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801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睑板腺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对眼睑板摄像的睑板腺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睑板腺埋藏于上下睑板之中,其开口位于睑缘,排出的脂质分泌物形成泪液的表层,脂质成分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睑板腺不健全会造成干眼症,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眼疾,也因此可能造成眼睑炎,眼睑炎是眼睑边缘皮肤发炎的现象,它通常会影响双眼,如果睑板腺受到感染则会变成睑板腺炎。睑板腺内出现阻塞物可以被细菌的解脂酵素分解,因而释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可以刺激眼睛,有时可以造成角膜炎。所以睑板腺的健康就能保证眼睛的健康,所以对睑板腺检查就很必要了。目前,通常是采用红外线对睑板腺进行成像拍照,从照片中观察找出病症所在,预防或者治疗眼病;但是,现在拍摄的睑板腺的图片上面可以看到许多的血管,不能够将睑板腺清晰的分辨出来,这样对判断病症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睑板腺成像系统,能够在拍摄睑板腺图片时将图片上所拍到的血管过滤掉得到清晰的睑板腺图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睑板腺成像系统,包括倍率镜组件,在倍率镜组件的后端设有红外线摄像机,所述的倍率镜组件前端设有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倍率镜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镜组件与红外线摄像机之间设有红外线滤光片。因为在拍摄睑板腺图片的时候会出现反光,为了去除掉图片上的反光区,所述的倍率镜组件的前端设有偏振片,或者是所述的倍率镜组件与红外线摄像机之间设有偏振片。 为了能够方便观察、储存和分析睑板腺图片,所述的红外线摄像机与电脑相连。为了能够使拍摄效果更好,所述的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25 1000 u 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方式和结构之后,在拍摄睑板腺的图片的时候,能够过滤掉眼睑板上的其他可见光干扰将睑板腺清晰的呈现出来,能够方便医生进行观察并且进行确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 2、倍率镜组件; 3、红外线滤光片;4、偏振片; 5、红外线摄像机; 6、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睑板腺成像系统,包括倍率镜组件2,在倍率镜组件2的后端设有红外线摄像机5,所述的倍率镜组件2前端设有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1,发射的红外线波长为25 1000 u m,在倍率镜组件2与红外线摄像机5之间设有红外线滤光片3。所述的倍率镜组件2与红外线摄像机5之间设有偏振片4 ;所述的红外线摄像机5与电脑相连。红外线滤光片3也可以设置在倍率镜组件2前端,偏振片4也可以设置在倍率镜组件2前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I将红外线发射到眼睑板上,发射的红外线通过倍率镜组件2,之后通过红外线滤光片3将其他的光线滤掉,再通过偏振片4将反光滤掉,通过红外线摄像机5拍摄视频或者图片,能够得到清晰的睑板腺图片。经实验证明,拍出的照片不仅清晰而且相较于以前能够将图片中出现的血管滤掉,进一步使得睑板腺更加清晰辨认;在没有使用偏振片4的时候,虽然能够得到清晰的睑板腺图片,但是图片上总会出现反射光线所产生的亮点,当加上偏振片4之后,将反射光线滤掉,图片上的亮点也就消失了。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睑板腺成像系统,包括倍率镜组件,在倍率镜组件的后端设有红外线摄像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镜组件前端设有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倍率镜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镜组件与红外线摄像机之间设有红外线滤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睑板腺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镜组件的前端设有偏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睑板腺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镜组件与红外线摄像机之间设有偏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睑板腺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线摄像机与电脑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睑板腺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25 1000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睑板腺成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25 1000 μ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睑板腺成像系统,包括倍率镜组件,在倍率镜组件的后端设有红外线摄像机,所述的倍率镜组件前端设有环状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倍率镜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镜组件与红外线摄像机之间设有红外线滤光片。采用了上述方式和结构之后,在拍摄睑板腺的图片的时候,能够过滤掉眼睑板上的血管将睑板腺清晰的呈现出来,能够方便医生进行观察并且进行确诊。
文档编号A61B3/15GK202891897SQ2012205883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沈激, 张晓峰, 姚晓明 申请人: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