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1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行颈椎牵引治疗的同时行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的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般都患有颈椎病,颈椎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颈椎牵引术,常规颈椎牵引治疗术多使用简易型颈椎牵引治疗椅完成,现在使用的颈椎牵引治疗椅多用普通木椅改进而成,在木椅的椅背后侧设有支杆,支杆上端设有滑轮,拉绳一端与下颌托相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与称砣或沙袋相连接,使用时,患者戴上下颌托,患者头部经下颌托向上牵引,而患者颈部以下通过自身重力向下牵引达到颈椎牵引的作用,这种颈椎牵引治疗椅的不足是需有 不能控制等缺点。近年来由学者研究出充气式颈椎牵引气囊装置并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此装置仅利用力学原理牵拉患病椎体间的间距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而对神经根水肿的消失、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疼痛症状减轻均作用甚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颈椎病患者行颈椎牵引治疗的同时行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的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两层管状弧形气囊,管状弧形气囊上设有充气嘴,管状弧形气囊相叠加形成颈椎牵引气囊,管状弧形气囊内侧设有三对电刺激电极,各电极由导线与便携式低频电脉冲刺激仪相连接,低频电脉冲刺激仪壳体上设有电脉冲波形、电压、电流和电刺激时间定时按键。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学原理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安全、方便、有效的气囊牵引治疗,同时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系统对颈部夹脊穴的有效刺激,两种治疗机理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尤其是适用于年老体弱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中不需要他人陪护,节约了人力物力,不仅适用于医院门诊及病房治疗,也适用于患者家庭自我治疗,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两层管状弧形气囊I,管状弧形气囊I上设有充气嘴2,充气嘴2的结构及其与管状弧形气囊I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管状弧形气囊I相叠加形成颈椎牵引气囊,管状弧形气囊I内侧设有三对电刺激电极3,各电极3由导线4与便携式低频电脉冲刺激仪5相连接,低频电脉冲刺激仪5壳体上设有电脉冲波形、电压、电流和电刺激时间定时按键,低频电脉冲刺激仪5和电极3的结构及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电极3与管状弧形气囊I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学原理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安全、方便、有效的气囊牵引治疗,同时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系统对颈部夹脊穴的有效刺激,两种治疗机理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尤其是适用于年老体弱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中不需要他人陪护,节约了人力物力,不仅适用于医院门诊及病房治疗,也适用于患者家 庭自我治疗,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两层管状弧形气囊,管状弧形气囊上设有充气嘴,管状弧形气囊相叠加形成颈椎牵引气囊,管状弧形气囊内侧设有三 对电刺激电极,各电极由导线与便携式低频电脉冲刺激仪相连接,低频电脉冲刺激仪壳体上设有电脉冲波形、电压、电流和电刺激时间定时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充气颈椎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两层管状弧形气囊,管状弧形气囊上设有充气嘴,管状弧形气囊相叠加形成颈椎牵引气囊,管状弧形气囊内侧设有三对电刺激电极,各电极由导线与便携式低频电脉冲刺激仪相连接,低频电脉冲刺激仪壳体上设有电脉冲波形、电压、电流和电刺激时间定时按键,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学原理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安全、方便、有效的气囊牵引治疗的同时,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系统对颈部夹脊穴的有效刺激,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尤其是适用于年老体弱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中不需要他人陪护,节约了人力物力,不仅适用于医院门诊及病房治疗,也适用于患者家庭自我治疗。
文档编号A61N1/36GK202682116SQ2012203440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郭世杰, 兰新丽, 卞学平 申请人:郭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