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15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通过刚性套筒及软性连杆结合的分段式架设固定结构,产生完全刚性牵制与部分弹性牵制的具体作用。
技术背景 现有的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结构,为完全采用硬材质连杆结构设计,各骨钉间缺乏弹性弯曲与扭转的能力,不具备脊椎骨对于分段限制或控制弯曲与扭转活动弹性上的能力,且无法提供不同脊椎骨临床案例的治疗与矫正复健的适应性选择。上述现有的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结构的最大的缺点在于I.采硬材质连杆,无法使骨钉随脊椎骨灵活运转。2.对需要活动的脊椎骨关节区间,完全无法适用。前述所提及关于现有的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结构,尽管能够达成在骨钉与连杆间的架设固定所应具备一般对脊椎骨的锁固与定位基本要求与成效,但在实际应用时的骨钉分段控制运转活动弹性、刚性套筒与弹性连杆搭配机制与术后状态恢复等医疗手术产业应用专属性上,皆存在诸多缺点与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发挥更具体的产业应用性。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结构,存在上述缺点与不足,实在有必要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以符合产业进步的需要,且能更进一步为业界提供更多的技术性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的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结构设计在骨钉分段控制运转活动弹性、刚性套筒与弹性连杆搭配机制与术后状态恢复等医疗手术产业应用专属性等方面的缺点,以及在实用化技术等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一方面在达成通过刚性套筒及软性连杆结合的分段式架设固定结构,产生完全刚性牵制与部分弹性牵制的具体作用,提供不同脊椎骨临床案例的治疗与矫正复健的适应性选择外,另一方面在有效简化刚性套筒与软性连杆的组装,以达成骨钉与连杆间的架设固定所应具备一般对脊椎骨的锁固与定位基本要求与成效外,并使其兼具医疗手术产业应用性的实际发展与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为一种通过刚性套筒及软性连杆结合的分段式架设固定结构,产生完全刚性牵制与部分弹性牵制的具体作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能,一种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包含:一刚性套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两开槽及一穿孔,该容置空间及穿孔分别设于刚性套筒的两端,该两开槽设于刚性套筒的外部相对应侧且与该容置空间相互贯通;一软性连杆,为圆杆体结构,对应嵌设于该刚性套筒的容置空间。[0013]优选的,上述该刚性套筒的材质为金属。优选的,上述该软性连杆的材质为塑料、橡胶、高密度泡绵或硅胶。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的具体特点与功效在于I.采用硬材质套筒部位,可经骨钉限制脊椎骨位移。2.采用软材质连杆部位,使骨钉随脊椎骨灵活运转。3.刚性套筒与软性连杆搭配,大幅增加适用弹性。4.刚性套筒与软性连杆套接容易,大幅节省时间。5.刚性套筒结构简单,设计与生产成本容易控制。 6.连杆的材质广泛,不易受物料因素而影响成本。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侧剖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应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刚性套筒(11)容置空间 (12)开槽(13)穿孔(2)软性连杆(3)夹持体(31)锁固体(311)内六角承孔(312)外螺纹(32)夹持座(321)内凹弧面(4)本体(41)承座(411)第一侧壁 (4111)第一内螺纹(412)第二侧壁 (4121)第二内螺纹(413)V 形沟槽(42)枢座(5)锁钉(51)内孔(52)注孔(6)脊椎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请参阅图I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分解示意图、组合示意图及侧剖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包含一刚性套筒1,具有一容置空间11、两开槽12及一穿孔13,该容置空间11及穿孔13分别设于刚性套筒I的两端,该两开槽12设于刚性套筒I的外部相对应侧且与该容置空间11相互贯通,该刚性套筒I的材质为金属。一软性连杆2,为圆杆体结构,对应嵌设于该刚性套筒I的容置空间11,该软性连杆2的材质为塑料、橡胶、高密度泡绵或硅胶之一。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连接示意图,各夹持体3的锁固·体31,通过以工具〔通常为六角扳手〕嵌合于内六角承孔311,经其外螺纹312旋紧于骨钉的本体4内,且位在承座41的两第一侧壁411间,刚性套筒I与软性连杆2分别被各夹持座32抵紧,形成稳固的夹持定位状态,具有多个注孔52的锁钉5,则向下延伸锁合于正确位置的脊椎骨6上,如图5所示。骨钉的本体4间若所架设固定为刚性套筒I,则该两本体4间无法产生相对位移,若所架设固定为软性连杆2,则该两本体4间能够产生相对位移;换言之,对于必须予以固定不动的脊椎骨6〔另请参阅图5〕关节区间,在该区间的骨钉的本体4上,夹持固定刚性套筒1,另对于必须能够自由活动的脊椎骨6〔另请参阅图5〕关节区间,在该区间的骨钉的本体4上,夹持固定套设于刚性套筒I的软性连杆2。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架设固定结构连接示意图,经改良的架设固定结构,仅需要在人体上施以微创手术,即可将锁钉5锁固于正确位置的脊椎骨6上,同时可通过夹持体3与骨钉的本体4的夹持定位,以及刚性套筒I与软性连杆2的装配连接,分别形成各骨钉间的刚性与弹性牵制作用,由于只需要小面积的创伤开口即能达到手术目的,对于术后恢复状况与降低感染风险,均有良好且显著的功效;另外,锁钉5的内孔51经由多个注孔52与脊椎骨6相通,以作为医师评估贯注相关骨质填补剂用。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关于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为一种通过一刚性套筒I及一软性连杆2结合的分段式架设固定结构,经夹持体3与骨钉的本体4的夹持定位,且通过刚性套筒I与软性连杆2,分别对骨钉的本体4与骨钉5的连动结构,产生完全刚性牵制与部分弹性牵制的具体效能,大幅增加脊椎骨6对于分段限制或控制弯曲与扭转活动弹性上的能力,提供不同脊椎骨6临床案例的治疗与矫正复健的适应性选择,也可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减小创伤的开口面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刚性套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两开槽及一穿孔,该容置空间及穿孔分别设于刚性套筒的两端,该两开槽设于刚性套筒的外部相对应侧且与该容置空间相互贯通; 一软性连杆,为圆杆体结构,对应嵌设于该刚性套筒的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刚性套筒的材质为金属。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软性连杆的材质为塑料、橡胶、高密度泡绵或硅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的微创手术专用骨钉与连杆架设固定的结构,特别关于一种通过一刚性套筒及一软性连杆结合的分段式架设固定结构,经夹持体与骨钉的本体的夹持定位,且通过刚性套筒与软性连杆,分别对骨钉的本体与骨钉的连动结构,产生完全刚性牵制与部分弹性牵制的具体效能,大幅增加脊椎骨对于分段限制或控制弯曲与扭转活动弹性上的能力,提供不同脊椎骨临床案例的治疗与矫正复健的适应性选择,也可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减小创伤的开口面积。
文档编号A61B17/68GK202665667SQ2012202355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魏志轩 申请人:魏志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