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42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液体高度的压力差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普遍采用人工方式,医护人员需要巡检,以确定输液速度是否合理,输液是否即将结束,并人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人工调整输液瓶的高度,人工插拔针头、更换输液瓶等;同时,由于输液瓶的位置不能移动,从而患者的体位被限制,不能随意移动,患者上厕所、行走、活动都极不方便,需要专门的人员陪护。近年来,国内外也有研制出各种专门的输液机械,如输液液泵,但其泵重量大、价格昂贵,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又如ZL02280356.4号专利公开的一种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 机。其采用多管路的形式对输液瓶实现顺序工作,能较好地实现自动换瓶。其结构小巧,不受环境及放置位置的限制,一定程度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患者;但却需要设计专门的呈网状的输液管道进行输液,输液管路的转换装置成本高,操作不便,容易损坏,且需要一次性空气过滤器,过于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现有输液管、输液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患者输液的自动退针、换瓶操作;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提高医护质量、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环境不受限制,方便患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由输液箱和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箱的下底板上开有嵌放输液管的槽,下底板上设有光电开关;输液箱内设有控制器、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和插针装置;所述的输液瓶座的底部开有直径与输液瓶瓶口外径相同、位置与光电开关相对应的瓶孔,瓶孔旁设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光电开关、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插针装置的具体结构是直立的电机一的前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遮挡光电开关的遮光片;电机一顶部的主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与纵向丝杆上的锥齿轮二啮合;所述的纵向丝杆通过纵向丝杆支座安装于电机一的顶部;纵向丝杆的两端均螺纹配合有滑块,纵向丝杆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纵向丝杆两端的滑块通过连杆与上方的针夹铰接,针夹内夹持有输液针;横向丝杆上的螺母固定于横向丝杆支座上,横向丝杆支座安装于纵向丝杆支座的顶部;横向丝杆与固定于输液箱侧板上的电机二主轴相连;所述的电机一、电机二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初始状态,输液箱内的插针装置位于输液瓶座下方任意位置,输液管连接于输液针上,并穿过输液箱的下底板上的槽。当需要输液时,将装有药液的多个输液瓶按序倒置放于输液瓶座上,瓶口插入输液瓶座底部的瓶孔内;瓶孔旁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其靠近的输液瓶是否有液体,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某一输液瓶有液体的信号后,控制器将该输液瓶作为目标输液瓶,进行以下的移位、插针、退针操作控制器控制电机二转动,带动横向丝杆旋转;横向丝杆带动插针装置的其他部分沿横向移向该输液瓶,直至电机一上的挡片将与该输液瓶对应的光电开关挡住,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二停止转动,针夹内夹持的输液针位于该输液瓶瓶口的正下方,完成移位操作。控制器再控制电机一开始工作,电机一依次带动锥齿轮一、锥齿轮二、纵向丝杆转动,纵向丝杆两端的滑块作相向的纵向靠拢移动,进而带动与滑块相连的斜向连杆变直、靠拢;推动针夹及其输液针垂直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输液针插入输液瓶;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一停止转动,完成插针操作,随即输液开始。·[0016]当正在输液的输液瓶旁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该输液瓶中传感器高度处没有液体时,表明该输液瓶中的液体已处于即将输完的临界状态;控制器即控制插针装置上的电机一反转,输液针退出输液瓶,完成退针操作。若控制器根据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判定还有输液瓶为有液体的状态,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目标输液瓶,进行以上的移位、插针、退针操作,直至输液箱中的输液瓶都处于无液体的状态,最终输液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现有输液管、输液瓶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简单的机械机构运转,即可实现对患者输液的自动插针、退针、换瓶操作;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运输携带,可广泛用于医院、家庭、各种灾难的现场抢救,特别是适用于救护车辆上。二、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装置完全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实现插针、退针、换瓶操作,输液瓶的输液顺序即可随机进行,也可在控制器上事先进行设定,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提高医护质量的同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方便患者。上述的机架的具体构成是底座的下部设有万向轮,底座的上部固定有三根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内套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固定于输液箱的下底板上;三根支撑套管的内侧均开有滑槽,支撑杆连接板有三个伸出的连接端,每个连接端穿过滑槽与对应的支撑套管内的支撑杆相连;支撑杆连接板下方通过轴承安装有带有转动手柄的螺旋套管,螺旋套管与固定于底座上的螺纹杆螺纹连接。这样,转动螺旋套管上的转动手柄,可方便的实现整个装置的升降,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底座上安有万向轮,可使整个装置在地面上随意移动,方便病人上厕所、行走、活动。上述的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的具体构成是上板和下板固定于输液箱的侧壁上,上板上开有多个与输液瓶瓶身适配的瓶身孔,下板构成输液瓶座的底部。这种结构的输液瓶座结构简单,插放方便,易于实施。