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24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针灸用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当根据中医处方进行针灸时,针灸针通常通过患者皮肤刺入患者身体。为了精确地进针,针灸医生 一手以针灸针刺入患者身体的方向给针灸针施力,同时针灸医生的另一手紧握针灸针的针体。然而,在这时候,患者皮肤可能容易感染上来自针灸医生手指的各种细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持传统钢丝缠绕柄的捻针效果,又具有足够的韧度和强度,针灸使用手感好,便于准确进入穴位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包括针体和套装在针体外侧的辅助定穴的管状针套,针体的一端与针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针尖,针柄的外端连接有柱形外柄。上述的针柄为在柱形主体的外表面用钢丝单层螺旋形密排缠绕形成。上述外柄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上述外柄靠近针柄的一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便于手持的葫芦形结构。上述的针套下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形结构,针套的下端为一环形平面。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针柄另一端连接有柱形外柄,针柄为钢丝缠绕柄,外柄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针柄和外柄结合既能保持传统钢丝缠绕柄的捻针效果,又具有足够的韧度和强度,针灸使用手感好。2、本实用新型包括针体和辅助针体定穴的管状针套,针套的下端对准人体的穴位,针体从针套内部插入,能准确进入穴位,针灸过程中,针灸医生不需接触针体以辅助定位,从而避免了各种细菌的感染。3、本实用新型针套下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喇叭形结构,增大人体与针套的接触面积,将人体的不适减至最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简图。[0015]图中1、外柄;11、胡户形结构;2、针柄;3、针体;31、针尖;4、针套;41、嘲机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 ;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包括针体3和套装在针体3外侧的辅助定穴的管状针套4,针体3的一端与针柄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针尖31,针柄2的外端连接有柱形外柄
Io上述的针柄2为在柱形主体的外表面用钢丝单层螺旋形密排缠绕形成。上述外柄I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 上述外柄I靠近针柄2的一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便于手持的葫芦形结构11。上述的针套下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形结构,针套的下端为一环形平面。针套4的下端对准人体的穴位,针体3从针套4内部插入,能准确进入穴位,针灸过程中,针灸医生不需接触针体3以辅助定位,从而避免了各种细菌的感染。上述的针柄2为钢丝缠绕柄,所述外柄I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针柄2和外柄I结合既能保持传统钢丝缠绕柄的捻针效果,又具有足够的韧度和强度,针灸使用手感好。上述外柄I靠近针柄2的一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便于手持的葫芦形结构11。上述的针套4下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喇叭形结构41,增大人体与针套4的接触面积,将人体的不适减至最低。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和套装在针体外侧的辅助定穴的管状针套,针体的一端与针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针尖,针柄的外端连接有柱形外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为在柱形主体的外表面用钢丝单层螺旋形密排缠绕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柄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柄靠近针柄的一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便于手持的葫芦形 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套下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形结构,针套的下端为ー环形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次性无菌塑料钢柄针灸针,包括针体和辅助定穴的管状针套,针体的一端为针尖、另一端为针尖连接有针柄,针柄另一端连接有柱形外柄,针柄为钢丝缠绕柄,所述外柄的材料为医用无毒塑料,针套下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喇叭形结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针柄和柱形外柄结合,既能保持传统钢丝缠绕柄的捻针效果,又具有足够的韧度和强度,针灸使用手感好;使用时针套的下端对准人体的穴位,针体从针套内部插入,能准确进入穴位,针灸过程中避免了各种细菌的感染;针套下端的外壁向外膨胀形成喇叭形结构,增大人体与针套的接触面积,将人体的不适减至最低。
文档编号A61H39/08GK202515987SQ20122008894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0日
发明者林大德 申请人:林大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