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65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洁齿牙刷技术,特别是ー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牙刷是人们最常用的洁齿用具,用于清除附着在牙齿间的细菌、牙垢和细小杂物,可以起到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保护人们的口腔卫生和牙齿健康,现在市场上的牙刷多种多祥,结构各异,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620102401.9公开了ー种声波振动牙刷,包括置有刷毛的刷头、刷颈杆和兼作刷柄的振动部,振动部设置有振动接头,通过振动接头与刷颈杆相连,其振动源电机,振动杆与主体电板等其它兀件均设置在兼作振动部的手柄内,这种牙刷的主要缺陷是振动源与主体控制板设置在一起在高频振动下容易损坏,手柄兼作振动部增加了机体的振动,因此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帯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包括手柄、牙刷头体及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其中,手柄内固定设有支架,支架包括有上部摆杆和下部控制板,微型电机固定在上部摆杆中,上部摆杆与下部控制板通过能降低震动的第一减震筋柔性连接;手柄包括有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通过第二减震筋柔性连接,上部摆杆位于上部传动杆内腔中;上部摆杆及上部传动杆在微型电机带动下产生高频震动,第一减震筋及第ニ减震筋将该高频振动与下部控制板及后部主体隔离。为优化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部摆杆和下部控制板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第一减震筋和第二减震筋均为轴向长、横向短的柔性筋。第一减震筋和第二减震筋为I型筋或Y型筋或S型筋或X型筋。上部传动杆、后部主体及第ニ减震筋之间的空缺部位密封填充有弾性体包胶。牙刷头体尾部与上部传动杆固定连接。牙刷头体尾端安装有富有弹性的色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包括手柄、牙刷头体及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其中,手柄内固定设有支架,支架包括有上部摆杆和下部控制板,微型电机固定在上部摆杆中,上部摆杆与下部控制板通过能降低震动的第一减震筋柔性连接;手柄包括有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通过第二减震筋柔性连接,上部摆杆位于上部传动杆内腔中;上部摆杆及上部传动杆在微型电机带动下产生高频震动,第一减震筋及第ニ减震筋将该高频振动与下部控制板及后部主体隔离。上部摆杆与上部传动杆都位于后部主体上部,微型电机固定在上部摆杆中,上部摆杆位于上部传动杆内部,微型电机产生的振动,先传递至上部摆杆,然后传递至上部传动杆,通过上部传动杆带动牙刷头体产生声波共振,上部摆杆与下部控制板通过第一减震筋柔性连接,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通过第二减震筋柔性连接,第一减震筋、第二减震筋能有效地減少微型电机产生共振时振动传递到后部主体上,第一减震筋、第二减震筋I轴方向宽,X轴方向窄的柔性筋,减震筋可以为各种形状,可以是“I”型,“ Y”型,“ S”型,“X”型等,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之间空缺部位使用弾性体包胶填充达到防水效果,选择不同软硬度的弾性体包胶,牙刷头的摆幅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由于其中振动源与后部主体通过减震筋隔离,从而能有效消除高频振动的上部传动杆的震感传递到后部主体上。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帯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等优点,是理想的洁牙护齿用具。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的L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4的M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I的外部结构图;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图9是图8的结构分解图;图10是图I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图I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牙刷头体I、微型电机2、色环3、弾性体包胶4、支架5、上部摆杆51、下部控制板52、第一减震筋53、手柄6、上部传动杆61、后部主体62、第二减震筋63。如图I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包括手柄6、牙刷头体I及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2,其中,手柄6内固定设有支架5,支架5包括有上部摆杆51和下部控制板52,微型电机2固定在上部摆杆51中,上部摆杆51与下部控制板52通过能降低震动的第一减震筋53柔性连接;手柄6包括有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62,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62通过第ニ减震筋63柔性连接,上部摆杆51位于上部传动杆61内腔中;上部摆杆51及上部传动杆61在微型电机2带动下产生高频震动,第一减震筋53及第ニ减震筋63将该高频振动与下部控制板52及后部主体62隔离。