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剂,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下肢静脉炎以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者为最多见,因其病变疗程长且易复发,症状越来越重,最终因静脉瘀血和皮肤营养障碍造成皮肤溃疡,经久不愈。下肢静脉炎蔓延可达深静脉,有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大多数下肢静脉炎的患者依靠药物和手术治疗,现有的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透气性差,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容易造成皮肤溃疡;贴剂药物成份易渗漏,容易污染衣裤或被褥;贴剂药粉分布不均匀,导致治疗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下肢静脉的贴剂,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透气性差、成份易渗漏、药粉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由药贴和独立润湿袋组成,其中药贴包括粘附层、药物层和保护层,药物层由规则分布的环状药物带组合构成,环状药物带置于粘附层表面,环状药物带之间的粘附层上设置透气孔,粘附层两侧设置加固带,加固带上设置透气孔;独立润湿袋独立存在,内部装有润湿剂。环状药物带由一层厚无纺布和一层薄无纺布构成,边缘压合或缝合形成腔隙,腔隙内为优质吸液棉,药粉在生产时均匀撒在吸液棉上,使用时将润湿袋内的润湿剂均匀倒在环状药物带表面,润湿剂能迅速被吸液棉吸收,并对粉末进行充分浸润,产生疗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透气性好,可减少皮肤过敏反应;2.药粉分布均匀,且不渗漏,治疗效果好;3.节省原料。
图I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 :图I的A-A剖视图。图3 由一层厚无纺布和一层薄无纺布构成的药物带的A-A剖视图。图中a.药贴b.独立润湿袋I.粘附层2.保护层3.透气孔4.加固带5.药物带6.厚无纺布7.薄无纺布8.吸液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贴剂由药贴a和独立润湿袋b组成,其中药贴a包括粘附层
I、药物层和保护层2,药物层由规则分布的环状药物带5组合构成,环状药物带5置于粘附层I表面,环状药物带5之间的粘附层I上设置透气孔3,粘附层I两侧设置加固带4,加固带4上设置透气孔3 ;独立润湿袋b独立存在,内部装有润湿剂。环状药物带5由一层厚无纺布6和一层薄无纺布7构成,边缘压合或缝合形成腔隙,腔隙内为优质吸液棉8,药粉在生产时均匀撒在吸液棉上。使用本实用新型贴剂时将患处皮肤清洁,将药贴a的保护层2揭除,将独立润湿袋b内的润湿剂均匀倒在环状药物带5表面,润湿剂能迅速被吸液棉8吸收,并对粉末进行充分浸润,敷于患处。所述的粘附层I由医用胶制成。所述的保护层3由防粘材料(如硅胶纸或塑料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面积大小,并制成方形、长条形和条带形,环状药物带3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中西药体表用药,以适合多种疾病的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由药贴和独立润湿袋组成,其中药贴包括粘附层、药物层和保护层,药物层由规则分布的环状药物带组合构成,环状药物带置于粘附层表面,环状药物带之间的粘附层上设置透气孔,粘附层两侧设置加固带,加固带上设置透气孔;独立润湿袋独立存在,内部装有润湿剂;环状药物带由一层厚无纺布和一层薄无纺布构成,边缘压合或缝合形成腔隙,腔隙内为优质吸液棉,药粉在生产时均匀撒在吸液棉上,使用时将润湿袋内的润湿剂均匀倒在环状药物带表面,润湿剂能迅速被吸液棉吸收,并对粉末进行充分浸润,产生疗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静脉炎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附层由医用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静脉炎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由硅胶纸或塑料膜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下肢静脉炎的贴剂,由药贴和独立润湿袋组成,其中药贴包括粘附层、药物层和保护层,药物层由规则分布的环状药物带组合构成,环状药物带置于粘附层表面,环状药物带之间的粘附层上设置透气孔,粘附层两侧设置加固带,加固带上设置透气孔;独立润湿袋独立存在,内部装有润湿剂。环状药物带由一层厚无纺布和一层薄无纺布构成,边缘压合或缝合形成腔隙,腔隙内为优质吸液棉,药粉在生产时均匀撒在吸液棉上,使用时将润湿袋内的润湿剂均匀倒在环状药物带表面,润湿剂能迅速被吸液棉吸收,并对粉末进行充分浸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透气性好、过敏反应少,药粉分布均匀、不渗漏,治疗效果好,节省原料等诸多优点。
文档编号A61K9/70GK202505806SQ20122017652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姜海, 董培良, 韩华 申请人:姜海, 董培良, 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