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式压力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57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控式压力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式压力带。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患者腹股沟区深部动静脉进行刺穿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压迫止血,而现有方法是通过人工按压,使用一次性的绷带进行固定加压止血,而且需要用盐袋或者沙袋局部加压6小时以上,这样就要求病人平卧12小时,患肢制动24小时。人工加压这种方式费力,固定后无法根据舒适程度就行松解,而且沙袋也容易脱落,这样使护士的重复工作强度大,而且患者痛苦大,另外绷带不可重复使用,也造成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式压力带。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包括绷带、带固定孔的无菌压力垫和由带螺栓的旋转手柄和螺纹圆盘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绷带中部有直径为6-10mm的圆孔,螺纹圆盘固定在绷带上,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与圆孔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上,所述的螺旋手柄直径为2-4cm,该螺旋手柄带一个直径为6-10mm,长8-12cm的螺栓,所述的无菌压力垫直径为4_6cm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绷带易滑脱,费人力,压力可控制性差的缺点;可以根据患者体型、感觉等,过紧、过松均可通过旋转手柄来调控对穿刺点的压力;使用该装置的病人早期即可翻身,不必严格平卧12小时,减轻病人痛苦;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绷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圆盘的结果示意图。图示标记1、贴片;2、绷带;3、无菌压力垫;4、固定孔;5、螺纹圆盘;6、旋转手柄;7、螺栓;8、圆孔;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实施例一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包括绷带、带固定孔的无菌压力垫和由带螺栓的旋转手柄和螺纹圆盘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绷带中部有直径为8mm的圆孔,螺纹圆盘固定在绷带上,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与圆孔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上,所述的螺旋手柄直径为3cm,螺旋手柄带一个直径为8mm,长IOcm的螺栓,所述的无菌压力垫直径为5cm。实施例二 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包括绷带、带固定孔的无菌压力垫和由带螺栓的旋转手柄和螺纹圆盘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绷带中部有直径为6mm的圆孔,螺纹圆盘固定在绷带上,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与圆孔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上,所述的螺旋手柄直径为2cm,螺旋手柄带一个直径为6mm,长8cm的螺栓,所述的无菌压力垫直径为4cm。
实施例三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包括绷带、带固定孔的无菌压力垫和由带螺栓的旋转手柄和螺纹圆盘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绷带中部有直径为IOmm的圆孔,螺纹圆盘固定在绷带上,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与圆孔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上,所述的螺旋手柄直径为4cm,螺旋手柄带一个直径为IOmm,长12cm的螺栓,所述的无菌压力垫直径为6cm。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把无菌压力垫压在患者伤处的纱布上,然后绷带中间压在压力带上进行固定,再通过使用螺丝装置来调节对穿刺点的压力,通过螺丝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直接调控该装置对穿刺点的加压力度,从而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2)、带固定孔(4)的无菌压力垫(3)和由带螺栓(7)的旋转手柄(6)和螺纹圆盘(5)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2)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1),绷带(2)中部有直径为6-10mm的圆孔(8),螺纹圆盘(5)固定在绷带(2)上,螺纹圆盘(5)上的螺纹孔(9)与圆孔(8)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5)上的螺纹孔(9)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压力垫(3)直径为 4_6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7)的直径为 6-10mm,长 8_12cm。
专利摘要一种可控式压力带,包括绷带、带固定孔的无菌压力垫和由带螺栓的旋转手柄和螺纹圆盘构成的螺丝装置,绷带两头均带有可粘性贴片,绷带中部有直径为6-10mm的圆孔,螺纹圆盘固定在绷带上,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与圆孔相对应,旋转手柄的一端穿过螺纹圆盘上的螺纹孔并具有伸出端,该伸出端压在无菌压力垫上,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绷带易滑脱,费人力,压力可控制性差的缺点;可以根据患者体型、感觉等,过紧、过松均可通过旋转手柄来调控对穿刺点的压力;使用该装置的病人早期即可翻身,不必严格平卧12小时,减轻病人痛苦;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文档编号A61B17/132GK202859214SQ2012205077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春雨, 鄢洁 申请人:洛阳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