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13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菌消毒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近几年来,随着环保工程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的生产和应用日益扩大,尤其在卫生要求较高的环境中如医院等一些公共场合应用更为普及。目前,大部分医院普遍使用悬挂于墙上的紫外线灯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然而这种方式只能实现局部杀菌消毒,效果很差。也有部分医院引进了一种新型的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包括一个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地面垂直的紫外线灯组件,紫外线灯组件主要由灯罩和置放于灯罩内的紫外线灯组成,底座上连接有插座,使用时可通过推动底座对整个房间进行杀菌消毒,但由于这种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一部分被灯罩遮住,不仅紫外线利用率不高,而且仍可能不能实现整个房间的各个角落的全面杀菌消毒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紫外线利用率和实现全面杀菌消毒的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所述的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主要由微波产生组件和与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连接的紫外线发光组件组成,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位于所述的底座内,所述的紫外线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且与地面相垂直,所述的紫外线发光组件包括由高周波拦网构成且用于产生微波放电的谐振腔、设置于所述的谐振腔内的灯管保持架及置放于所述的灯管保持架上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包括电源、磁控管和波导,所述的磁控管的天线与所述的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谐振控连接,所述的波导主要由承接基板、微波输出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的承接基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之间的三个垂直侧面和一个斜面组成,所述的承接基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相互平行,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与所述的斜面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一锐角,所述的第一锐角的角度为35° 55°,所述的承接基板、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所述的垂直侧面及所述的斜面之间的空间构成微波传输腔,所述的承接基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的磁控管的天线伸入所述的微波传输腔内的承接孔,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上设置有用于输出微波的微波出口,所述的承接孔的中心点与所述的微波出口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二锐角,所述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的第二锐角之差小于等于10°且大于等于0°,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通过微波引导部件与所述的谐振腔连接。[0007]所述的微波出口正对所述的微波引导部件的一端,所述的微波引导部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的谐振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法兰盘对应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的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的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的第二锐角相等。所述的承接基板上设置有锥形间隔部件和与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的 一端与所述的承接基板连接,所述的承接孔设置于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的承接孔与所述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的波导的一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四角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的底座移动的滚轮。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护栏机构,所述的护栏机构包括多根与地面相垂直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的护杆和设置于所述的谐振腔外的护套,所述的护杆的一端与所述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护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的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一个由微波产生组件和紫外线发光组件组成的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且紫外线发光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地面相垂直,紫外线发光组件包括由高周波拦网构成且用于产生微波放电的谐振腔、设置于谐振腔内的灯管保持架及置放于灯管保持架上的紫外线灯管,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微波产生组件产生的微波进入谐振腔中并在谐振腔中流动,而谐振腔起到允许紫外线射出,防止微波泄露的作用,因此谐振腔中流动的微波被紫外线灯管内的气体(如汞)吸收,激励紫外线灯管产生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周边环境,达到对周边环境杀菌消毒的目的,同时由于紫外线灯管是设置于一个可透过紫外线的谐振腔内,因此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可得到100%的利用。2)通过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上设置滚轮,这样可通过拉动底座使本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处于房间的各个角落,达到全面杀菌消毒的效果。3)由于波导主要由承接基板、微波输出基板及设置于承接基板与微波输出基板之间的三个垂直侧面和一个斜面组成,且微波输出基板与斜面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一锐角,第一锐角的角度为35° 55°,设置于承接基板上的承接孔的中心点与设置于微波输出基板上的微波出口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微波输出基板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二锐角,第一锐角与第二锐角之差小于等于10°且大于等于0°,这种结构的波导使得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通过其天线发射到微波传输腔内,微波传输腔内的微波通过微波出口输出到谐振腔内,大大提高了微波传输量,增加了作用于紫外灯管的微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紫外灯管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波导可直接与谐振腔连接,也可通过一个微波引导部件与谐振腔连接。4)当第一锐角与第二锐角相等时,即当第一锐角与第二锐角之差等于0°时,可使波导传输到谐振腔中的微波的量达到最高,从而使紫外灯管充分发光。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磁控管、波导及微波引导部件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0021]图3为波导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波导的俯视图;图5为波导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5所示,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连接有插座(图中未示出),底座I上设置有按钮13,底座I上设置有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主要由微波产生组件2和与微波产生组件2连接的紫外线发光组件3组成,微波产生组件2位于底座I内,紫外线发光组件3设置于底座I上且与地面相垂直,紫外线发光组件3包括由高周波拦网构成且用于产生微波放电的谐振腔31、设置于谐振腔31内的灯管保持架32及置放于灯管保持架32上的紫外线灯管33,紫外线灯管33内填充有气体(图中未示出),紫外线灯管33内的气体用于产生紫外线,该气体可以由一种元素或几种元素的混合物构成,其中汞是比较适合的元素,也可以选择惰性气体和汞化合物、钠、硫磺组成的混合物;也可以选择齒化物例如齒化汞;或选择含有铟的汞合金。