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01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鼻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鼻检测设备,具体属于一种耳鼻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如眼睛和口腔等)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与眼睛、口腔相比,五官中的耳道和鼻腔却是比较容易忽视的,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从来不对耳道和鼻腔进行清洁或检查,当耳道/鼻腔内长期积存的污垢或者异物不被及时清理或发现,就会出现不适或引发进一步的炎症。因此,人们需求一种可以自行观察耳道和鼻腔内情况的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鼻检测仪,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对耳道/鼻腔进行检查,并且可以和后台管理系统的医务人员进行实时的沟通,接受医生的实时指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鼻检测仪,包括一个耳道塞入部或一至二个鼻腔塞入部,所述塞入部的前端面装有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有线或无线与外部显示装置相连。所述塞入部固定在手柄上。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与连接线相连,该连接线经过塞入部并从手柄的下端穿出,连接线的末端装有连接外接设备的接口。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仪还包括一耳道清洁器。所述耳道塞入部和手柄设有供耳道清洁器伸入耳道内的引导腔。所述引导腔的前端开口位于耳道塞入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开口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摄像头。其中,所述手柄上设有控制摄像头的按钮。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接口为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配合的接口。所述摄像头上具有可调节亮度的光源灯(如LED)。其中,所述塞入部的外侧套设有一次性防护套,该防护套不影响摄像头对清晰图像的获取。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有两个鼻腔塞入部,一个鼻腔塞入部固定在手柄上,另一个鼻腔塞入部可在手柄上移动,使两个鼻腔塞入部分别塞入一个鼻腔内,以方便同时对双鼻腔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的耳鼻检测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要将耳道塞入部塞入耳道内,或者将鼻腔塞入部插入鼻腔,通过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连接的摄像头,使用者即可随时随地查看个人的耳道或鼻腔内的情况,可以让使用者及早发现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图像,结合配套的耳道清洁器进行日常的耳道清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可以将图像资料发至后台管理系统的医务人员处,与医生进行实时的沟通,并可接受医生的实时指导意见。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I是耳道塞入部;I'是鼻腔塞入部;2是摄像头;3是连接线;4是接口;5是引导腔;6是按钮;7是耳道清洁器;8是手柄;9是一次性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用于耳道检测,如图I所示,包括耳道塞入部I、固定耳道塞入部I的手柄8,所述耳道塞入部I的前端面装有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的后端连接有一根连接线3,该连接线3经过耳道塞入部I并从手柄8的下端穿出,线接线3的末端有一接口 4,该接口 4可以将自检仪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相连,通过摄像头2使用者可以在上述设备中查看自身耳道内的情况。所述检测仪还包括一耳道清洁器7,所述耳道塞入部I和手柄8设有贯通的供耳道清洁器7伸入耳道内的引导腔5。所述引导腔5的前端开口位于耳道塞入部I的中心位置,所述开口的周侧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摄像头2,图I所示仅设置一个摄像头2。使用者可以将检测仪连接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通过摄像头2和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的显示屏,一边查看耳道情况一边利用耳道清洁器7进行日常清洁。耳道清洁器7的后部设有突垣,该突垣可卡在引导腔5外,以保证耳道清洁器7无法完全进入耳道内,避免使用者在无意中对内耳道以及耳鼓膜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用于耳道检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仪器具有无线(如wifi、蓝牙等)功能,可以在无线网络环境中直接与同样具有无线(如wifi、蓝牙等)功能的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连接查看影像,这样省去了与外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本实用新型用于鼻腔检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两个鼻腔塞入部I'和设置鼻腔塞入部I'的手柄8,其中一个鼻腔塞入部I'固定在手柄8上,另一个鼻腔塞入部I'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在手柄8上移动。