棒筒外为平直面并平铺一层药物,对人体一些部位和穴位施压效果较差,药棒的把手把握也不灵活,难以均匀操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按摩疗法的不足之处,将药物的作用应用到按摩疗法中,使按摩的同时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按摩疗法的疗效,提供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棒筒表面设置凸环,提高对人体一些部位和穴位施压效果;棒筒内设置轴承或加大空隙,能灵活转动棒筒,捧芯两端设置手把套,提高棒筒转动,使药棒按摩操作用力均匀,患者感觉适宜好受,同时提高药物对人体的渗透,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包括捧芯、棒筒和药物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捧芯为圆柱体,捧芯的两端头为圆弧形,捧芯的两端设置手把套,棒芯的长度25-45cm;棒筒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的圆柱筒外圆面设置圆环,棒筒的长度为8-18cm,棒筒的圆柱筒外径为5-20cm,棒筒的筒孔直径为2-lOcm ;药物层为铺装药材的长方形药袋,其长或宽等于或大于棒筒的长度,另一边上设置绑带若干条。以上所述的棒筒的筒孔设置轴承或不设轴承。以上所述的棒筒的筒孔直径或轴承的孔直径大于捧芯的直径。以上所述的手把套筒孔直径大于捧芯的直径。以上所述的圆环为凸环,设置2-6圈。 以上所述的凸环设置若干条小凹槽和/或花纹和/或不设置花纹。以上所的绑带设置2-6条。以上所述的捧芯、棒筒和手把套,采用塑料注成和/或竹木和/或金属材料制成。以上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连接是将棒筒套在捧芯的中部,药物层铺装药材后用绳、带、纱布等绑带捆绑固定于捧筒圆柱筒外圆上,在捧芯两端套上手把套活动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将装有药物层的捧筒蒸煮,然后将棒筒套在棒芯上,操作者操作药棒进行按摩。本实用新型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由于在棒筒圆柱筒外圆面设置圆环的不同施压按摩的同时,可发挥药物的作用,药材的芳香渐逸,随着药棒在肌肤上滚动,药气直透膜理,开启毛窍,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起到行气活血,祛风通络,缓急止痛,清热除湿,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作用,实现中药治疗、经络针灸与推拿按摩的有机结合。特别适用于肩、臂、背、腰、下肢等部位,对中风偏瘫、肢体肿胀麻木,软组织劳损和损伤,风湿痹痛等具有特别效果。2、本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药物层,适应性广,可铺装一层或多层,适应于受力轻重患者;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发病的部位,换用不同的药物层。3、本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由于设置捧芯与棒筒和手把套两重转动,按摩操作药棒用力均匀,患者感觉适宜,不会出现难受的感觉。4、本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凸环设置若干条小凹槽和/或花纹和绑带,药物层3不容易移动,能较合理布药。5、本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药物层的构造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耐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I :五小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 :二大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 :四小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_棒芯;2-捧筒;3_药物层;4_绑带;5_手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实用新型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0028]如图I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五小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它由捧芯I、棒筒2、药物层3和手把套5组成。捧芯I、棒筒2和手把套5,采用塑料注塑成形。捧芯I为圆柱体,两端头为圆弧形,棒芯I的长度35cm,捧芯I两端设置手把套5,手把套5筒孔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棒筒2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2圆柱筒外圆面设置5圈凸圆环,在第2、第3和第4凸环上设置16条小凹槽。棒筒2的长度为18cm,棒筒2圆柱筒外径为18cm,棒筒2的筒孔直径为IOcm ;棒筒2两端的筒孔设置轴承,轴承的孔直径大小捧芯I的直径相等。药物层3为长方形药袋,其宽度为18cm,长为棒筒2圆周的2倍,在一短边上设置绑带6条。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二大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它由捧芯I、棒筒2、药物层3和手把套5组成。捧芯I、棒筒2和手把套5,采用木料制而成。捧芯I为圆柱体,两端头为圆弧形,棒芯I的长度25cm,捧芯I两端设置手把套5,手把套5筒孔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棒筒2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2圆柱筒外圆面设置2圈凸圆环,在凸环上设置12条小凹槽。棒筒2的长度为8cm,棒筒2圆柱筒外径为IOcm,棒筒2的筒孔直径为3cm ;捧芯I的直径小于棒筒2的筒孔直径。