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78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理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拔火罐。
背景技术
拔罐是理疗常用方法之一,该法是以罐体作为工具,借外力排出罐体内的空气,罐体内产生负压,罐口吸附皮肤的一种疗法。拔罐时,罐体内空气被排出,罐体内负压罐口吸附皮肤,造成皮肤的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拔罐用的罐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拔气罐,另一种为拔火罐;常用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罐口 11、罐颈12、以及罐腔13,罐口 11为平口且略外翻。拔火罐时,借助火源的热量消耗罐腔13的空气,此时罐腔13内空气耗尽处于负压状态,罐口 11吸·附患处或穴位的皮肤。上述拔火罐虽然有助于理疗,但是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部位的皮肤凸起弧度较大,平口的罐口吸附后存在缝隙,无法完全贴合,一旦空气从该缝隙吸入罐腔内,则拔火罐很难吸附在皮肤上,因此,上述凸起骨骼部位或肌肉部位无法实施拔火罐理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火罐,拔火罐的罐口与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的皮肤的形状吻合,紧密贴合其表面皮肤,有效防止空气吸入罐腔内,便于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实施拔火罐理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的,其包括罐口、罐颈及罐腔,所述罐口为平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罐口形状相同的弹性软体,所述弹性软体的底部粘接罐口,所述弹性软体的顶部开口为向所述罐腔弯曲的弧形开口。优选的,所述弧形开口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优选的,所述弹性软体底部分岔为两个连接部,一个连接部粘接罐颈外侧,另一个连接部粘接罐颈的内侧。优选的,还包括粘贴在所述罐颈内侧的弹性软体上的耐火层。优选的,所述弹性软体为玻璃胶或橡胶。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拔火罐,其罐口处粘贴弹性软体,该弹性软体的开口为弧形,弧形开口扣在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的皮肤上,接触紧密没有缝隙,防止空气被罐腔内的负压倒吸,确保拔火罐牢固的吸附在皮肤上,便于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实施拔火罐理疗。

图1为现有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图2所述拔火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罐口 21通过罐颈22连接罐腔23,罐口 21为平口,罐腔23大于罐口 21。弹性软体24为与罐口 21形状相同的环状体,该环状体的底部粘接平口的罐口 21上,该环状体顶部开口为弧形。当拔罐时,轻微按压拔火罐底部,弹性软体的弧形开口扣在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上,弹性软体挤压凸起部位发生弹性形变,与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的凸起形状完全吻合,没有缝隙。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软体弧形的开口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便于拔火罐调整与身体凸起部位的接触位置及方向,使拔火罐紧密的吸附皮肤,防止外界的空气吸入拔火罐的罐腔内。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软体24底部向两边分支为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粘贴罐颈12外侧,第二连接部32粘贴罐颈12内侧,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粘贴罐口,从而使弹性软体24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罐口上。拔罐前,用火源燃烧拔火罐罐腔内的空气,罐腔内处于负压状态,倒扣拔火罐接触皮肤即可吸附皮肤。为防止火源接触粘贴于罐颈内侧的弹性软体分支,则在罐颈内侧的弹性软体分支上粘贴的耐火层,或者弹性软体直接采用胶与耐火材料的复合材料。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软体可以为玻璃胶、橡胶等其他可以凝固的软体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拔火罐,包括罐口、罐颈及罐腔,所述罐口为平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罐口形状相同的弹性软体,所述 弹性软体的底部粘接罐口,所述弹性软体的顶部开口为向所述罐腔弯曲的弧形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开口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体底部分岔为两个连接部,一个连接部粘贴罐颈外侧,另一个连接部粘贴罐颈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拔火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贴在所述罐颈内侧的弹性软体上的耐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体为玻璃胶或橡胶。
专利摘要一种拔火罐,包括罐口、罐颈及罐腔,所述罐口为平口,还包括与罐口形状相同的弹性软体,所述弹性软体的底部粘接罐口,所述弹性软体的顶部开口为向所述罐腔弯曲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扣在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的皮肤上,接触紧密没有缝隙,防止空气被罐腔内的负压倒吸,确保拔火罐牢固的吸附在皮肤上,便于肩部、膝盖或者手臂肌肉等凸起部位实施拔火罐理疗。
文档编号A61M1/08GK202822235SQ2012204034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高士勇 申请人:高士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