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14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奶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特别涉及奶瓶。
背景技术
奶瓶,在婴幼儿哺育期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用品。目前市场上的奶瓶多为可盛放奶水的瓶体和设有奶嘴的瓶盖组成。在哺育婴幼儿时,将奶水放置在奶瓶中后给婴幼儿喂奶。喂奶过程中,婴幼儿吸允奶水,奶瓶中空气由于婴幼儿的吸允奶水而流动,且空气含量会因该过程而逐渐减少,此时,若婴幼儿吸允过于急促,就可能发生呛奶情况,情况严重时还会威胁婴幼儿的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奶瓶,包含瓶体、瓶盖和奶嘴,奶嘴与瓶体连接,瓶盖盖于奶嘴上,其中,奶嘴一体成型且奶嘴上设有通孔柱,通孔柱包含通孔柱顶部和通孔柱底部,奶嘴包含奶嘴顶部、奶嘴中部和奶嘴底部,通孔柱顶部与奶嘴中部连接,通孔柱底部设于奶嘴顶部与奶嘴底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由此,在喂奶婴幼儿过程中,外界空气可通过通孔柱进入奶瓶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呛奶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柱顶部截面为圆形,通孔柱底部截面为方形。由此,则可通过通孔柱的特殊构造形成进口宽大而出口狭长的外界空气进入奶瓶的单向进气通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奶嘴顶部的中线所在平面与奶嘴底部所在水平面呈倾斜相交状。由此,在喂奶过程中,仅需将奶瓶倾斜放置婴幼儿即可吸允到奶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奶嘴顶部的中线所在平面与奶嘴底部所在水平面成45°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奶嘴底部外径为4-10cm。由此,奶嘴与母体乳房大小相似,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便于婴幼儿的喂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体为顶面开口、侧面为弧面的柱体,瓶体包含瓶体顶部、瓶体中部和瓶体底部,瓶体顶部外径大于瓶体底部外径,瓶体底部外径大于瓶体中部外径。由此,上下突出中间凹入的特殊瓶体设计可方便使用者抓牢奶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奶嘴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相对外侧设有第一凸触,奶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对应卡合的第一环形凸棱,第一环形凸棱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触对应卡合的第一凹槽,瓶体顶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相对外侧设有第二凸触,奶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对应卡合的第二环形凸棱,第二环形凸棱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二凸触对应卡合的第二凹槽,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由此,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瓶嘴和瓶体连接为整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相对外侧设有第三凸触,且第三凸触下方、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弧边,瓶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弧边对应的第二弧边。由此,第三凸触可方便使用者握牢奶瓶。[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体上设有刻度。由此,可通过刻度计量瓶体内奶水的容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奶嘴采用可食用硅胶制作,瓶体采用硅胶制作,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硬质塑胶制作。由此,采用可食用硅胶制作的奶嘴可使得婴幼儿吸允奶水的过程更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奶瓶中奶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奶瓶中通孔柱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奶瓶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所示奶瓶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所示奶瓶中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该奶瓶,包含瓶体I、瓶盖2和奶嘴3,奶嘴3与瓶体I连接,瓶盖2盖于奶嘴3上,其中,奶嘴3 —体成型且奶嘴3上设有通孔柱4,通孔柱4包含通孔柱顶部401和通孔柱底部402,奶嘴3包含奶嘴顶部301、奶嘴中部302和奶嘴底部303,通孔柱顶部401与奶嘴中部302连接,通孔柱底部402设于奶嘴顶部301与奶嘴底部30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通孔柱顶部401截面为圆形,通孔柱底部402截面为方形。由此,则可通过通孔柱4的特殊构造形成进口宽大而出口狭长的外界空气进入奶瓶的单向进气通道。喂奶婴幼儿过程中,外界空气可通过通孔柱4单向进入奶瓶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呛奶情况的发生。此外,喂奶过程中,为避免因奶瓶举置过于水平或过高,造成婴幼儿吸允困难、造成呛奶等问题,奶嘴顶部301的中线所在平面与奶嘴底部303所在水平面呈倾斜相交状。由此,在喂奶过程中,仅需将奶瓶倾斜放置婴幼儿即可吸允到奶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奶嘴顶部301的中线所在平面与奶嘴底部303所在水平面成45°角。此外,奶嘴底部303外径为4 10cm。由此,奶嘴3与母体乳房大小相似,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便于婴幼儿的喂养。