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肢体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67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肢体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护理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肢体静脉淋巴系统阻塞性疾病的医用肢体垫。
技术背景静脉及淋巴系统阻塞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循环受阻导致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滞缓,护理的首要目的是促使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一般方法为将病患肢体部位抬高,抬高的坡度一般在30°左右为宜,过高影响动脉供血,过低影响静脉回流。 目前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在患者下肢处加一软垫。这种软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形,一般不能达到持续抬高30°的要求,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另外,患者自己的血液、汗水等污物易污染垫体,长期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肢体垫,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肢体持续保持在抬高高度,保持腿部相对固定,促使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快了患者的康复,且可防止血液、汗水等污物污染垫体,并防止患者自己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硬质垫体,硬质垫体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侧面贯通的凹槽,与凹槽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 40° ;在硬质垫体外侧套装有一防污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与凹槽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 40°,这样能使肢体舒适的持续保持在抬高高度,硬质垫体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个侧面贯通的凹槽,凹槽与小腿相适应,不仅可以保持腿部相对固定,而且可以使排肠肌得到放松,促使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另外,硬质垫体外表面套装有一防污层,当被血液或患者汗水弄脏后,可方便的拆下换洗,防止了血液、汗水等污染垫体,而且避免了患者自己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硬质垫体,2、凹槽,3、防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由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硬质垫体1,硬质垫体I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侧面贯通的凹槽2,与凹槽2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 40°。在硬质垫体I外侧套装有一防污层3。采用本实用新型肢体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与凹槽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 40°,这样能使肢体舒适的持续保持在抬高高度,硬质垫体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个侧面贯通的凹槽,凹槽与小腿相适应,不仅可以保持腿部相对固定,而且可以使排肠肌得到放松,促使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另外,硬质垫体外表面套装有一防污层,当被血液或患者汗水弄脏后,可方便的拆下换洗,防止了血液、汗水等污染垫体,而且避免了患者自己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 染。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肢体垫,其特征是包括一硬质垫体,硬质垫体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侧面贯通的凹槽,与凹槽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 40° ;在硬质垫体外侧套装有一防污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护理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肢体静脉淋巴系统阻塞性疾病的医用肢体垫。它包括一硬质垫体,硬质垫体的顶面设有两个与其两侧面贯通的凹槽,与凹槽贯通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面倾斜设置,该倾斜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40°;在硬质垫体外侧套装有一防污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肢体持续保持在抬高高度,保持腿部相对固定,促使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快了患者的康复,且可防止血液、汗水等污物污染垫体,并防止患者自己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2699482SQ2012204002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刘桂霞 申请人:刘桂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