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药煎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48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中药煎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新型中药煎锅。
背景技术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目前,医院进行中药煎制时,只能给底部药锅加热,这样水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全部加热至沸腾,且药品容易煎糊,浪费了医务人员的时间,还浪费了加热材料,另外中药经煎制后取液倒渣,而倒出的也渣里还存有大量的药液不能被取出,影响了药液,浪费了药物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中药煎锅,该新型中药煎锅具有实用方便、节约药物资源、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加热时间短、且锅底药物不易变糊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中药煎锅,包括药锅、锅盖、套筒,所述药锅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出药嘴,所述药锅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筛孔,锅盖通过合页铰接在药锅上端锅口处,锅盖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手柄,螺纹杆下端设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有夹层,所述药锅设为双层,中间设有夹层,药锅的夹层底部设有传热液体。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中药煎锅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锅;2-锅盖;3-套筒;4-把手;5_出药嘴;6-筛孔;7-合页;8_螺纹杆;9-手柄;10-挤压板;11_夹层;12-传热液体;13_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新型中药煎锅,包括药锅1、锅盖2、套筒3,所述药锅I 一侧设有把手4,另一侧设有出药嘴5,所述药锅I内设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上设有筛孔6,锅盖2通过合页7铰接在药锅I上端锅口处,锅盖2上设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上端设有手柄9,螺纹杆8下端设挤压板10,所述挤压板10设有夹层11,所述药锅I设为双层,中间设有夹层,药锅的夹层底部设有传热液体12,对药锅I进行加热时,传热液体12扩散至整个夹层,使整个药锅I受热,从而对药锅I内水整体加热,加热时间缩短,节省了时间。所述把手4上设有防滑纹13。[0014] 使用时,先将水加入药锅I中,对药锅I进行加热时,传热液体12扩散至整个夹层,使整个药锅I受热,从而对药锅I内水整体加热,加热时间缩短,节省了时间,药物煎制完毕后,将药液从出药嘴5倒出,旋转螺纹杆8向下旋转,通过挤压板10将药液挤压出来即可。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中药煎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药锅、锅盖、套筒,所述药锅一侧设有把手,另ー侧设有出药嘴,所述药锅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筛孔,锅盖通过合页铰接在药锅上端锅ロ处,锅盖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手柄,螺纹杆下端设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有夹层,所述药锅设为双层,中间设有夹层,药锅的夹层底部设有传热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药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专利摘要新型中药煎锅,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新型中药煎锅。提供新型中药煎锅,该新型中药煎锅具有实用方便、节约药物资源、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加热时间短、且锅底药物不易变糊的特点。新型中药煎锅,包括药锅、锅盖、套筒,所述药锅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出药嘴,所述药锅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筛孔,锅盖通过合页铰接在药锅上端锅口处,锅盖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手柄,螺纹杆下端设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有夹层,所述药锅设为双层,中间设有夹层,药锅的夹层底部设有传热液体。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A61J3/00GK202909111SQ20122058270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张迎朝 申请人:张迎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