如图所示,瓶体I为顶面开口、侧面为弧面的柱体,瓶体I包含瓶体顶部101、瓶体中部102和瓶体底部103,瓶体顶部101外径大于瓶体底部103外径,瓶体底部103外径大于瓶体中部102外径。由此,上下突出中间凹入的特殊设计可方便使用者抓牢奶瓶。此外,为方便奶嘴3与瓶体I的连接,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奶嘴底部303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第一环形凹槽5相对外侧设有第一凸触51,奶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6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5对应卡合的第一环形凸棱601,第一环形凸棱601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触51对应卡合的第一凹槽6011。由此,奶嘴3和第一连接件6可通过第一环形凸棱601、第一凸触51和第一环形凹槽5、第一凹槽6011卡合连接。此夕卜,瓶体顶部101设有第二环形凹槽7,第二环形凹槽7相对外侧设有第二凸触701,奶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8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7对应卡合的第二环形凸棱801,第二环形凸棱801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二凸触701对应卡合的第二凹槽8011。由此,瓶体I和第二连接件8可通过第二环形凸棱801、第二凸触701和第二环形凹槽7、第二凹槽8011卡合连接。为方便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第一连接件6上设有内螺纹9,第二连接件8上设有与内螺纹9螺接的外螺纹10由此,可通过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8将奶嘴3和瓶体I连接为整体。除了上述结构之外,第二连接件8相对外侧设有第三凸触802,且第三凸触802下方、第二连接件8上设有第一弧边803,瓶体顶部101设有与第一弧边803对应的第二弧边1011。由此,使用者可通过第三凸触802握牢奶瓶,而第一弧边803和第二弧边1011的设计使得奶瓶更具有美观的效果。为方便计量奶水的容量,瓶体I上设有刻度11。由此,使用者可通过刻度11计量瓶体I内奶水的容量。此外,为避免婴幼儿在吸允奶水过程中误吞入奶嘴3碎片造成的健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瓶的奶嘴3采用可食用硅胶制作。为避免奶瓶使用过程中被摔裂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瓶的瓶体I采用质地柔软的硅胶制作。此外,为奶嘴3和瓶体I的紧固连接,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8采用硬质塑胶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瓶具有可有效防止呛奶、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奶瓶,包含瓶体、瓶盖和奶嘴,所述奶嘴与所述瓶体连接,所述瓶盖盖于所述奶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一体成型且所述奶嘴上设有通孔柱,所述通孔柱包含通孔柱顶部和通孔柱底部,所述奶嘴包含奶嘴顶部、奶嘴中部和奶嘴底部,所述通孔柱顶部与奶嘴中部连接,通孔柱底部设于奶嘴顶部与奶嘴底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柱顶部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柱底部截面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顶部的中线所在平面与所述奶嘴底部所在水平面呈倾斜相交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顶部的中线所在平面与所述奶嘴底部所在水平面成45°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底部外径为4 10c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为顶面开口、侧面为弧面的柱体,所述瓶体包含瓶体顶部、瓶体中部和瓶体底部,所述瓶体顶部外径大于所述瓶体底部外径,所述瓶体底部外径大于所述瓶体中部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对外侧设有第一凸触, 所述奶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对应卡合的第一环形凸棱,所述第一环形凸棱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触对应卡合的第一凹槽, 所述瓶体顶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对外侧设有第二凸触, 所述奶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对应卡合的第二环形凸棱,所述第二环形凸棱相对内侧设有与第二凸触对应卡合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外侧设有第三凸触,且所述第三凸触下方、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弧边,所述瓶体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边对应的第二弧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上设有刻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采用可食用硅胶制作,所述瓶体采用硅胶制作,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硬质塑胶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奶瓶。该奶瓶,包含瓶体、瓶盖和奶嘴,奶嘴与瓶体连接,瓶盖盖于奶嘴上,其中,奶嘴一体成型且奶嘴上设有通孔柱,通孔柱包含通孔柱顶部和通孔柱底部,奶嘴包含奶嘴顶部、奶嘴中部和奶嘴底部,通孔柱顶部与奶嘴中部连接,通孔柱底部设于奶嘴顶部与奶嘴底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瓶具有可有效防止呛奶、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J9/04GK202724279SQ2012203419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查军 申请人:苏州麦第科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