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37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目如心内病人在做完手术后,全身麻搏,不易移动,躺在床上时间久了会出现下肢僵凝,不听指挥,或下肢酸软,想要抬高下肢消除疲劳只能微微的晃动,但操作费时费力,有时医务人员会采用将枕垫或海绵放在病人下肢下面以缓解病人下肢的酸软、僵凝,但这种方法使患者下肢抬高的稳定性差,患者稍微晃动下就容易滑落,不方便固定,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有效的调整病人下肢的高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方便固定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调整病人下肢的高度,使病人下肢受到充分承托,舒适、稳定的保持在要求抬高的位置上,且避免下肢滑落,方便固定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包括充气垫(I)、放腿槽(2)、通气管(3)、充气管(4)、放气阀(5)、放气扭(6)、进气管(7)、充气球(8),其特征在于充气垫(I)由三层气垫组叠而成,而三层气垫外形、大小、尺寸完全相同。充气垫(I)上设有两个放腿槽(2)。充气垫
(I)的底端与通气管(3)的两端固定连接,充气管(4)的一端连接通气管(3),进气管(7)通过放气阀(5 )与充气管(4)连接,放气阀(5 )上设有放气扭(6 ),进气管(7 )与充气球(8 )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调整病人下肢的高度,使病人下肢受到充分承托,舒适、稳定的保持在要求抬高的位置上,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下肢酸痛,且避免下肢滑落,方便固定,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包括充气垫1、放腿槽
2、通气管3、充气管4、放气阀5、放气扭6、进气管7、充气球8,充气垫I有三层气垫连接,充气垫I上设有两个放腿槽2,可根据卧床的心内病人的需要,把病人双腿分别放在两个放腿槽2内,可固定住患者下肢使之不让患 者稍微晃动下肢就容易滑落。患者可自主的通过控制充气球8将气体由进气管7通过充气管4流向通气管3快速地将充气垫I充气,将充气垫I抬高到患者需要的高度。或患者通过控制放气阀5上的放气扭6可迅速地将充气垫I内的气体放出来,使自己的下肢得以活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让病人省时省力地调整抬腿高度,使病人下肢受到充分承托,舒适、稳定的保持在要求抬高的位置上,促进血液循环,极大的缓解了患者下肢的酸软、僵凝,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包括充气垫(I)、放腿槽(2)、通气管(3)、充气管(4)、放气阀(5)、放气扭(6)、进气管(7)、充气球(8),其特征在于充气垫(I)有三层气垫连接,充气垫(I)上设有两个放腿槽(2),充气垫(I)的底端与通气管(3)的两端固定连接,充气管(4)的一端连接与通气管(3),进气管(7)通过放气阀(5)与充气管(4)连接,放气阀(5)上设有放气扭(6),进气管(7)与充气球(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充气垫(I)由三层气垫组叠而成,而三层气垫外形、大小、尺寸完全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下肢支撑垫,包括充气垫(1)、放腿槽(2)、通气管(3)、充气管(4)、放气阀(5)、放气扭(6)、进气管(7)、充气球(8),其特征在于充气垫有三层气垫连接,充气垫上设有两个放腿槽,充气垫的底端与通气管的两端固定连接,充气管的一端连接与通气管,进气管通过放气阀与充气管连接,放气阀上设有放气扭,进气管与充气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让患者自己调整下肢高度,固定方便,可有效的缓解患者下肢疲劳,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2892307SQ20122050211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锐 申请人:刘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