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直肠注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可将药液准确的注入直肠病变部位,注药速度易于调控,减小药液损失,药液散布均匀,提高治疗效果的新型直肠注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注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直肠肠管,通过直肠粘 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的方法,可用来治疗全身性疾病,也可用来治疗直肠或肛门的局部疾病。目前,在向患者直肠内灌注药液时,大多是采用将配制好的药液装入输液瓶中,然后插入输液管,将输液瓶吊挂在输液架上,利用药液的自身重力作用及流动性灌输至患者的直肠内。这种向直肠内灌输药物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输液管上没有刻度,不能将药液准确的灌入直肠病变部位,输液管的横直端面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甚至是肛门组织损伤,灌输速度也不容易随时调控,药液扩散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患者直肠内存有一定的压力,输液瓶中的药液不容易排净,残存药液很多,造成很大的医疗资源浪费,降低了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痛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可将药液准确的注入直肠病变部位,注药速度易于调控,减小药液损失,药液散布均匀,提高治疗效果的新型直肠注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直肠注药器,由注药管、接头、空针和活塞构成,注药管的末端为弧形面,大大降低了注药管对肛门直肠的不良刺激,注药管的末端面及侧面设有若干小孔,以利于药液均匀的散布于直肠周壁,注药管上设有刻度,用于测量病变部位到达肛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単,使用方便,采用手控压カ的方法,将药液准确的注入直肠病变部位,注药速度易于调控,减小了药液损失,药液散布均匀,提高了治疗效果,是ー种理想的直肠注药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參照附图1,I、注药管,2、接头,3、空针,4、活塞,5、小孔,6、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注药管I、接头2、空针3和活塞4构成,注药管I的末端为弧形面,末端面及侧面设有若干小孔5,注药管I上设有刻度6。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配制好的药液抽入空针3中,连接上注药管1,然后将注药管I置入患者直肠中,根据刻度6随时调整注药管I插入的深度,然后用手推动活塞4,药液即可由小孔5向外溢出,并均匀的散布于直肠周壁。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直肠注药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直肠注药器,由注药管(I)、接头(2)、空针⑶和活塞⑷构成,注药管⑴的末端为弧形面,末端面及侧面设有若干小孔(5),注药管⑴上设有刻度(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直肠注药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注药管1、接头2、空针3和活塞4构成。其特征是注药管1的末端为弧形面,末端面及侧面设有若干小孔5,以利于药液均匀的散布于直肠周壁,注药管1上设有刻度6,用于测量病变部位到达肛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手控压力的方法,将药液准确的注入直肠病变部位,注药速度易于调控,减小了药液损失,药液散布均匀,提高了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直肠注药器。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2516150SQ20122019416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1日
发明者修相成 申请人:修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