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8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目前传统的药匙主要有手柄和勺头组成,药匙从药瓶中取出药粒装袋的过程中,由于药匙的勺头平滑较浅,手少有抖动,药粒就会从药匙的勺头中滑落,会造成药粒污染,造成浪费,使用不方便。因此,取药粒方便,使药粒不易从药匙中掉落,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提供一种可避免在取药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使药粒掉出药匙,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减少了药物的浪费的前提下,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包括:手柄(I)、大勺体(2)、小勺体(3)、药槽(4),其特征在于:大勺体(2)、手柄(I)、小勺体(3)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手柄(I)的两端有大勺体
(2)和小勺体(3),大勺体(2)与小勺体(3)勺面相背,大勺体(2)和小勺体(3)为椭圆形,大勺体(2)上有12个药槽(4),小勺体(3)上有6个药槽(4)。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取药粒方便,避免在取药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使药粒掉出药匙,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减少了药物的浪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包括:手柄1、大勺体2、小勺体3、药槽4,在手柄I的两端有大勺体2与小勺体3,大勺体2与小勺体3勺面相背,大勺体2和小勺体3为椭圆形,使用时,可根据药瓶瓶口的大小选择大勺体2或小勺体3,勺体进入瓶内,使药粒进入勺体上的药槽4内,药粒进入药槽4后,把勺体拿出来,分装在药袋内。因大勺体2上有12个药槽4,小勺体3上有6个药槽4,医务人员可直接统计拿多少药粒,可选择性的使用大勺体或小勺体,节省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药粒方便,使药粒不易从药匙中掉落,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包括:手柄(I)、大勺体(2)、小勺体(3)、药槽(4),其特征在于:大勺体(2)、手柄(I)、小勺体(3)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手柄(I)的两端有大勺体(2)和小勺体(3),大勺体(2)与小勺体(3)勺面相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其特征在于:大勺体(2)和小勺体(3)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其特征在于:大勺体(2)上有12个药槽(4),小勺体(3)上有6个药槽(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西药药粒取药匙,包括手柄、大勺体、小勺体、药槽,其特征在于大勺体、手柄、小勺体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手柄的两端有大勺体和小勺体,大勺体与小勺体勺面相背,大勺体和小勺体为椭圆形,勺体上有若干个药槽。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药粒方便,防止药粒掉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J7/00GK202942416SQ20122065796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车玉梅 申请人:车玉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