实施例中,上部摆杆51和下部控制板52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0033]实施例中,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62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筋53和第二减震筋63均为轴向长、横向短的柔性筋。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筋53和第二减震筋63为I型筋或Y型筋或S型筋或X型筋。实施例中,上部传动杆61、后部主体62及第ニ减震筋63之间的空缺部位密封填充有弾性体包胶4。实施例中,牙刷头体I尾部与上部传动杆61固定连接。实施例中,牙刷头体I尾端安装有富有弹性的色环3。上部摆杆51与上部传动杆61都位于后部主体62上部,微型电机2固定在上部摆杆51中,上部摆杆51位于上部传动杆61内部,微型电机2产生的振动,先传递至上部摆杆 51,然后传递至上部传动杆61,通过上部传动杆61带动牙刷头体I产生声波共振,上部摆杆51与下部控制板52通过第一减震筋53柔性连接,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62通过第二减震筋63柔性连接,第一减震筋53、第二减震筋63能有效地减少微型电机2产生共振时振动传递到后部主体62上,第一减震筋53、第二减震筋63y轴方向宽,x轴方向窄的柔性筋,减震筋可以为各种形状,可以是“I”型,“Y”型,“S”型,“X”型等,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62之间空缺部位使用弾性体包胶4填充达到防水效果,选择不同软硬度的弾性体包胶4,牙刷头的摆幅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由于其中振动源与后部主体62通过减震筋隔离,从而能有效消除高频振动的上部传动杆61的震感传递到后部主体62上。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帯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等优点,是理想的洁牙护齿用具。本实用新型扩展了牙刷安全、便捷和方便的洁齿功能,在清除附着在牙齿间的细菌、牙垢和细小杂物,通过声波振动即可将污垢清除干净,即起到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又保护人们的口腔卫生和牙齿健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振动源与手柄的后部主体62及下部控制板52通过减震筋隔离开,从而減少了机体的振动,不会由于高频振动损坏控制板或引起使用者不适,同时利用配装的色环3、弾性体包胶4达到振动轨迹,力度的不同,具有结构简単,设计合理,经久耐用,组配稳定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包括手柄¢)、牙刷头体(I)及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内固定设有支架(5),所述的支架(5)包括有上部摆杆(51)和下部控制板(52),所述的微型电机(2)固定在上部摆杆(51)中,所述的上部摆杆(51)与下部控制板(52)通过能降低震动的第一减震筋(53)柔性连接;所述的手柄(6)包括有上部传动杆¢1)和后部主体(62),所述的上部传动杆¢1)和后部主体¢2)通过第二减震筋¢3)柔性连接,所述的上部摆杆(51)位于上部传动杆¢1)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摆杆(51)和下部控制板(52)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传动杆(61)和后部主体¢2)为相同材料整体制模成形的一体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减震筋(53)和第二减震筋¢3)均为轴向长、横向短的柔性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减震筋(53)和第二减震筋¢3)为I型筋或Y型筋或S型筋或X型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传动杆(61)、后部主体¢2)及第二减震筋¢3)之间的空缺部位密封填充有弹性体包胶(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牙刷头体(I)尾部与上部传动杆¢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牙刷头体(I)尾端安装有富有弹性的色环(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声波牙刷的减震结构,包括手柄、牙刷头体及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其中,手柄内固定设有支架,支架包括有上部摆杆和下部控制板,微型电机固定在上部摆杆中,上部摆杆与下部控制板通过能降低震动的第一减震筋柔性连接;手柄包括有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上部传动杆和后部主体通过第二减震筋柔性连接,上部摆杆位于上部传动杆内腔中;上部摆杆及上部传动杆在微型电机带动下产生高频震动,第一减震筋及第二减震筋将该高频振动与下部控制板及后部主体隔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等优点,是理想的洁牙护齿用具。
文档编号A61C17/34GK202619896SQ2012203320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罗宁, 刘会明, 蔡延钟, 彭伟兵 申请人:宁波赛嘉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