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291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腰硬联合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目前临床麻醉操作中,进行各种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需要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现有的腰硬联合穿刺针为一硬膜外穿刺针和腰麻穿刺针联合组成,由于硬膜外穿刺针开口端为一弧形勺状结构,置入其中的腰麻穿刺针由勺状开口穿出进入蛛网膜下腔。临床上为减少穿刺针对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减少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现使用硬
膜外穿刺针针尖部分为弧形勺状结构,腰麻穿刺针穿出硬膜外穿刺针开口端后、与硬膜外穿刺针形成一约10-15°夹角。由于蛛网膜下腔较窄,腰麻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偏离正中,可能会导致脑脊液流出不畅或不能流出,甚至会碰到骨质,降低腰麻成功率。若反复穿刺,则会加重躯体局部损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腰硬联合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腰硬联合穿刺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前端带有勺状弧形弯曲部,硬膜外穿刺针内穿有腰麻穿刺针,其特征是勺状弧形弯曲部的背面开有腰麻穿刺针穿孔,腰麻穿刺针穿孔与腰麻穿刺针相对应,腰麻穿刺针前端从腰麻穿刺针穿孔穿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腰麻穿刺针由硬膜外穿刺针的弧形弯曲部背面穿出,与硬膜外穿刺针平行进入蛛网膜下腔,避免硬膜外穿刺针与腰麻穿刺针形成夹角,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效果良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腰麻穿刺针;2、硬膜外穿刺针;3、勺状弧形弯曲部;4、腰麻穿刺针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腰硬联合穿刺针,如图I所示,包括硬膜外穿刺针2,硬膜外穿刺针2前端带有勺状弧形弯曲部3,硬膜外穿刺针2内穿有腰麻穿刺针1,勺状弧形弯曲部3的背面开有腰麻穿刺针穿孔4,腰麻穿刺针穿孔4与腰麻穿刺针I相对应,腰麻穿刺针I前端从腰麻穿刺针穿孔4穿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基础上,在硬膜外穿刺针(内直径为I. 6mm)前段的勺状弧形弯曲部的背面开一微小孔(即腰麻穿刺针穿孔),开孔直径为0. 6-0. 8mm,略大于腰麻穿刺针的直径(腰麻穿刺针直径为0. 5mm)、小于硬膜外导管的直径(硬膜外导管直径为1.0mm±0. 05mm),便于腰麻穿刺针由硬膜外穿刺针的弧形背部垂直进入蛛网膜下腔,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则不能穿出硬膜外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导管是一长约70cm、细小的软塑料管),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退出腰麻穿刺针,把硬膜外导管经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腔进行下一步注入麻醉药,使麻醉时间能够满足手术时间需要,确保病人无痛。而且,硬膜外导管置入时不能由硬膜外穿刺针的弧形背部穿出进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而是仍由原弧形弯曲部的开口端穿出进入硬膜外腔。本实用新型可使腰麻穿刺针从硬膜外穿刺针的勺状弧形弯曲部背面开设的腰麻穿刺针穿孔穿出进入蛛网膜下腔时与硬膜外穿刺针平行,提高了腰麻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该方案可在原穿刺针的基础上改造使用,不影响穿刺针的韧性及强度,方法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腰硬联合穿刺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2),硬膜外穿刺针(2)前端带有勺状弧形弯曲部(3),硬膜外穿刺针(2)内穿有腰麻穿刺针(I),其特征是勺状弧形弯曲部(3)的背面开有腰麻穿刺针穿孔(4),腰麻穿刺针穿孔⑷与腰麻穿刺针⑴相对应,腰麻穿刺针(I)前端从腰麻穿刺针穿孔(4)穿出。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腰硬联合穿刺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前端带有勺状弧形弯曲部,硬膜外穿刺针内穿有腰麻穿刺针,勺状弧形弯曲部的背面开有腰麻穿刺针穿孔,腰麻穿刺针穿孔与腰麻穿刺针相对应,腰麻穿刺针前端从腰麻穿刺针穿孔穿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腰麻穿刺针由硬膜外穿刺针的弧形弯曲部背面穿出,与硬膜外穿刺针平行进入蛛网膜下腔,避免硬膜外穿刺针与腰麻穿刺针形成夹角,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477804SQ2012201064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李瑞君 申请人:李瑞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