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外手术用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48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神外手术用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神外手术用钻。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神经外科从初创至今,历经100多年沧桑岁月,从手术操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下面几个时期:即大体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迈向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时期。虽然显微外科和微创手术是发展趋势,但目前颅脑外科手术操作中颅骨开窗仍然是必要的手术入式。现有的神经外科临床颅脑手术用钻,包括手柄,钻杆座,钻头,采用螺纹紧固连接,钻头呈棱锥形,钻头上布螺纹刃,其钻速虽然较快,但是存在着以下缺陷:①钻进过程中脑骨渣等排出不畅钻头易钻入颅内过深,严重损伤脑组织,不仅不利于手术连续进行,而且副作用大,影响手术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神外手术用钻。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外手术用钻,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焊接固定的手柄、钻头座和钻头;所述的钻头呈三棱刃形,每个棱面上均设置有排渣槽;所述的手柄、钻头座为中空结构,内腔与所述的排渣槽连通。上述的钻头上设有刻度线。上述的手柄、钻头座外表面为网状凸起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在手术过程中,及时排除骨渣,提高手术成功率;2、入钻的深度比较直观,避免误伤颅内脑组织;3、抓握方便,不易脱手;4、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焊接固定的手柄1、钻头座2和钻头3 ;钻头3呈三棱刃形,每个棱面上都设置有排渣槽4 ;本设计方案的手柄1、钻头座2为中空结构,内腔与所述的排渣槽4连通,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及时排除骨渣,提高手术成功率。当骨渣和其他组织液过多时,也可以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导出。本实用新型的钻头3上设有毫米刻度线(附图中未显示),使得入钻的深度比较直观,尽可能的避免误伤颅内脑组织,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钻头座2的外表面为网状凸起形状,增加了摩擦力,使用时便于抓握,不易脱手。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钻头座2和钻头3为不锈钢制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利于消毒和反复使用,降低了器械购买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神外手术用钻,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焊接固定的手柄、钻头座和钻头;所述的钻头呈三棱刃形,每个棱面上均设置有排渣槽;所述的手柄、钻头座为中空结构,内腔与所述的排渣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外手术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上设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外手术用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钻头座外表面为网状凸起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外手术用钻,属于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焊接固定的手柄、钻头座和钻头;所述的钻头呈三棱刃形,每个棱面上均设置有排渣槽;所述的手柄、钻头座为中空结构,内腔与所述的排渣槽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及时排除骨渣,入钻深度直观,抓握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932974SQ2012205827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林明剑 申请人:林明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