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及家庭保健温灸治疗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艾灸的使用主要分为两种艾条灸和艾绒灸,但是不论是艾条灸还是艾绒灸施灸时烟雾都非常大,污染坏境,让病人和医生都难以接受,同时艾灸过程中燃烧灰烬散落会造成烫伤危险,而且艾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影响疗效,操作不方便,目前所使用的木制温灸器不易控制,时有闷灭艾条或艾绒的现象,同时木制温灸器易被引燃,金属制温灸器由于传热快,易烫伤持灸者和患者,而且艾条、艾绒燃烧效能不能充分利用,·[0003]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外筒、内筒、插针、隔热防护垫、卡簧A、卡簧B、风扇外筒、漏斗、散热孔、风扇、导热孔A、导热孔B、防护网、伸拉杆、支撑架、无极变速器、无极变速开关、支撑腿,其特征在于由外筒、内筒、插针、隔热防护垫、卡簧A、卡簧B、风扇外筒、漏斗、散热孔、风扇、导热孔A、导热孔B、防护网组成温灸器,外筒、内筒均为圆筒形,内筒一端设置有开口,内筒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B,导热孔B内侧设置有防护网,内筒内的底部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向上的插针,外筒一端设置有开口,外筒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A,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簧A和卡簧B,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卡簧A与外筒的底部端面接触使得内筒与外筒的底部端面之间存在空隙,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通过卡簧A和卡簧B相互固定衔接,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外简上导热孔A的外周安装有隔热防护垫,隔热防护垫与外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隔热防护垫设置成圆口形和或扁口形,外筒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外筒通过螺纹与风扇外筒连接,风扇外筒内顶部设置有风扇,风扇下面的风扇外筒内壁上设置有漏斗,漏斗上宽下窄,漏斗下面的窄口与插针对应,与漏斗外壁对应的风扇外筒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孔,风扇外筒通过伸拉杆连接到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无极变速器,无极变速器连接有无极变速开关。外筒、内筒、风扇外筒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一层隔热涂层,使用时用于防止烫伤持灸者或患者。使用说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带中孔的艾条进行艾灸,以艾条为例做以下使用说明,首先将艾条点燃后,燃烧端向上将艾条的中孔插入到内筒的插针上,然后将内筒置入外筒内,再将外筒与风扇外筒旋拧在一起,通过控制伸拉杆可以调节温灸器的位置,通过无极变速器调控风扇的转速,从而调节温灸器内艾条的燃烧速度,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以适应人体各个部位进行艾灸时温度的需要,内筒底部端面和外筒的底部端面上都设置有导热孔,让热量更高效的导出,内筒底部端面的内侧还设置有防护网,作用是承接住燃烧散落的灰烬,防止燃烧后的灰烬散落到人体上烫伤皮肤,外筒上导热孔A外周安装的隔热防护垫用于预防烫伤患者皮肤,风扇外筒内壁上设置的漏斗可以让风集中,使艾条完全燃烧,与漏斗外壁对应的风扇外筒壁上设置有散热孔,在风扇停转的状态下,散热孔可以迅速散热降低内部温度,以免风扇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在风扇停转状态下,如仍有正在燃烧的艾条,这时应立即取出内筒将艾条熄灭,避免温灸器过热烫伤持灸者或患者,还可以通过给外筒、内筒、风扇外筒的外壁上设置一层隔热涂层来进一步防止温灸器过热烫伤持灸者或患者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艾条、艾条、艾绒的燃烧效能,减少浪费,具有药效高,温度易于控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适用于在医疗保健和家庭保健领域的推广普及。
图I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热防护垫呈圆口形的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热防护垫呈扁口形的结构示意图。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灸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筒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筒I、内筒2、插针3、隔热防护垫4、卡簧A5、卡簧B6、风扇外筒7、漏斗8、散热孔9、风扇10、导热孔All、导热孔B12、防护网13、伸拉杆14、支撑架15、无极变速器16、无极变速开关17、支撑腿18。