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012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占正常人群10%以上,临床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由于部分患者胆囊切除时胆囊收缩功能尚健全,切除后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加快,肠道中次级胆汁酸含量增加,次级胆汁酸
对结肠上皮有细胞毒作用,导致大肠癌的发病率增高,还可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和胆囊管变异等原因造成O. 189Γ 2. 30%患者手术时胆管损伤。目前发展的经皮胆囊穿刺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具有以下优点保留胆囊生理功能,保持胆道完整性,避免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手术方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观点;操作简便、安全,避免胆囊切除可能导致的胆管损伤;消除了结肠癌发病的一个因素。但是目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胆道镜通道建立较复杂,采用的是在B超引导下先用普通穿刺针穿刺胆囊后建立通道,然后采用COOk筋膜扩张器套件(外径10F-24F)逐渐扩张通道,每采用较粗型号的筋膜扩张管,需要取出前一个型号的扩张管,其中无管道支撑穿刺通道时,胆汁易流出到腹膜下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为了克服现有的cook筋膜扩张器套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穿刺针和各扩张鞘管集成在一起,在B超引导下一次性穿刺进入胆囊并逐渐扩张,避免了常规穿刺扩张时需要退出上一级扩张管再进入下一级扩张管的繁琐程序,节约了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可有效解决现有设备操作程序复杂繁琐,操作时间长,风险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鞘管和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外分层依次套装有第一鞘管、第二鞘管、第三鞘管、第四鞘管和第五鞘管,穿刺针和鞘管的末端均有端帽,穿刺针和鞘管的圆心在同一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将穿刺针和各扩张鞘管集成在一起,一次性穿刺进入胆囊并逐渐扩张,避免了常规穿刺扩张时需要退出上一级扩张管再进入下一级扩张管的繁琐程序,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风险。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和各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穿刺针I外分层依次套装有第一鞘管2、第二鞘管3、第三鞘管4、第四鞘管5和第五鞘管6,穿刺针和鞘管的末端均有端帽7,穿刺针和鞘管的圆心在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的穿刺针I为长240mm、截面直径为2mm的实心穿刺针,穿刺针针头为三菱形。所述鞘管末端管壁逐渐变薄并与其内的鞘管外壁表面紧贴,各鞘管主体段壁厚O. 5mmο所述的每个鞘管长度由内到外逐个减短。本实用新型用于经皮肤和肝脏穿刺进入胆囊后,利用胆道镜观察和取出结石。本实用新型由五个鞘管和一个穿刺针组成,中间为一根长240mm、直径2mm的实心穿刺针,穿刺针外套鞘管,其内径相当于穿刺针外径2_,其外径3_,如此连续5个鞘管套在穿刺针上,最外面的鞘管内径6mm,外径7mm,并且每一个鞘管均比其内的鞘管短,所有套件圆心在同一中轴线上。穿刺针头为三菱形皮肤穿刺针头,每个鞘管末端管壁逐渐变薄并与其紧邻的鞘管外壁表面紧贴,使各套管末端平滑过渡。各鞘管主体段壁厚O. 5mm。所有套件采用钛合金高硬度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套件组合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经肝穿刺入胆囊中,先退出中间穿刺针,再推进下一个鞘管进入胆囊,然后逐次退出中心鞘管并将下一级鞘管推进入胆囊,最后将最外层鞘管推进入胆囊内,通过鞘管将胆道镜插入胆囊内进行观察和取石,取尽结石后可以视情况留置引流管,术后3-7天拔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穿刺针和各扩张鞘管集成在一起,一次性穿刺进入胆囊并逐渐扩张,避免了常规穿刺扩张时需要退出上一级扩张管再进入下一级扩张管的繁琐程序,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风险。
权利要求1.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包括鞘管和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针(I)外分层依次套装有第一鞘管(2)、第二鞘管(3)、第三鞘管(4)、第四鞘管(5)和第五鞘管(6),穿刺针和鞘管的末端均有端帽(7),穿刺针和鞘管的圆心在同一中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针(I)为长240mm、截面直径为2mm的实心穿刺针,穿刺针针头为三菱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末端管壁逐渐变薄并与其内的鞘管外壁表面紧贴,各鞘管主体段壁厚O. 5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鞘管长度由内到外逐个减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套件,可有效解决现有设备操作程序复杂繁琐,操作时间长,风险大的问题,其结构是,包括鞘管和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外分层依次套装有第一鞘管、第二鞘管、第三鞘管、第四鞘管和第五鞘管,穿刺针和鞘管的末端均有端帽,穿刺针和鞘管的圆心在同一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将穿刺针和各扩张鞘管集成在一起,一次性穿刺进入胆囊并逐渐扩张,避免了常规穿刺扩张时需要退出上一级扩张管再进入下一级扩张管的繁琐程序,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风险。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568401SQ2012202510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汪涛, 江宗兴, 骆助林, 鲁亚玲 申请人:汪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