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75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吸引设备防堵防污保护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设备在医疗活动中广泛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胸腔及脏器等,负压吸引便于去除血液、冲洗液、脓液、组织碎片及脱落肿瘤细胞等,这样既可以清晰的手术视野,又可以清洁脏器,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细菌感染的机会。同时负压吸引设备也是一种医疗废液收集器,是手术室、外科、妇产科及各临床科室的必备器械。目前就形成负压的负压吸引设备主要有负压机和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两种形式,它们都需配套与之相连的引流容器。当吸引量不大时,上述两套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吸引问题,但是当遇到脾破裂腹腔大出血、大量脓液及大量冲洗液的时候,引流容器很容易被吸满,吸引到引流容器中的废液就会被吸进负压机或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中,造成器械污染和损坏,特别是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装置在墙壁内,难于消毒、清洁和维修。与此同时,目前负压吸引设备在使用中负压流速较难控制,最多的控制方法是用手适当弯折负压吸引管道缩小管腔而实施,这种方法既不能精确调整流速,又给手术操作者带来不便。而较小流速的负压吸引在某些情况非常重要:如腹腔镜手术等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可精确调整流速,避免负压吸引设备堵塞及污染,使用安全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瓶盖、流速显示组件、低密度球、调节阀门和出气管,所述瓶体开口处密封装配瓶盖,所述瓶盖内设有进气孔、通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第一开口端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连接引流容器;所述进气孔第二开口端连接流速显示组件的进气端,所述流速显示组件的出气端通过通气孔与瓶体内部连通;所述低密度球装在瓶体内,低密度球能够在血液、人体组织液或生理盐水中浮起;所述瓶盖内底部表面设为锥形凹面,所述出气孔下开口端位于所述锥形凹面的顶点处,所述出气孔上开口端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设备;从进气管至出气管之间的气体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通管路流通截面积的调节阀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速显示组件包括内管、流速变化指示球和外管,所述进气孔第二开口端位于瓶盖顶部,所述内管下端连接在进气孔第二开口端上,所述流速变化指示球装在内管中并可自由移动,所述内管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内管上端侧壁上镂设有若干个流通 孔;所述外管套在内管上,外管上端封闭,外管下端固定在瓶盖顶部,外管上设置有流速标示刻度,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间隙,所述间隙通过瓶盖上的通气孔与瓶体内部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盖顶部对应于进气孔第二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内管连接头,所述内管下端与内管连接头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所述瓶盖顶部设置有包围住通气孔的外管连接头,所述外管下端与外管连接头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孔上开口端位于瓶盖顶部,出气孔上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连接头,所述出气管与出气管连接头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孔上开口端位于瓶盖侧部,所述出气管与出气孔上开口端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密度球的材质包括硅橡胶、塑料和泡沫。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与瓶盖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与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阀门安装在瓶盖上的进气孔或出气孔位置处,调节阀门用于调节进气孔或出气孔的流通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能够使负压吸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污染,并可以提供精确的负压吸引速度,为操作者提供便利。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瓶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f图4所示,实施例1中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主要由瓶体1、瓶盖2、流速显示组件、低密度球13、调节阀门11和出气管10组成,所述瓶体I开口处密封装配瓶盖2,所述瓶盖2内设有进气孔4、通气孔9和出气孔12,所述进气孔4第一开口端连接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用于连接引流容器;所述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连接流速显示组件的进气端,所述流速显示组件的出气端通过通气孔9与瓶体I内部连通;所述低密度球13装在瓶体I内,低密度球13能够在血液、人体组织液或生理盐水中浮起;所述瓶盖2内底部表面设为锥形凹面,所述出气孔12下开口端位于所述锥形凹面的顶点处,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连接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设备;从进气管3至出气管10之间的气体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通管路流通截面积的调节阀门11。图示实施例1中,所述调节阀门11 安装在瓶盖2上的出气孔12位置处,调节阀门11用于调节出气孔12的流通截面积。[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流速显示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内管6、流速变化指示球8和外管5组成,所述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位于瓶盖2顶部,所述内管6下端连接在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上,所述流速变化指示球8装在内管6中并可自由移动,所述内管6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内管6上端侧壁上镂设有若干个流通孔7 ;所述外管5套在内管6上,外管5上端封闭,外管5下端固定在瓶盖2顶部,外管5上设置有流速标示刻度,外管5内壁与内管6外壁之间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间隙,所述间隙通过瓶盖2上的通气孔9与瓶体I内部连通。