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大鼠采血是科学研究中一项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常用的大鼠采血方法包括断头取血、腹主动脉取血、剪尾取血、眼眶后取血、心脏穿刺取血及颈静脉取血,但是大部分取血方法因采血量不够或不能重复采血而影响实验进程和结果。同时,在采血实验过程中,大多数的操作者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静脉血后转移至试管中,血清中的水分在敞口的试管中因受温度及干燥空气影响有不同程度的蒸发,同时也不利于贮存和移动。很多初学者也经常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实验数据不准确,比如颈脉采血后直接注入试管,而且快速推出,这 样红细胞会因受外力且高速撞击试管壁而引起溶血,或由于注射器针对连接不紧,抽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也易发生溶血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其构造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应用于实验室中动物采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包括采血针、持针器、真空管、管塞和安全头帽,所述安全头帽扣合在管塞外部并将其固定在真空管的管体端口处,所述管塞由芯塞和密封外套组成,所述芯塞呈M型,芯塞与密封外套为一体结构;所述真空管长为8 IOcm,真径为O. 8 I. 2cm。本实用新型的采血针与双向采血针头部固定连接,双向采血针尾部与持针器螺纹连接,并通过持针器与真空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采血针为直式采血针或蝶形采血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为采血针为蝶形采血针,蝶形采血针尾部的接头与双向采血针头部可拆卸连接,双向采血针尾部与真空管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有效的防止了采血后容易污染、蒸发的问题,避免了实验数据因此造成不准确。2.本实用新型极适用于初学者进行大鼠采血,操作人员在将针头刺入静脉后可不必后续的抽取动作,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机率。3.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用于颈静脉采血效果好、创伤小、成功率高、采血量大、可反复采血。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便于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分解示意图。[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广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包括采血针、持针器6、真空管4、管塞和安全头帽,安全头帽3扣合在管塞外部并将其固定在真空管4的管体端口处,所述管塞由芯塞I和密封外套2组成,所述芯塞I呈M型,芯塞与密封外套为一体结构;所述真空管长为8 10cm,真径为O. 8 I. 2cm。本实施方式中,采血针与双向采血针12的头部13固定连接,双向采血针的尾部14与持针器6螺纹连接,并通过持针器6与真空管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采血针为直式采血针7。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区别在于采血针7为蝶形采血针10,蝶形采血针尾部的接头11与双向采血针头部13可拆卸连接,双向采血针尾部14与真空管4可拆卸连接。采血时,实验人员手持蝶形采血器的手持部9进针。其它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在真空管4的底部可设置实验需要的添加剂5。工作原理拔出针帽8,将大鼠胸前区采血部位皮肤消毒,于胸前正中线约第4肋骨水平先用采血针头沿水平方向刺入皮肤,再向颈静脉所在位置沿皮下进针,针头到达颈静脉所在位置时,使采血针头与胸部表面成角度30° 40°向颈静脉刺入,此时采血针头与颈静脉走向方向相一致,刺入的深度约5 mm,利用真空管内负压使血液自动流入真空管内,待血液足够时,拔出采血针,用干棉球按压止血,将真空管送检验室。
权利要求1.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包括采血针、持针器(6)、真空管(4)、管塞和安全头帽(3),其特征在于安全头帽(3)扣合在管塞外部并将其固定在真空管(4)管体端口处,所述管塞由芯塞(I)和密封外套(2)组成,所述芯塞呈M型,芯塞与密封外套为一体结构;所述真空管长为8 IOcm,真径为O. 8 I. 2c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采血针与双向采血针头部固定连接,双向采血针尾部与持针器螺纹连接,并通过持针器与真空管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针为直式采血针或蝶形采血针。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采血的真空采血装置,它包括采血针、持针器、真空管、管塞和安全头帽,所述管塞呈M型,安全头帽扣合在管塞外部并将其固定在真空管的端口,所述管塞由芯塞和密封外套组成芯塞与密封外套为一体结构;真空管长为8~10cm,真径为0.8~1.2cm。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构造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大中专院校、医疗机构和科学实验室等。
文档编号A61B5/154GK202681953SQ20122040957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8日
发明者杨书彬, 陶荟竹, 王志刚, 孙爽 申请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杨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