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2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气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气采血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中,我们大量使用到一次性注射器,它主要有针筒、针头和活塞柄组成,针筒上设有安装针头的乳头,活塞柄上设有活塞,使用时要将针头套装在针筒端部的乳头上,通过活塞柄在针筒内的滑动达到注射的目的。在临床中,为了确定体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判断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更好的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项参数,纠正电解质紊舌L指导临床用药等,都需要进行测量动脉血气,目前国内医院一般的做法如下取2毫升的消毒干空针,装上针头,吸入每毫升含1500单位肝素溶液0. 5毫升,来回推动针芯,使肝素液涂布于针筒内壁,然后针尖朝上,驱除针内气泡和多余的肝素液,采血时先用手指仔细触摸动脉搏动,辨清走向和深度,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以左手指和中指固定动脉,右手持针筒将针尖经皮肤刺入动脉进行采血,完成后排除针筒内气泡,将针头刺入软木 塞以隔绝空气,转动针筒使血液与肝素液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以上过程不能精确控制肝素量,多则对血样形成稀释,少则会形成抗凝不充分,另外穿刺依靠外力抽血,随着国内的玻璃注射器消失,塑料用注射器的大量采用,因塑料表面的光滑度问题,导致在采血时针筒内部的活塞柄根本无法自弹,故在采血时需要手提活塞柄,结果易在采血过程中移动针头,对患者造成痛苦,也易形成溶血,使动脉穿刺成功率降低。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从美国、日本及丹麦等国家引进采血器,由于采血器为一次性使用,且造价昂贵,每支20元左右,甚至更高,此部分成本由患者承担,导致患者医疗负担太重,经济条件差者承受不起,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造价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的血气采血器就是目前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气采血器,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使造价成本低,性能可靠,降低了社会成本,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血气采血器,包括针筒、活塞柄和针头,针筒的一端设有乳头,针头套装于乳头上,活塞柄滑动安装于针筒的容腔内,活塞柄的一端设有活塞,活塞具有至少一个流通腔道,流通腔道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活塞表面上设有至少两条环形密封环,活塞上与活塞柄连接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流通腔道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针头的针尖部呈锐角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血气采血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针头上的针孔的塞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针筒的容腔内壁上涂有肝素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针筒的容腔内设置有涂有肝素的纸片。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目前医疗上常用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对注射器的内部的活塞进行改造,即对活塞进行加长,在保证密封的基础上,在活塞上前端两个密封环后制作径向的排气孔,继续往后,在沿活塞的轴向的密封环上加工上凹槽,即排气槽,排气孔与排气槽即形成排气通道,这样就实现了采血时血液进入针筒,随着血液的进入,针筒内气体从排气通道中排出,实现了采血的功能,仅对注射器的活塞进行制作,其它模具不需要改变,制作成本低廉,不到目前国外注射器价格的二十分之一,节约了社会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针头的针尖部呈锐角状,更有利于刺入皮肤进行采血。。由于设有密封针头上的针孔的塞体,可以防止针头采血后的污染及采血后针筒中血液与空气隔绝。由于针筒内壁上涂有肝素剂或在针筒的容腔内设有涂有肝素的纸片,对血液起到抗凝作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血气采血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血气采血器中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血气采血器中的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筒,2.针头,3.活塞柄,4.活塞,5.乳头,6.常封环,7.流通fe道,8.过滤膜,9.排气通道,10.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图2和图3共问所不,血气米血器,由针筒I、活塞柄3和针头2组成,针筒I内部中空,针筒I的一端设有乳头5,活塞柄3上的活塞4和针筒I上的乳头5之间形成的容腔为容纳血液的血液腔,针头2套装于乳头5上,活塞柄3从针筒I的另一端滑入针筒I的容腔内能够来回滑动,活塞柄3的一端设有活塞4,活塞4内设有至少一个流通腔道7,在活塞4的流通腔道7内填充有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8,活塞4上与活塞柄3连接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9,即排气孔和排气槽,排气通道9与流通腔道7相通,在活塞4表面上设有紧贴针筒I容腔内壁的环形密封环6,对针筒I内的血液腔内的血液起到密封作用,针头2的针尖部呈锐角状,更有利于刺入皮肤进行采血,在针头2上套装有密封针头2上的针孔的塞体,塞体在护罩10内,不用时及时将针头2密封,避免污染血液,采用血气采血器这种结构就能够将针筒I内的空气在血液流入血液腔时,因有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8,故能将空气从排气孔排出而血液无法排出,完成采血过程。