[0027]上述的输液箱上还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液晶显示屏。这样,医护人员和病人都可以可通过液晶显示屏获知输液时间、输液瓶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输液箱顶盖、前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插针装置旋转90度后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由输液箱I和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箱I的下底板IA上开有嵌放输液管的槽,下底板IA上设有光电开关12 ;输液箱I内设有控制器14、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10和插针装置;所述的输液瓶座10的底部开有直径与输液瓶瓶口外径相同、位置与光电开关12相对应的瓶孔,瓶孔旁设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1 ;所述控制器14与光电开关12、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1电连接;所述插针装置的具体结构是直立的电机一 3的前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遮挡光电开关12的遮光片3A ;电机一 3顶部的主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 4,锥齿轮一 4与纵向丝杆5A上的锥齿轮二 5B啮合;所述的纵向丝杆5A通过纵向丝杆支座5C安装于电机一 3的顶部;纵向丝杆5A的两端均螺纹配合有滑块7A,纵向丝杆5A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纵向丝杆5A两端的滑块7A通过连杆7B与上方的针夹8铰接,针夹8内夹持有输液针9 ;横向丝杆6A上的螺母6C固定于横向丝杆支座6B上,横向丝杆支座6B安装于纵向丝杆支座5C的顶部;横向丝杆6A与固定于输液箱I侧板上的电机二 13主轴相连;所述的电机一 3、电机二 13与控制器14电连接。本例的机架的具体构成是底座15的下部设有万向轮16,底座15的上部固定有三根支撑套管17,支撑套管17内套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上端固定于输液箱I的下底板IA上;三根支撑套管17的内侧均开有滑槽17A,支撑杆连接板19有三个伸出的连接端,每个连接端穿过滑槽17A与对应的支撑套管17内的支撑杆18相连;支撑杆连接板19下方通过轴承安装有带有转动手柄20A的螺旋套管20,螺旋套管20与固定于底座15上的螺纹杆21螺纹连接。本例的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10的具体构成是上板IOA和下板IOB固定于输液箱I的侧壁上,上板IOA上开有多个与输液瓶瓶身适配的瓶身孔,下板IOB构成输液瓶座10的底部。本例的输液箱I上还设有与控制器14相连的液晶显示屏22。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由输液箱(I)和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箱(I)的下底板(IA)上开有嵌放输液管的槽,下底板(IA)上设有光电开关(12);输液箱⑴内设有控制器(14)、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10)和插针装置;所述的输液瓶座(10)的底部开有直径与输液瓶瓶口外径相同、位置与光电开关(12)相对应的瓶孔,瓶孔旁设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1);所述控制器(14)与光电开关(12)、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1)电连接; 所述插针装置的具体结构是 直立的电机一(3)的前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遮挡光电开关(12)的遮光片(3A);电机一 (3)顶部的主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4),锥齿轮一(4)与纵向丝杆(5A)上的锥齿轮二(5B)啮合;所述的纵向丝杆(5A)通过纵向丝杆支座(5C)安装于电机一(3)的顶部;纵向丝杆(5A)的两端均螺纹配合有滑块(7A),纵向丝杆(5A)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纵向丝杆(5A)两端的滑块(7A)通过连杆(7B)与上方的针夹(8)铰接,针夹(8)内夹持有输液针(9); 横向丝杆(6A)上的螺母(6C)固定于横向丝杆支座(6B)上,横向丝杆支座(6B)安装于纵向丝杆支座(5C)的顶部;横向丝杆(6A)与固定于输液箱(I)侧板上的电机二(13)主轴相连; 所述的电机一(3)、电机二(13)与控制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的具体构成是 底座(15)的下部设有万向轮(16),底座(15)的上部固定有三根支撑套管(17),支撑套管(17)内套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上端固定于输液箱(I)的下底板(IA)上; 三根支撑套管(17)的内侧均开有滑槽(17A),支撑杆连接板(19)有三个伸出的连接端,每个连接端穿过滑槽(17A)与对应的支撑套管(17)内的支撑杆(18)相连;支撑杆连接板(19)下方通过轴承安装有带有转动手柄(20A)的螺旋套管(20),螺旋套管(20)与固定于底座(15)上的螺纹杆(2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10)的具体构成是上板(IOA)和下板(IOB)固定于输液箱⑴的侧壁上,上板(IOA)上开有多个与输液瓶瓶身适配的瓶身孔,下板(IOB)构成输液瓶座(10)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箱(I)上还设有与控制器(14)相连的液晶显示屏(22)。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退针换瓶输液装置,由输液箱和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箱的下底板上开有嵌放输液管的槽,下底板上设有光电开关;输液箱内设有控制器、可倒立放置多个横向排列输液瓶的输液瓶座和插针装置;所述的输液瓶座的底部开有直径与输液瓶瓶口外径相同、位置与光电开关相对应的瓶孔,瓶孔旁设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光电开关、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电连接;该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现有输液管、输液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患者输液的自动退针、换瓶操作;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提高医护质量、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环境不受限制,方便患者。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724343SQ2012203495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林敏 , 傅攀, 荣必贤, 成一楠, 林志斌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