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40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系统,特别是用于人体的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背散射检测成像应用中,射线经调制准直成为射线笔束逐点扫描物体,同时探测器接收物体上散射回来的射线,数据处理时将扫描位置和信号点点对应即可得到反映物体信息的背散射图像。通常采用的扫描模式是:射线笔束经调制准直在第一维方向扫描;射线笔束平面随着探测器一起沿着第二维方向与人体相对平移;第一维方向与第二维方向大致垂直。典型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射线笔束在水平方向扫描,射线笔束平面沿垂直方向平移;另一种是射线笔束在垂直方向扫描,射线笔束平面沿水平方向平移。该扫描模式的缺点是一次扫描检测只能得到被检查人员的靠近探测器一面身体的图像,而另一面身体是盲区,无法扫描;要想消除盲区,获取完整的人体图像,被检查人员须在一次扫描完成后转身180°进行第二次扫描才行,即需要两次扫描检测;转身动作会增加无效的检测时间,整体上降低检测通过率。例如单面扫描典型时间为10秒左右,而从操作者通知被检查人员可以转身到实际转身并重新摆好姿势站定费时通常在1.5秒至2秒,另外操作者确认被检查人员已经站定又需花0.5秒至I秒左右;这样无效的检测时间就占到了 20%至30% ;如果被检查人员行动迟缓或者交流迟缓会造成更多的无效时间。该扫描模式的另一缺点是即使进行了两次扫描检测,但由于扫描束面和探测器是直线移动,使得人体上总会存在与扫描束面平行的表面,至始至终不能被清晰地扫描,仍然存在小部分的扫描盲区,例如人体的两肋、腿的左右两侧等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查系统和一种检查方法,由此能够对人体快速完整扫描且无盲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系统,该检查系统包括:用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用于接收射线的探测器;用于放置被检查物体的检测区;以及用于使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的移动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射线源包括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靶点,或者可以是分布式X射线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沿所述导轨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导轨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导轨是闭合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形成为一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方法,所述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检查物体置于检测区;使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同时使射线源发出射线,并用探测器接收从被检查物体散射的射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射线源发出用于进行扫描的射线笔束,并且所述移动装置使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采用了弧形的移动扫描路径,常见的扫描盲区——例如身体两侧、手腿两侧等一可被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彻底消除。此外,无须目标人体做出转身等改变姿态的动作,这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整个检测的无效时间,提高检测的人员通过率;同时也能极大改善由于改变姿态造成的被检测人员心理上的被控制感受,降低其心理不适和抵触情绪。再者,用分布式X射线源的靶点切换代替了传统的飞点扫描方向的机械移动,靶点切换只需加以特定时序的控制信号即可实现,大大简化了电机驱动的复杂机械结构,且对扫描速度易于控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查系统10包括:用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I ;用于接收射线的探测器2 ;用于放置被检查物体5 (例如,用于站立被检查人员)的检测区6 ;用于使射线源I和探测器2围绕检测区6移动的移动装置12,以及用于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件4。射线源和探测器可以形成为一体。检查系统10可以是射线成像的人体检查系统。移动装置12可以使射线源I和探测器2围绕检测区6转动。例如,移动装置使射线源和探测器一体地围绕检测区大致绕竖直轴线转动。移动装置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移动装置,只要能够使射线源I和探测器2围绕检测区6转动就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X射线源I可以是分布式射线源,例如碳纳米管X射线源,可以具有多个出射靶点101,例如,射线源I可以包括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靶点101。靶点的数量没有限制,附图所绘的数量仅用于示意,并不表示实际局限于此。每个靶点都具有独立出射射线的能力,并可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按照特定的顺序单独出射射线。在一种实施例中,X射线源I可以是多个X射线源的叠加,例如普通场致X射线管,或其他适宜的同位素射线源,例如伽马射线源等。探测器2能吸收X射线转成电信号,并进一步转换成能用于计算机显示的数字信号。X射线源I和探测器2可以通过连杆和螺钉固定,在移动时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在一种实施例中,探测器2为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或半导体闪烁体探测器。移动装置12包括导轨3,射线源I和探测器2沿导轨移动。导轨3可以是弧形导轨。导轨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弧形导轨3提供了X射线源I和探测器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路径。弧形导轨可以是闭合环,也可以是闭合环的一部分。导轨也可以是其它曲线形状的导轨。[0025]控制部件4,例如PLC控制电路微处理器等,能控制X射线源I的出束时序,使得X射线源I的多个靶点101能按照顺序依次出束,并且严格保证任意时刻只有一个靶点在出束,以此形成特有的飞点扫描。例如,射线源I上的多个靶点101能够依次出束,以形成飞点扫描。可选地,射线源I上的多个靶点101能够间隔出束,以形成飞点扫描。更进一步地,射线源I上的多个靶点101能够以特定的可编程次序出束,以形成飞点扫描。控制部件4也能控制X射线源I和探测器2两者一起沿弧形导轨3的移动。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查方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检查物体置于检测区;使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同时使射线源发出射线,并用探测器接收从被检查物体散射的射线。射线源可以发出用于进行扫描的射线笔束,并且移动装置可以使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如图1所示,被检查人员5进入检测区6,站立不动;控制部件4控制X射线源I的多个靶点101沿着垂直方向依次、间隔或者可编程次序出束,在垂直方向上实现对目标人体5的匀速扫描;控制部件4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驱动X射线源I和探测器2整体沿着弧形导轨3移动;控制部件4根据控制X射线源I出束的时序频率,控制探测器2按照对应的频率进行信号采集;当X射线源I和探测器2整体走完弧形导轨3的全程,整个人体扫描也就完成,被检查人员5离开检测区6,无须做出转身等改变姿态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采用了弧形的移动扫描路径,常见的扫描盲区一例如身体两侧、手腿两侧等——可被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彻底消除。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工作流程无须目标人体做出转身等改变姿态的动作,这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整个检测的无效时间,提高检测的人员通过率;同时也能极大改善由于改变姿态造成的被检测人员心理上的被控制感受,降低其心理不适和抵触情绪。此外,用分布式X射线源的靶点切换代替了传统的飞点扫描方向的机械移动,靶点切换只需加以特定时序的控制信号即可实现,大大简化了电机驱动的复杂机械结构,且对扫描速度易于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用于接收射线的探测器;用于放置被检查物体的检测区;以及用于使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源包括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沿所述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是闭合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源是分布式X射线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系统,该检查系统包括用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用于接收射线的探测器;用于放置被检查物体的检测区;以及用于使所述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检测区移动的移动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常见的扫描盲区,例如身体两侧、手腿两侧等,可被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彻底消除。无须目标人体做出转身等改变姿态的动作,这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整个检测的无效时间,提高检测的人员通过率;同时也能极大改善由于改变姿态造成的被检测人员心理上的被控制感受,降低其心理不适和抵触情绪。
文档编号A61B6/00GK203000963SQ2012207364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陈志强, 李元景, 赵自然, 吴万龙, 唐乐, 刘以农, 金颖康, 丁光伟, 曹硕, 郑志敏, 刘文国, 俞文涛, 周奕 申请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