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33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斜颈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小儿斜颈是小儿比较常见的颈部畸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在晚期病例,患侧颈部其他软组织如斜方肌、深筋膜等,因适应畸形也发生挛缩,形成颈胸脊柱侧凸,两侧面部不对称。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周岁以内采用手法按摩矫正畸形。按摩疗法简便易行,但患儿家长不易坚持配合,因此常常使病情由轻变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对周岁以内的患儿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理疗装置,不但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能达到治疗小儿斜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包括支撑托1,医用蜡疗袋2,中药袋3,固定带4和加热电源线5,支撑托I两端与固定带4连接,支撑托I内侧与医用蜡疗袋2连接,医用蜡疗袋2一端侧面与加热电源线5连接,加热电源线5从支撑托I与固定带4连接的一端侧面中间伸出,医用蜡疗袋2内侧设置有中药袋3,中药袋3内盛中药。所述的支撑托I为塑胶或橡胶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蜡疗、中药、牵引、理疗的作用,简便易操作,对周岁以内的患儿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理疗装置,不但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能达到治疗小儿斜颈的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支撑托,2-医用蜡疗袋,3-中药袋,4-固定带,5-加热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包括支撑托1,医用蜡疗袋2,中药袋3,固定带4和加热电源线5,支撑托I两端与固定带4连接,支撑托I内侧与医用蜡疗袋2连接,医用蜡疗袋2 —端侧面与加热电源线5连接,加热电源线5从支撑托I与固定带4连接的一端侧面中间伸出,医用蜡疗袋2内侧设置有中药袋3,中药袋3内盛中药。所述的支撑托I为塑胶或橡胶制作而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蜡疗、中药、牵引、理疗的作用,简便易操作,对周岁以内的患儿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理疗装置,不但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能达到治疗小儿斜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托(I),医用蜡疗袋(2),中药袋(3),固定带(4)和加热电源线(5),支撑托(I)两端与固定带(4)连接,支撑托(I)内侧与医用蜡疗袋(2)连接,医用蜡疗袋(2) —端侧面与加热电源线(5)连接,加热电源线(5)从支撑托⑴与固定带⑷连接的一端侧面中间伸出,医用蜡疗袋⑵内侧设置有中药袋(3),中药袋⑶内盛中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托(I)为塑胶或橡胶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斜颈理疗装置,包括支撑托,医用蜡疗袋,中药袋,固定带和加热电源线,支撑托两端与固定带连接,支撑托内侧与医用蜡疗袋连接,医用蜡疗袋一端侧面与加热电源线连接,加热电源线从支撑托与固定带连接的一端侧面中间伸出,医用蜡疗袋内侧设置有中药袋,中药袋内盛中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蜡疗、中药、牵引、理疗的作用,简便易操作,对周岁以内的患儿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理疗装置,不但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能达到治疗小儿斜颈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2724091SQ20122037040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1日
发明者郝永敏 申请人:郝永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