所述鼻腔塞入部I'的前端面装有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的后端连接有一根连接线3,该连接线3经过鼻腔塞入部I,并从手柄8的下端穿出,线接线3的末端有一接口 4,该接口 4可以将自检仪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相连,通过摄像头2使用者可以在上述设备中同时查看两个鼻腔内的情况。当然,该实施例的检测仪也可以通过无线(如wifi、蓝牙等)方式与同样具有无线(如wifi、蓝牙等)功能的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连接查看鼻腔内的影像。本实用新型用于鼻腔检测的第四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该仪器仅具有一个鼻腔塞入部I',同时具有无线(如Wifi、蓝牙等)功能,可以在无线网络环境中直接与同样具有无线(如Wifi、蓝牙等)功能的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连接查看鼻腔内的影像。当然,本实施例的检测仪也可以采用有线方式,只需要在摄像头后端连接一根连接线,使连接线经过鼻腔塞入部I'并从手柄下端穿出,线接线的末端有一接口,检测仪通过该接口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相连,通过摄像头使用者可以在上述设备的显示屏查看鼻腔内的情况。在上述实施例中,摄像头2上具有可调节亮度的光源灯(如LED等),并且该摄像头具有自动调焦的功能,且高感光度(敏感度),极暗光线下的图像细节仍能清晰分辩。手柄8上设有控制摄像头2开关,以及控制光源灯(如LED等)亮度的按钮6。此外,前面所述的耳道塞入部I和鼻腔塞入部I'的外侧套设有一次性防护套9,该防护套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制成,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同时不影响高清晰图像的获取。使用者将检测仪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 连接,然后将耳道塞入部I塞入耳道内,通过按钮6打开摄像头,并根据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上的图像调整光源灯(如LED等)的亮度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当发现异物或进行耳道清洁时,只需将耳道清洁器7插入引导腔5中,一边根据耳道的影像一边进行处理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耳鼻检测仪结构简单,使用者可随时随地查看个人的耳道和鼻腔情况,得到全面的耳道和鼻腔图像,结合配套的耳道清洁器可进行日常的耳道清洁,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便于早期处理。而且,该自检仪还可以让使用者通过内置管理软件,结合互联网络或无线设备将自身的耳道或鼻腔图片发至后台管理系统的医务人员处,与医生进行实时沟通,并可接受医生的实时指导意见。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摄像头的数量和位置或耳鼻检测仪的结构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耳道塞入部(I)或一至二个鼻腔塞入部(I'),所述塞入部(1、1')的前端面装有至少一个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通过有线或无线与外部显像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入部(i、r)固定在手柄(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与连接线(3)相连,该连接线(3 )经过塞入部(I、I')并从手柄(8 )下端穿出,连接线(3 )的末端装有连接外接设备的接口(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还包括一耳道清洁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塞入部(I)和手柄(8)设有供耳道清洁器(7)伸入耳道内的引导腔(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腔(5)的前端开口位于耳道塞入部(I)的中心位置,所述开口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摄像头(2)。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8)上设有控制摄像头(2)的按钮(6)。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上具有可调节亮度的光源灯。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入部(1、1')的外侧套设有一次性防护套(9)。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8)上设有两个鼻腔塞入部(I'),一个鼻腔塞入部(I')固定在手柄(8)上,另一个鼻腔塞入部(I')在手柄(8)上移动,使两个鼻腔塞入部(I')分别塞入一个鼻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检测仪,包括塞入部和固定塞入部的手柄,塞入部的前端面装有摄像头,摄像头通过有线或无线与外部显示装置相连;塞入部上设有控制摄像头的按钮;摄像头上具有可调节光亮度的光源灯(如LED等)。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塞入部塞入耳道内或鼻腔内,通过与移动电话(如手机等)、平板电脑、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连接的摄像头,使用者可随时随地查看个人的耳道或鼻腔情况,让使用者及早发现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图像,结合配套的耳道清洁器进行日常的耳道清洁,可以杜绝问题发生,或者将图片发至后台管理系统的医生处,与医生进行实时的交流沟通,接受医生实时的处理指导意见。
文档编号A61B1/04GK202515636SQ2012200530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黄健 申请人:黄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