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包括外筒I、内筒2、插针3、隔热防护垫4、卡簧A5、卡簧B6、风扇外筒7、漏斗8、散热孔9、风扇10、导热孔All、导热孔B12、防护网13、伸拉杆14、支撑架15、无极变速器16、无极变速开关17、支撑腿18,其特征在于由外筒I、内筒2、插针3、隔热防护垫4、卡簧A5、卡簧B6、风扇外筒7、漏斗8、散热孔9、风扇10、导热孔All、导热孔B12、防护网13组成温灸器,外筒I、内筒2均为圆筒形,内筒2 —端设置有开口,内筒2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B12,导热孔B12内侧设置有防护网13,内筒2内的底部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向上的插针3,外筒I 一端设置有开口,外筒I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All,内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簧A5和卡簧B6,内筒2设置在外筒I内,卡簧A5与外筒I的底部端面接触使得内筒2与外筒I的底部端面之间存在空隙,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I的内壁之间通过卡簧A5和卡簧B6相互固定衔接,内筒2的外壁与外简I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夕卜筒I上导热孔All的外周安装有隔热防护垫4,隔热防护垫4与外筒I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隔热防护垫4设置成圆口形和或扁口形,外筒I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外筒I通过螺纹与风扇外筒7连接,风扇外筒7内顶部设置有风扇10,风扇10下面的风扇外筒7内壁上设置有漏斗8,漏斗8上宽下窄,漏斗8下面的窄口与插针3对应,与漏斗8外壁对应的风扇外筒7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孔9,风扇外筒7通过伸拉杆14连接到支撑架15上,支撑架15上设置有无极变速器16,无极变速器16连接有无极变速开关17。外筒I、内筒2、风扇外筒7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一层隔热涂层,使用时用于防止烫伤持灸者或患者。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包括外筒(I)、内筒(2)、插针(3)、隔热防护垫(4)、卡簧A(5)、卡簧B(6)、风扇外筒(7)、漏斗(8)、散热孔(9)、风扇(10)、导热孔A(Il)、导热孔B(12)、防护网(13)、伸拉杆(14)、支撑架(15)、无极变速器(16)、无极变速开关(17)、支撑腿(18),其特征在于由外筒⑴、内筒⑵、插针(3)、隔热防护垫(4)、卡簧A(5)、卡簧B(6)、风扇外筒⑵、漏斗(8)、散热孔(9)、风扇(10)、导热孔A(ll)、导热孔B(12)、防护网(13)组成温灸器,外筒(I)、内筒(2)均为圆筒形,内筒(2) —端设置有开口,内筒(2)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B (12),导热孔B (12)内侧设置有防护网(13),内筒⑵内的底部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向上的插针(3),外筒(I) 一端设置有开口,外筒(I)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A(Il),内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簧A(5)和卡簧B(6),内筒(2)设置在外筒(I)内,卡簧A (5)与外筒(I)的底部端面接触使得内筒(2)与外筒(I)的底部端面之间存在空隙,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I)的内壁之间通过卡簧A(5)和卡簧B(6)相互固定衔接,内筒⑵的外壁与外筒⑴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外筒⑴上导热孔A(Il)的外周安装有隔热防护垫(4),隔热防护垫(4)与外筒(I)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隔热防护垫(4)设置成圆口形和或扁口形,外筒(I)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外筒(I)通过螺纹与风扇外筒(7)连接,风扇外筒(7)内顶部设置有风扇(10),风扇(10)下面的风扇外筒(7)内壁上设置有漏斗(8),漏斗⑶上宽下窄,漏斗⑶下面的窄口与插针(3)对应,与漏斗⑶外壁对应的风扇外筒(7)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孔(9),风扇外筒(7)通过伸拉杆(14)连接到支撑架(15)上,支撑架(15)上设置有无极变速器(16),无极变速器(16)连接有无极变速开关(1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其特征在于外筒(I)、内筒(2)、风扇外筒(7)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一层隔热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自动控温温灸器,其特征在于内筒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B,导热孔B内侧设置有防护网,内筒内的底部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向上的插针,外筒另一端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导热孔A,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簧A和卡簧B,外筒上导热孔A的外周安装有隔热防护垫,风扇外筒内顶部设置有风扇,风扇下面的风扇外筒内壁上设置有漏斗,漏斗上宽下窄,漏斗下面的窄口与插针对应,与漏斗外壁对应的风扇外筒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孔,风扇外筒通过伸拉杆连接到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无极变速器。本实用新型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艾条、艾条、艾绒的燃烧效能,减少浪费,具有药效高,温度易于控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777047SQ2012204860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杜清 申请人: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