药物层3为长方形药袋,其宽度为10cm,长为棒筒2圆周长,在一短边上设置绑带3条。实施例3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四小凸圆环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它由捧芯I、棒筒2、药物层3和手把套5组成。捧芯I、棒筒2和手把套5,采用塑料注塑成形。捧芯I为圆柱体,两端头为圆弧形,棒芯I的长度30cm,捧芯I两端设置手把套5,手把套5筒孔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棒筒2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2圆柱筒外圆面设置5圈凸圆环,棒筒2的长度为16cm,棒筒2圆柱筒外径为16cm,棒筒2的筒孔直径为IOcm ;棒筒2筒孔的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药物层3为长方形药袋,其宽度为16cm,长为棒筒2的圆周长,在一短边上设置绑带6条。应用实施例I :软瘫疗法先将甘松15g、红花15g、千年健15、细辛10g、桂枝20g、艾叶10g、五加皮10g、地龙log、海风藤10g、冰片5g装入药物层3用绑带捆绑固定于捧筒2圆柱筒外圆上,再蒸煮加热,然后将棒筒2通过轴承套在捧芯I的中部,在捧芯I两端套上手把套4,操作者操作药棒进行按摩。①患者先取俯卧位,术者运用药棒沿背部三阳经反复推按,并于患侧夹脊穴处施以药棒穴位点按,顺势施于患侧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足少阴肾经。②患者取仰卧位,术者运用药棒施于患侧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阴阳跷脉及足少阳胆经,继而引导活动下肢各关节。③患者仰卧,术者运用药棒分别沿患侧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反复推按,然后引导活动上肢各关节。手法要快速、力度较强,频率为80 100次/分。应用实施例2 :硬瘫疗法先将经粉碎过10目筛的防风15g、宽筋藤20g、钩藤20g、络石藤15g、千年健15g、甘松15g、海风藤10g、红花10g、冰片5g装入药物层3内,蒸煮加热后,用绑带捆绑固定于捧筒2圆柱筒外圆上,再将棒筒2通过轴承套在捧芯I的中部,在捧芯I两端套上手把套4,操作者操作药棒进行按摩。①患者先取俯卧位,术者运用药棒沿背部三阳经反复推按,并于患侧夹脊穴处施以药棒穴位点按,顺势施于患侧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足少阴肾经。②患者取仰卧位,术者运用药棒施于患侧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阴阳跷脉及足少阳胆经,继而引导活动下肢各关节。③患者仰卧,术者运用药棒分别沿患侧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反复推按,然后引导活动上肢各关节。手法要缓慢、柔和,频率为40 60次/分钟。每天治疗I次,每次45 分钟。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包括捧芯(I)、棒筒(2)和药物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捧芯(I)为圆柱体,捧芯(I)的两端头为圆弧形,捧芯(I)的两端设置手把套(5),棒芯(I)的长度25-45cm ;棒筒(2)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2)的圆柱筒外圆面设置圆环,棒筒(2)的长度为8-18cm,棒筒(2)的圆柱筒外径为5-20cm,棒筒(2)的筒孔直径为2-lOcm;药物层(3)为铺装药材的长方形药袋,其长或宽等于或大于棒筒(2)的长度,另一边上设置绑带(4)若干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筒(2)的筒孔设置轴承或不设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筒(2)的筒孔直径或轴承的孔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套(5)筒孔直径大于捧芯(I)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为凸环设置2-6圈。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环设置若干条小凹槽和/或花纹和/或不设置花纹。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带(4)设置2-6 条。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其特征在于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的连接是将棒筒(2)套在捧芯(I)的中部,药物层(3)铺装药材后用绳、带、纱布等绑带(4)捆绑固定于捧筒(2)圆柱筒外圆上,在捧芯(I)两端套上手把套(5)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开了一种中草药循经推按按摩棒,它由捧芯、棒筒、药物层和手把套组成。捧芯两端设置手把套,手把套筒孔直径大于捧芯的直径;棒筒是二端不封口的圆柱筒,棒简圆柱筒外圆面设置2-6圈凸圆环,在凸环上设置若干条小凹槽;捧芯的直径小于棒筒的筒孔直径。药物层绕棒筒圆周1-2圈,用2-6条绑带固定。本循经推按按摩棒可铺装适应于受力轻重患者;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发病的部位,换用不同的药物层。由于设置捧芯与棒筒和手把套两重转动,按摩操作药棒用力均匀,患者感觉适宜。凸环上设置小凹槽或花纹,药物层不容易移动,能较合理布药。本循经推按按摩棒的药物层的构造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耐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P25/00GK202437630SQ2012200227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兰鹏, 古金成, 李洪波, 梁惠志, 梁焕英, 温金星, 苏向东, 蒋伟, 蔡秋伶, 谢滨, 谭凯文 申请人:南宁市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