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及其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治疗泪液分泌缺乏型干眼症的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及其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泪小点栓栓子是眼科临床工作中治疗泪液分泌缺乏型干眼症办法之一,可减少泪液通过泪道的流出量,延长结膜囊内泪液存留时间,保持角膜表面泪膜内液体量,减少干眼不适症状。但是,目前的泪小点栓有很多弊端,远期应用出现泪小管硬化,栓子脱落,栓子移位,感染,肉芽肿形成,长期堵塞泪小点,人为造成泪道阻塞,易形成泪囊炎,且硬性栓子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包括栓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子由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一种安装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的工具,包括注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管的管口经过打磨形成刀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栓子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由于可吸收明胶海绵具有很好的柔韧度,且可吸收水分,安放到患者的泪小点内吸水后自然轻度膨胀,并按泪小管壶腹部形态而随形扩张,安放后不易移位脱落。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的栓子吸水后质地柔软,无异物感。此外由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的栓子在泪小点周围肌肉收缩的作用下,可将部分泪液挤压入泪道,保证泪道液体的流通,防止泪囊炎的发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泪小点栓子的患者,如果肌肉收缩无力,可以将手洗干净,用手指局部按压,可协助栓子内存留的泪液排入泪道内。再者如本实用新型的泪小点栓子安放后,干眼症状缓解者,可以停止再次置入,泪小点异物刺激时间相对减少;如干眼症状不缓解,可以再次置入。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安放、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栓子的示意图。图4是泪道解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该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包括栓子1,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栓子I由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0016]参照图2,该安装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的工具,包括注射管2,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注射管2的管口经过打磨形成刀刃。在制作时,取普通的注射器的针头I枚,将针头的尖端削磨掉,再用磨片机将针头的断截面部打磨锐利,形成环形的刀刃,即本实用新型中所需的注射管2。本实用新型中的栓子I在制作时,取一张规格为60*20*5mm的片状可吸收明胶海绵,用注射管2竖直按压入可吸收明胶海绵内,其管口处的刀刃会从整张可吸收明胶海绵上切削掉一块可吸收明胶海绵,此块可吸收明胶海绵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栓子1,此过程完成后让栓子I处于注射管2的管口处,制作简便、省时省力。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栓子I安放入泪小点内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消毒患者泪点周围5cm范围内的皮肤,表麻泪小点,扩张泪小点,用注射器抽取消炎眼药水进行泪道冲洗,清洁泪道。注意泪道阻塞及炎症病变禁忌使用泪小点栓子。参照图3,将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管2的管口及其内压切好的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的栓子I 一同探至泪小管的壶腹部,用泪道探通针针芯将栓子I推入,同时反方向撤出注射管2,滴入消炎眼药水一滴,观察栓子I的膨胀情况,完成栓子I的安放。
权利要求1.一种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包括栓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栓子由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
2.一种安装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的工具,包括注射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管(2)的管口经过打磨形成刀刃。
专利摘要一种可吸收微渗透泪小点栓子及其安装工具,包括栓子和注射管,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所述的栓子由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所述的注射管的管口经过打磨形成刀刃。本实用新型的栓子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制成,由于可吸收明胶海绵具有很好的柔韧度,且可吸收水分,安放到患者的泪小点内吸水后自然轻度膨胀,并按泪小管壶腹部形态而随形扩张,安放后不易移位脱落、吸水后质地柔软,无异物感,并且能够保持正常的泪液动力学,防止泪囊炎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2505577SQ201220144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王秀丽 申请人: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