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8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具体说是一种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的特点,在照射人体血管时,利用光化学效应,能使人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细胞活力加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激光治疗仪通过特定强度的激光照射,人体组织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同时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促进ATP酶的生成,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流动性;同时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以及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改善微循环,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增强体内超氧化物(SOD)的活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净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自由基;分解、消溶、清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调节机体免疫力。用低强度激光照射人体治疗部位具有无痛、无菌、简便、安全、强度可调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以激光(有时伴随吸氧)这个外界因素去刺激体液系统(包括血液、淋巴液和唾液)、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组织器官及整体的功能。激光的生物效应机理及医学的临床应用已经被各国所接受并确认其有真实的疗效。近年来,激光医疗技术的发展是突飞猛进,已普遍应用在眼科、外科、内科、妇科、耳鼻喉科,心脑血管科等。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早期的治疗主要以“体外激光洗血疗法”和“血管内激光照射疗法”为主,在治疗高粘血症、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因其对人体有损伤,易交叉感染,需要特定场合,特定专业人员操作方可使用等弊端,此技术现已基本淘汰。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血管外照射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风险大为降低,基本适应了广大家庭自我治疗的需要。对于激光治疗仪来说,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和治疗,主要有鼻照射式、腕部桡动脉照射式、腕部内关穴照射式。而间使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别名鬼营,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尚未有针对间使穴进行治疗的激光治疗仪。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既能够起到对心脑血管方面的明显作用,又能对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等病症都能取得显著效果。所述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包括定位腕带、外壳上盖、显示屏、机芯组件、电池、外壳下盖,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设有间使穴照射头,所述间使穴照射头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或者间使穴照射头通过激光器组件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间使穴照射头的位置在与定位腕带中线垂直的外壳下盖中线上,且距离定位腕带中线近心侧10 20毫米。在该中线左右5毫米内都应该包括在中线的范围内。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设有桡动脉照射组,所述桡动脉照射组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桡动脉照射组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的桡侧10 20毫米。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设有尺动脉照射组,所述尺动脉照射组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尺动脉照射组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的尺侧10 20毫米。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设有大陵穴照射头,大陵穴照射头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大陵穴照射头位于外壳下盖中线上。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上设有内关穴照射头,所述内关穴照射头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位于大陵穴照射头沿外壳下盖中线的近心侧25 55毫米。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下盖上设有体肤信号感应窗,所述体肤信号感应窗内嵌体肤信号识别模块,所述体肤信号识别模块与机芯组件中的处理器接口连接。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带有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所述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通过低频脉冲模块与处理器接口连接。作为优化方案,在所述外壳上盖与所述外壳下盖之间嵌装有用于对机芯组件支撑、防震、散热的防震散热支架。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上焊接有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所述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与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充电接口合为一体。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电源监控模块的电压监测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是利用间使穴的激光照射,结合内关穴、桡动脉的照射治疗。间使穴隶属手厥阴心包经,别名鬼营,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t季,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通过激光治疗仪对间使穴和内关、桡动脉、尺动脉、大陵穴的照射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报道间使穴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如对冠心病的治疗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等诸多疗效。