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滚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577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肤滚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皮肤外用给药前促进药物吸收的皮肤滚针。
背景技术
经皮给药是皮肤科、美容科的常用治疗方法,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常规涂抹、包封、沐浴、熏蒸等。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表皮位于最外层,厚度为O. Imm到O. 4mm不等。从外到内又由角质层(O. 01-0. 04_)、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组成。表皮是人体的天然屏障,阻挡外界病菌侵入的同时也给经皮给药的效果带来了极大影响。当皮肤患病时,很多病理变化都发生在表皮,比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等等。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经皮给药效果。人们通过改进剂型能够增加药物的皮肤 通过性,但仍不理想。目前为止,尚无较好的办法解决药物经皮吸收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用于皮肤给药前对皮肤表皮(主要是角质层)进行穿刺处理且不损伤真皮层的皮肤滚针。技术方案包括滚筒及经手柄,所述手柄经滚轴与滚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表面装有多根破皮针。所述破皮针的尖端距离滚筒表面的高度为O. 05-0. 5mm。所述破皮针为锥形,锥底直径为O. Olmm-O. 5mm。本实用新型采用常用的滚筒及手柄进行配合,滚筒上安装破皮针,使滚筒上根据需要的密度布满破皮针,通过推动滚筒在皮肤上的滚动,使破皮针刺穿表皮,达到破皮的效果。所述破皮针的高度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设计破皮针的高度应以滚筒在皮肤上滚动时,针尖部可刺穿表皮层而不损伤真皮层为准。因此发明人根据表皮层及真皮层的相应深度优选破皮针的尖端距离滚筒表面的高度为O. 05-0. 5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穿刺效果好、不损伤真皮层,可大面积给药,患者几乎无痛苦,大大增加了皮肤给药效果,促进了药物的吸收,适用于多种皮肤科疾病的皮肤表面给药前的穿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部局部放大图。其中,I-滚筒、I. I-破皮针、2_滚轴、3_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参照图I及图2,手柄3经滚轴2与滚筒I连接,所述滚筒I表面装有多根破皮针I.I,所述破皮针I. I的尖端距离滚筒I表面的高度L为O. 05-0. 5_,具体高度可根据不同皮肤状态进行合理选择。如用于皮炎、慢性湿疹给药时,由于表皮厚度增加,应该设计较长的破皮针;如用于较薄皮肤(如面部)表面给药时,则应设计较短的破皮针。操作过程在皮肤给药前,先清洁相应给药部位(患处)的皮肤(必要时消毒),然后手持手柄3,将滚筒I置于需涂药的皮肤处,稍稍用力来回滚动滚筒1,使滚筒I上的多根破皮针I. I 刺破患处皮肤,完成穿刺后就可进行后面常规皮肤给药程序。
权利要求1.一种皮肤滚针,包括滚筒及经手柄,所述手柄经滚轴与滚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表面装有多根破皮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皮肤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针的尖端距离滚筒表面的高度为 0. 05-0. 5mm。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皮肤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针为锥形,锥底直径为.0.Olmm-O.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滚针,解决了现有皮肤给药穿透性差、疗效差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滚筒及经手柄,所述手柄经滚轴与滚筒连接,所述滚筒表面装有多根破皮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穿刺效果好、不损伤真皮层,可大面积给药,患者几乎无痛苦,大大增加了皮肤给药效果,促进了药物的吸收,适用于多种皮肤科疾病的皮肤表面给药前的穿刺。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761912SQ20122048618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维, 吴琼, 欧剑, 刘霞, 叶鸿 申请人:刘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