实施例I :把针筒I浸泡在肝素液中或内装肝素液,然后使针筒I的内壁上肝素液晾干或烘干,这样就在针筒I容腔的内壁上涂有了肝素剂,对采血后的血液能起到抗凝作用。实施例2 :用易浸吸的纸片浸泡肝素液,晾干形成固态的肝素剂,将固态的肝素剂放置于针筒I内,对采血后的血液能起到抗凝作用。具体工作过程组装好采血器后,采血时,将活塞柄3往外移动,使针筒I内形成能容纳血液的血液腔,将针头2刺入需采集血液患者的皮肤,动脉中的血液中的自压作用,使血液从针头2处流入针筒I中,针筒I中的空气进入活塞4内的流通腔道7,经过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8,从排气通道9排走,因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8的影响,血液在充满容纳血液的血液腔后不再流出,就可拔出针头2,针筒I内的肝素剂,对血液起到抗凝作用,及时用塞体密封住针头2,隔绝空气,防止空气污染血液。采用目前医疗上常用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对注射器的内部的活塞进行改造,SP活塞加长,为保证活塞质量不变形,表面是均布的密封环6,前两道密封环6保证密封,在密封的基础上,在两道密封环6后的活塞上制作上径向的排气孔,沿活塞的轴向加工上排气槽,即形成了排气通道9便于排气,这样就实现了采血时血液进入针筒1,随着血液的进入,针筒I内气体从排气孔与排气槽排出,实现了采血的功能,仅对注射器的活塞进行制作,其它模具不需要改变,制作成本低廉,不到目前国外注射器价格的二十分之一,节约了社会成 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针筒内含有肝素剂,对血液起到抗凝作用,设有能将针头2上的针孔密封的塞体,可以防止针头采血前的污染及采血后针筒中血液的空气污染,针筒I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在采血时可以事先根据刻度调好容量,方便了操作,精确了采血量。此种血气采血器与医疗上常用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相比的区别在于对注射器的活塞进行了改造,完工后在针筒I内设置有固态肝素剂,制作过程简单,只对活塞的磨具进行制作,其他的模具利用原来的即可制作,这样就有益于生产企业不需要多大改进既能进行生产加工,且加工的生产成本非常低廉,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普通的注射器成本约为0. 2至0. 3元左右,相比于国内进口的采血器20元来说,价格低廉。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使造价成本低,降低了社会成本,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一切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出的结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血气采血器,包括针筒、活塞柄和针头,所述针筒的一端设有乳头,所述针头套装于所述乳头上,所述活塞柄滑动安装于所述针筒的容腔内,所述活塞柄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具有至少一个流通腔道,所述流通腔道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所述活塞表面上设有至少两条环形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与所述活塞柄连接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流通腔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血气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针尖部呈锐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血气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气采血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针头上的针孔的塞体。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气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容腔内壁上涂有肝素剂。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气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容腔内设置有涂有肝素的纸片。
专利摘要血气采血器,包括针筒、活塞柄和针头,针筒的一端设有乳头,针头套装于乳头上,活塞柄滑动安装于针筒的容腔内,活塞柄的一端设有活塞,活塞具有至少一个流通腔道,流通腔道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活塞表面上设有至少两条环形密封环,活塞上与活塞柄连接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流通腔道相连通,针头的针尖部呈锐角状,动脉血采血器还包括用于密封针头上的针孔的塞体,针筒的容腔内壁上涂有肝素剂或针筒的容腔内设置有涂有肝素的纸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使造价成本低,降低了社会成本,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文档编号A61B5/154GK202553949SQ2012201869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国华, 姜美芳 申请人:李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