本实用新型继承了传统激光治疗仪对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疗效,以及无痛、无菌、简便、安全、强度可调、便于家庭医疗等优势。并提供一种综合型、小巧便携式的激光治疗仪,通过激光治疗仪对间使穴和内关、桡动脉、尺动脉、大陵穴的照射治疗,实现对高黏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快速治疗。其便携式在于虽在功能上实现了多部位照射,但通过主机内部的高度集成确保了治疗仪整机的便携性,方便了使用者日常佩戴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使激光治疗仪的应用和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手腕部照射点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框图。图中:I一镜片,2—外壳上盖,3—蜂鸣器,4一电池,5—间使穴照射头,6—体肤信号感应窗,7—大陵穴照射头,8—内关穴照射头,9一桡动脉照射组,10—外壳下盖,11 一主线路板,12—按键,13—按键板,14一显不屏,15—机芯组件,16—大陵穴,17—烧动脉,18—烧动脉照射点,19一内关穴,20一电源适配器,21 一体肤/[目号识别模块,22一定位腕带,23—电源监控模块,24—处理器,25—激光器组件,26—外壳下盖中线,27—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28—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29—低频脉冲模块,30—尺动脉照射点,31—尺动脉,32—尺动脉照射组,33—间使穴,34—防震散热支架,35—外接激光照射头,36—激光输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2中所示是手腕部内侧的间使穴33、尺动脉31、大陵穴16、内关穴19和桡动脉17位置,间使穴33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如图1、3所示,所述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包括定位腕带22、外壳上盖2、显示屏14、机芯组件15、电池4、外壳下盖10,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间使穴照射头5,如图4,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者间使穴照射头5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如图3,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的位置在与定位腕带22中线垂直的外壳下盖中线26上,且距离定位腕带22中线近心侧10 20毫米。如图1、4,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桡动脉照射组9,所述桡动脉照射组9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桡动脉照射组9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的桡侧10 20毫米。如图1、4,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尺动脉照射组32,所述尺动脉照射组32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尺动脉照射组32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的尺侧10 20毫米。如图1、4,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大陵穴照射头7,大陵穴照射头7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大陵穴照射头7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上。如图1、4,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15上设有内关穴照射头8,所述内关穴照射头8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位于大陵穴照射头7沿外壳下盖中线26的近心侧25 55毫米。[0031]通过激光治疗仪对尺动脉和内关、大陵、桡动脉的照射治疗,大幅提高了有效照射面积和治疗效率,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本产品仅利用高度集成的腕带式治疗仪,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达到大型医疗仪器大面积治疗的效果。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下盖10上设有体肤信号感应窗6,所述体肤信号感应窗6内嵌体肤信号识别模块21,所述体肤信号识别模块21与机芯组件15中的处理器24接口连接。体肤信号感应窗的设置是为了增强使用的安全性,防止激光在未戴好激光治疗仪时发射出来,照射到眼睛。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机芯组件15带有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 28,所述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 28通过低频脉冲模块29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作为必要的功能扩展,激光治疗仪还提供外部扩展激光器,通过底壳上设置的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可以连接外接的激光导线,可以用来照射鼻腔或其他地方。该接口外也设有防尘塞。外接低频治疗头可以灵活的兼顾对相应的身体穴位进行刺激治疗,在合理的配合治疗下达到更为突出的疗效。作为优化方案,在所述外壳上盖2与所述外壳下盖10之间嵌装有用于对机芯组件15支撑、防震、散热的防震散热支架34。所述机芯组件15上焊接有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 27,所述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 27与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 28、充电接口合为一体。该结构有效利用了小体积的治疗仪上的有限空间,使用复用的接插件使多功能的腕式激光治疗仪结构简洁有效。所述电池4的输出端与电源监控模块23的电压监测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模块23的输出端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对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的监控保证了激光治疗仪的正常工作,电力不足时可以提醒使用者,可以防止虽然在开机治疗状态却没有激光输出的情况。所述间使穴照射头、尺动脉照射组、桡动脉照射组、大陵穴照射头、内关穴照射头的输入端都有独立的激光器组件与之连接。使用时先找准照射点,可以用笔在手腕上标出来,结合激光治疗仪的壳体上带的定位标记,使用定位腕带22将激光治疗仪固定在手腕上。图1、3所示是适合左手手腕佩戴使用的激光治疗仪。接上电源适配器20或者使用电能充足的内部电池4,首次使用时需要设置用户、设置日期时间、设置疗程选择,针对每一个用户系统会给出具体的治疗疗程方案。