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58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耳前瘘管在切除术后需要引流,而现有技术并没有专门针对耳前瘘管术后引流的器具,大多数医生都是采用直接把引流条置于术腔即可,由于没有容器装引流液,导致引流既不充分又污染切口,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能够有效的实现耳前瘘管术后引流的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引流器包括筒体、引流管、弹簧、上端盖和底板,所述的筒体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和底板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与筒体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设置在筒体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引流管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连接,所述的引流管上带有调节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实现耳前瘘管术后的引流,引流液被直接引入引流器的筒体腔体内,引流非常的充分,防止污染切口,有利于病情的康复。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I、2所示该引流器包括筒体I、引流管2、弹簧3、上端盖4和底板5,所述的筒体I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4和底板5设置在筒体I的两端与筒体I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3设置在筒体I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4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 6,引流管2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 6连接,所述的引流管2上带有调节器7。所述的弹簧3的上端支承在上端盖4上,下端支承在底板5上。所述的筒体I采用白色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容积是20ml,筒体I上带有刻度线8。使用时,将引流管2的一端置于术腔,压紧筒体I内的弹簧3使筒体I收缩,利用弹簧3恢复弹性所产生的负压来吸引术腔内的渗出液。
权利要求1.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该引流器包括筒体(I)、引流管(2)、弹簧(3)、上端盖(4)和底板(5),所述的筒体(I)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4)和底板(5 )设置在筒体(I)的两端与筒体(I)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3 )设置在筒体(I)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4)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6),引流管(2)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6)连接,所述的引流管(2)上带有调节器(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的上端支承在上端盖(4 )上,下端支承在底板(5 )上,筒体(I)上带有刻度线(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该引流器包括筒体、引流管、弹簧、上端盖和底板,所述的筒体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和底板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与筒体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设置在筒体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引流管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连接,所述的引流管上带有调节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能够有效的实现耳前瘘管术后引流。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802286SQ20122050790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王丽鸣, 高金良, 董立华, 曹丽华, 徐婧瑶, 罗海清, 李娜, 刘春艳, 熊桂华, 姜志宇, 于秀明 申请人:王丽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