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表消毒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77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温表消毒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体温表消毒筒。
背景技术
随着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防范,手卫生越来越被更多的医护人员所重视。在此背景下,竖桶式体温表消毒容器应运而生,竖桶式体温表消毒容器在进行发、收、消毒体温表时能够做到一体化,不但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得到保证、操作简便,而且也减少了一次性耗材。目前,很多医院都对体温表发、收、消毒采取不同的容器,存在以下缺点:护理人员操作比较繁琐,消毒后捞取需带一次性手套,耗材比较大,甚至有的不用手套,手卫生得不到保证,体温表是平式甚至重叠放置,消毒效果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体温表消毒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体温表消毒筒,包括带有筒盖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内装有一内筐,该内筐包括经由锁扣相互连接固定的上筐和下筐,所述的上筐还设有提手。上述内筐里设有多个竖直的消毒管。上述消毒管的外侧面为网状。上述消毒管由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上部分固定于上筐、下部分固定于下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了护理人员的需要,体温表独立的消毒槽设计,避免了消毒过程中体温表的相互碰撞和交叉污染,使护理人员可以简便轻松地使用,保证了手卫生,防范了院内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筐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有一根消毒管)。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筐、下筐相互扣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有一根消毒管)。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多根消毒管的下筐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筒,2、内筐,3、上筐,4、下筐,5、锁扣,6、消毒管,7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3所示,一种体温表消毒筒,包括带有筒盖的外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I内装有一内筐2,该内筐2包括经由锁扣5相互连接固定的上筐3和下筐4,所述的上筐3还设有提手7 ;其中内筐2以网状材料制作成筐,以便消毒液能够流入。[0016]如图2 5所示,上述内筐2里设有多个竖直的消毒管6。如图2、3和5所示,同内筐2 —样,上述消毒管6可用网状材料制作,使其外侧面为网状。如图2、3和5所示,上述消毒管6由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上部分固定于上筐3、下部分固定于下筐4。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外筒I的筒盖取出内筐2,将上筐3和下筐4分开,将需要消毒的体温表放入下筐4的消毒管6内,再盖上上筐3,此时要注意使上筐3中的消毒管上部分与下筐4的消毒管下部分相互嵌套,再用锁扣5将上筐3和下筐4固定,放回外筒I中,加入消毒药液进行消毒,消毒后通过提手7将内筐2提出,再放入纯净水中冲洗,悬挂晾干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体温表消毒筒,包括带有筒盖的外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I)内装有一内筐(2),该内筐(2)包括经由锁扣(5)相互连接固定的上筐(3)和下筐(4),所述的上筐(3)还设有提手(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表消毒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筐(2)里设有多个竖直的消毒管(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表消毒筒,其特征在于上述消毒管(6)的外侧面为网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温表消毒筒,其特征在于上述消毒管(6)由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上部分固定于上筐(3)、下部分固定于下筐(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体温表消毒筒,包括带有筒盖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内装有一内筐,该内筐包括经由锁扣相互连接固定的上筐和下筐,所述的上筐还设有提手。上述内筐里设有多个竖直的消毒管;上述消毒管的外侧面为网状,消毒管由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上部分固定于上筐、下部分固定于下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了护理人员的需要,体温表独立的消毒槽设计,避免了消毒过程中体温表的相互碰撞和交叉污染,使护理人员可以简便轻松地使用,保证了手卫生,防范了院内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L2/18GK202942441SQ20122070076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卫华, 张子昱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