由于激光照射对人体血液的生物效应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使用者若能够严格按照治疗仪的操作规程和疗程进行治疗,就能够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激光照射的累积效应呈下开口抛物线规律,当达到一定的照射量后,单次照射功效会逐渐降低,使用检测结果显示:低强度激光引起的生物效应,从第3天逐渐增强,到第10-15天达到最大值,之后每天功效会逐渐减弱。由此每当治疗达到10-15天后,须中间休息5-7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但普通使用者对激光照射治疗的机理并不一定了解,对激光照射强度、照射时间等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因此就会造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却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即使使用者了解激光照射治疗的机理,但疗程内照射次数、单次照射时间长度、照射激光强度等参数设置又显得繁琐,设置不当而耽搁疗效的使用者不胜枚举。因此治疗仪不是简单的激光照射,系统会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系统会内建每一个用户的治疗档案,根据需要决定治疗时间。戴好激光治疗仪后,开机。系统首先检测电源电压,电压满足条件可以继续,在使用过程中当电压监测电路发现电源电压过低时会中断系统的工作,保存治疗记录,并停机终止治疗。用户通过按键12选择用户后,通过按键设置本次治疗的模式,选择激光治疗还是低频脉冲治疗,或者同时进行激光治疗和低频脉冲治疗。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要灵活地让用户设置本次治疗时间,当治疗时间到时给予提醒并停机。同时根据该用户的治疗疗程确定本次治疗的确定治疗时间或治疗与否,选择了激光器后按下激光输出键,系统再次判断是否激光治疗仪已经佩戴好,若没有体肤感应信号则说明没有戴好治疗仪,系统拒绝开启激光输出,以防激光照射到人眼损害视力。满足激光输出条件后,相应的激光器开始工作,发出治疗激光,系统等待治疗时间到后自动保存本次治疗记录,给出提醒信号并停止输出激光。
权利要求1.一种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包括定位腕带(22)、外壳上盖(2)、显示屏(14 )、机芯组件(15 )、电池(4 )、外壳下盖(10 ),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 )设有间使穴照射头(5),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者间使穴照射头(5)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的位置在与定位腕带(22)中线垂直的外壳下盖中线(26)上,且距离定位腕带(22)中线近心侧10 2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桡动脉照射组(9),所述桡动脉照射组(9)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桡动脉照射组(9)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的桡侧10 2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尺动脉照射组(32),所述尺动脉照射组(32)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尺动脉照射组(32)设有多个照射头排成一列,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的尺侧10 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大陵穴照射头(7),大陵穴照射头(7)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 )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大陵穴照射头(7 )位于外壳下盖中线(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上设有内关穴照射头(8),所述内关穴照射头(8)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位于大陵穴照射头(7)沿外壳下盖中线(26)的近心侧25 5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下盖(10)上设有体肤信号感应窗(6 ),所述体肤信号感应窗(6 )内嵌体肤信号识别模块(21),所述体肤信号识别模块(21)与机芯组件(15)中的处理器(24)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带有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28),所述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28)通过低频脉冲模块(29)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壳上盖(2)与所述外壳下盖(10)之间嵌装有用于对机芯组件(15)支撑、防震、散热的防震散热支架(34)。
9.根据权利要求1、2、5、6、8之一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上焊接有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27),所述外接激光照射头接口(27)与外接低频治疗头接口( 28 )、充电接口合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电池(4)的输出端与电源监控模块(23)的电压监测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模块(23)的输出端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带间使穴照射治疗的激光治疗仪,包括定位腕带(22)、外壳上盖(2)、显示屏(14)、机芯组件(15)、电池(4)、外壳下盖(10),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组件(15)设有间使穴照射头(5),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作为设备终端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处理器(24)接口连接,或者间使穴照射头(5)通过激光器组件(25)与激光输出控制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间使穴照射头(5)的位置在与定位腕带(22)中线垂直的外壳下盖中线(26)上。本实用新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通过对间使穴的照射,对治疗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产生了特别突出的治疗效果。结合内关穴、桡动脉的照射,实现了对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的快速治疗。
文档编号A61N5/067GK203029846SQ2012207011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冯勇华, 谢佳莉 申请人:武汉海纳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