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98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式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灸法相关的器具。
背景技术
灸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繁衍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艾灸疗法以其简、便、易、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各科疾病,不仅如此,灸法还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和药,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其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灸治,成为百姓家中自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艾灸疗法的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推动传统灸法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温和灸作为临床最常使用的灸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等功效。但临床施灸时手持艾条逐穴施灸,不仅耗时过多而且消耗精力,单位时间内产`生灸效减少,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由于人体腧穴大多成对存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医者手持艾条给患者施灸亦或患者自己灸治时,只能逐穴施灸,往往一个患者需花一两个小时,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更长,这样一来,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倘若能同时进行两到三穴施灸,既节省时间、精力又能更好发挥腧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温灸器解决了手持艾条的不便,温灸器的出现让人们部分缓解了临床上施灸的压力。但是温灸器不能因人制宜,灵活调节,且影响腧穴效应的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调节式艾灸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式艾灸器,包括手持柄,距离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灸器,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灸器相连。所述距离调节机构由上圆柱片和下圆柱片组成,上圆柱片在上,下圆柱片在下,其圆心同轴旋转,上圆柱片一端与手持柄相连,另一端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相连,下圆柱片的一端与另一个角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共2个,由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组成,所述副连接杆为空心圆管,前端与灸器相连,所述主连接杆为实心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副连接杆的内径,主连接杆前端套在副连接杆内,后端与距离调节机构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从距离调节机构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受灸者有2个穴位需要同时施灸时,施灸者将2根艾条分别放入2个灸器,首先根据2个穴位的距离旋转距离调节机构,然后根据2个穴位的相对角度拧转角度调节机构,得到2个艾条合适的位置后用手握住手持柄进行施灸。当只要给一个穴位施艾时,可拆卸掉其中一个角度调节机构和灸器,改成实用单个灸器进行施灸。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艾灸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采用可调节式艾灸器施灸者一只手就可以同时给2个穴位进行施艾,并且可根据受灸者的体型及穴位的位置灵活调节两艾条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同时可根据患者能耐受的温度上下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进行施灸。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临床温和灸研究中双穴不能同时施灸的问题,并能通过调节两艾条之间的距离、方向以及艾条的高度针对穴位进行治疗,有利于观察腧穴艾灸的疗效及效应特点,并为临床上合理选穴及研究穴位配伍规律提供有利条件。该可调节式艾灸器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供医院医务人员及家庭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手持柄1,距离调节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灸器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持柄1,距离调节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灸器4。距离调节机构2由上圆柱片和下圆柱片组成,上圆柱片在上,下圆柱片在下,其圆心同轴旋转,上圆柱片一端与手持柄I相连,另一端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3相连,下圆柱片的一端与另一个角度调节机构3相连。角度调节机构3共2个,由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组成,副连接杆为空心圆管,前端与灸器4相连,所述主连接杆为实心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副连接杆的内径,主连接杆前段套在副连接杆内,主连接杆后端与距离调节机构2相连。角度调节机构3可从距离调节机构2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扩展为3个或以上角度调节机构和灸器,类似由多个角度调节机构和灸器构成的可调节式艾灸器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临床温和灸研究中双穴不能同时施灸的问题,并能通过调节两艾条之间的距离、方向以及艾条的高度针对穴位进行治疗,有利于观察腧穴艾灸的疗效及效应特点,并为临床上合理选穴及研究穴位配伍规律提供有利条件。该可调节式艾灸器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供医院医务人员及家庭使用。
权利要求1.可调节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柄,距离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灸器,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灸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节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由上圆柱片和下圆柱片组成,上圆柱片在上,下圆柱片在下,其圆心同轴旋转,上圆柱片一端与手持柄相连,另一端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相连,下圆柱片的一端与另一个角度调节机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节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共2个,由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组成,所述副连接杆为空心圆管,前端与灸器相连,所述主连接杆为实心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副连接杆的内径,主连接杆前段套在副连接杆内,后端与距离调节机构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艾灸器,包括手持柄,距离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灸器。距离调节机构由上圆柱片和下圆柱片组成,角度调节机构共2个,由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临床温和灸研究中双穴不能同时施灸的问题,并能通过调节两艾条之间的距离、方向以及艾柱的高度针对穴位进行治疗。该可调节式艾灸器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供于医院医务人员及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715035SQ20122023242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包春辉, 吴焕淦, 陆嫄, 冯辉, 郭欣欣, 吴璐一, 刘慧荣, 赵天平, 张淑静 申请人: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