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微波产生组件2包括与按钮13连接的电源(图中未示出)、磁控管21和波导22,磁控管21的天线211与波导22的一端连接,波导22的另一端与谐振控31连接,波导22主要由承接基板221、微波输出基板222及设置于承接基板221与微波输出基板222之间的三个垂直侧面223和一个斜面224组成,承接基板221与微波输出基板222相互平行,波导22的一个截面为梯形,微波输出基板222与斜面224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一锐角9,第一锐角0的角度一般可设计为35° 55°,承接基板221、微波输出基板222、垂直侧面223及斜面224之间的空间构成微波传输腔225,承接基板221上设置有供磁控管21的天线211伸入微波传输腔25内的承接孔226,微波输出基板222上设置有用于输出微波的微波出口 227,承接孔226的中心点与微波出口 227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微波输出基板222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二锐角P。在此,可将第二锐角P的角度设计成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锐角0与第二锐角P之差小于等于10°且大于等于0°,这样可以保证波导能够将磁控管21产生的微波有效地传输到谐振腔31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第一锐角0与第二锐角P设计成相等,即如将两个锐角的角度均设计为4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在波导22的微波输出基板222与谐振腔31之间设置有一个微波引导部件4,微波输出基板222通过微波引导部件4与谐振腔31连接,微波出口 227正对微波引导部件4的一端,微波引导部件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5,谐振腔31上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盘5对应的第二法兰盘6,第一法兰盘5和第二法兰盘6通过现有的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与底座I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承接基板221上设置有锥形间隔部件71和与锥形间隔部件71对应的通孔72,锥形间隔部件71的一端与承接基板221连接,承接孔226设置于锥形间隔部件71的另一端上,承接孔226与通孔72相连通,锥形间隔部件71的设置使得磁控管21的下端面与承接基板221间隔开,有利于保护磁控管21。[0031 ]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底座I的底部四角上设置有便于底座I移动的滚轮11,同时在底座I上设置有拉环12,这样只需使用一个拉钩拉住拉环12,借助外力及滚轮11的作用即可轻松方便地移动本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按下按钮13,开启电源,磁控管21产生微波,产生的微波经磁控管21的天线211发射进入波导的微波传输腔225内,进入微波传输腔225的微波再通过微波出口 227进入谐振腔31中并在谐振腔31中流动,而谐振腔31起到允许紫外线射出,防止微波泄露的作用,因此谐振腔31中流动的微波被紫外线灯管33内的气体(如汞)吸收,激励紫外线灯管33产生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周边环境,达到对周边环境杀菌消毒的目的。由于本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管33不是设置于灯罩内而是设置于一个可透过紫外线的谐振腔31内,因此紫外线灯管33发出的紫外线可得到100%的利用,起到360度的杀菌,同时可通过拉动底座I使本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处于房间的各个角落,达到全面杀菌消毒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利用本实施例给出的微波产生组件产生微波外,也可采用现 有的其他结构的微波产生装置。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底座I上设置有护栏机构,护栏机构包括多根与地面相垂直设置于底座I上的护杆81和设置于谐振腔31外的护套82,护杆81的一端与底座I的顶部固定连接,护杆8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83与护套8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护栏机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医务人员或病人及病人家属因不小心碰到紫外线灯管。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所述的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主要由微波产生组件和与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连接的紫外线发光组件组成,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位于所述的底座内,所述的紫外线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且与地面相垂直,所述的紫外线发光组件包括由高周波拦网构成且用于产生微波放电的谐振腔、设置于所述的谐振腔内的灯管保持架及置放于所述的灯管保持架上的紫外线灯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产生组件包括电源、磁控管和波导,所述的磁控管的天线与所述的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谐振控连接,所述的波导主要由承接基板、微波输出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的承接基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之间的三个垂直侧面和一个斜面组成,所述的承接基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相互平行,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与所述的斜面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一锐角,所述的第一锐角的角度为35° 55°,所述的承接基板、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所述的垂直侧面及所述的斜面之间的空间构成微波传输腔,所述的承接基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的磁控管的天线伸入所述的微波传输腔内的承接孔,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上设置有用于输出微波的微波出口,所述的承接孔的中心点与所述的微波出口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相交构成的锐角为第二锐角,所述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的第二锐角之差小于等于10°且大于等于0°,所述的微波输出基板通过微波引导部件与所述的谐振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出口正对所述的微波引导部件的一端,所述的微波引导部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的谐振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法兰盘对应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的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的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的第二锐角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基板上设置有锥形间隔部件和与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的承接基板连接,所述的承接孔设置于所述的锥形间隔部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的承接孔与所述的通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的一个截面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四角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的底座移动的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护栏机构,所述的护栏机构包括多根与地面相垂直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的护杆和设置于所述的谐振腔外的护套,所述的护杆的一端与所述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护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的护套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拉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一个由微波产生组件和紫外线发光组件组成的微波驱动紫外线发光装置,且紫外线发光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地面相垂直,紫外线发光组件包括用于产生微波放电的谐振腔、设置于谐振腔内的灯管保持架及置放于灯管保持架上的紫外线灯管,这样使用时微波产生组件产生的微波进入谐振腔中并在谐振腔中流动,而谐振腔起到允许紫外线射出,防止微波泄露的作用,因此谐振腔中的微波被紫外线灯管内的气体吸收,激励紫外线灯管产生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周边环境,达到对周边环境杀菌消毒的目的,同时由于紫外线灯管是设置于一个可透过紫外线的谐振腔内,因此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可得到100%的利用。
文档编号A61L9/20GK202751625SQ2012203417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孙福宽, 艾伦·斯利特 申请人:孙福宽, 艾伦·斯利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