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780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特别是一种植入人体食道内的食道防反流支架。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目前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往往针对个体差异性非常大,而且治疗周期长,如果无法完全治愈,病情还会不断反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能够迅速见效,提高患者生活舒适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包括圆柱形网状本体,所述圆柱形网状本体内设有防反流器,防反流器包括与圆柱形网状本体适配的圆柱形支撑体,圆柱形支撑体一端设有能够自动收敛闭合的止回膜。本实用新型中,圆柱形网状本体两端向圆柱形网状本体外延延展伸出设有网状扩展部分,网状扩展部分为圆柱体且其截面半径大于圆柱形网状本体截面半径。本实用新型中,止回膜收敛闭合后,末端设有十字缝隙。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可使用现有的放置方法更方便地将本产品放置到患者的体内。支架输送系统可采用两种支架安装方式:正向和逆向,分别适合经皮经肝途径和经内镜途径使用。2、支架主体的一端具有止回膜,能有效的起到防返流作用。3、设置网状扩展部分减少与人体组织接触面,有效减少取出后的粘连情况。4、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一次成型,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防反流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止回膜末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包括圆柱形网状本体1,所述圆柱形网状本体I内设有防反流器2,防反流器2包括与圆柱形网状本体适配的圆柱形支撑体3,圆柱形支撑体3 —端设有能够自动收敛闭合的止回膜4。圆柱形网状本体I两端向圆柱形网状本体I外延延展伸出设有网状扩展部分5,网状扩展部分5为圆柱体且其截面半径大于圆柱形网状本体截面半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膜4收敛闭合后,末端设有十字缝隙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网状本体,所述圆柱形网状本体内设有防反流器,防反流器包括与圆柱形网状本体适配的圆柱形支撑体,圆柱形支撑体一端设有能够自动收敛闭合的止回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网状本体两端向圆柱形网状本体外延延展伸出设有网状扩展部分,网状扩展部分为圆柱体且其截面半径大于圆柱形网状本体截面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其 特征在于,止回膜收敛闭合后,末端设有十字缝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道防反流支架,包括圆柱形网状本体,所述圆柱形网状本体内设有防反流器,防反流器包括与圆柱形网状本体适配的圆柱形支撑体,圆柱形支撑体一端设有能够自动收敛闭合的止回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可使用现有的放置方法更方便地将本产品放置到患者的体内。支架输送系统可采用两种支架安装方式正向和逆向,分别适合经皮经肝途径和经内镜途径使用。2、支架主体的一端具有止回膜,能有效的起到防返流作用。3、设置网状扩展部分减少与人体组织接触面,有效减少取出后的粘连情况。
文档编号A61F2/02GK202960824SQ2012207007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冷德嵘, 金富康, 陈晓丹, 李玉茜 申请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