如图疒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瓶盖2顶部对应于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内管连接头14,所述内管6下端与内管连接头1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瓶盖2顶部设置有包围住通气孔9的外管连接头15,所述外管5下端与外管连接头1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于瓶盖2顶部,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连接头16,所述出气管10与出气管连接头1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瓶体I与瓶盖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为了使瓶体I与瓶盖2之间有足够的密封性,所述瓶体I与瓶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低密度球13的密度应该小于血液、人体组织液或生理盐水的密度,低密度球13的材质包括硅橡胶、塑料和泡沫。所述调节阀门11安装在瓶盖2上的进气孔4或出气孔12位置处,调节阀门11用于调节进气孔4或出气孔12的流通截面积。实施例2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于瓶盖2侧部,出气孔12上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出气管10与出气孔12上开口端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如下: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3连接引流容器,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10连接负压吸引设备。开启负压吸引设备后,引流容器上的吸液管移至待吸除的液体处,待吸除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引流容器内。正常使用时,负压吸引设备吸入的气体依次经过进气管3、进气孔4进入内管6,所述内管6内壁与流速变化指示球8之间的为气体流通空隙,气体从该空隙向上流通,经内管6上端的若干个流通孔7进入外管5与内管6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然后经瓶盖2上的通气孔9进入瓶体I内,最后从出气孔12、出气管10流出。随着负压吸引设备的不断吸引,引流容器内的液体不断增多,当引流容器满了之后,液体会顺着管路流到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防护瓶的瓶体I内,随着瓶体I内液面的不断升高,低密度球13会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当低密度球13顶部与瓶盖2底部表面接触时,由于瓶盖2内底部表面设为锥形凹面,球会在锥形凹面的导向下向最顶点处移动,最终堵住出气孔12下开口端,负压吸引设备产生的负压将不会在对引流容器内产生负压作用,从而避免了液体过多时,液体会被吸引进入负压吸引设备内,确保负压吸引设备不会被污染。引流容器内的液体吸满后,通过更换引流容器或者将引流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能够进行后续相应的操作,使用方便。[0035]在上述过程中,所述内管6内壁与流速变化指示球8之间是用于气体流通的空隙,由于内管6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增大,随着流速增加,流速变化指示球8向上移动,气体流通的空隙逐渐变大,这样就可以从流速变化指示球8的高度读出气体流速的大小。即通过调节阀门11调节气体流通管路的流通截面积实现流速大小的调节,通过指示球8的位置读取精确气体流速 。
权利要求1.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瓶盖(2)、流速显示组件、低密度球(13 )、调节阀门(11)和出气管(10 ),所述瓶体(1)开口处密封装配瓶盖(2 ),所述瓶盖(2)内设有进气孔(4)、通气孔(9)和出气孔(12),所述进气孔(4)第一开口端连接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用于连接引流容器;所述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连接流速显示组件的进气端,所述流速显示组件的出气端通过通气孔(9)与瓶体(I)内部连通;所述低密度球(13)装在瓶体(1)内,低密度球(13)能够在血液、人体组织液或生理盐水中浮起;所述瓶盖(2)内底部表面设为锥形凹面,所述出气孔(12)下开口端位于所述锥形凹面的顶点处,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连接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设备;从进气管(3)至出气管(10)之间的气体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通管路流通截面积的调节阀门(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显示组件包括内管(6 )、流速变化指示球(8 )和外管(5 ),所述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位于瓶盖(2)顶部,所述内管(6)下端连接在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上,所述流速变化指示球(8)装在内管(6)中并可自由移动,所述内管(6)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内管(6)上端侧壁上镂设有若干个流通孔(7 );所述外管(5 )套在内管(6 )上,外管(5 )上端封闭,外管(5 )下端固定在瓶盖(2)顶部,外管(5)上设置有流速标示刻度,外管(5)内壁与内管(6)外壁之间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间隙,所述间隙通过瓶盖(2)上的通气孔(9)与瓶体(I)内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顶部对应于进气孔(4)第二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内管连接头(14),所述内管(6)下端与内管连接头(14)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所述瓶盖(2)顶部设置有包围住通气孔(9)的外管连接头(15),所述外管(5)下端与外管连接头(15)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于瓶盖(2)顶部,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连接头(16),所述出气管(10 )与出气管连接头(16 )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2)上开口端位于瓶盖(2)侧部,所述出气管(10)与出气孔(12)上开口端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球(13 )的材质包括硅橡胶、塑料和泡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与瓶盖(2)之间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与瓶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门(11)安装在瓶盖(2)上的进气孔(4)或出气孔(12)位置处,调节阀门(11)用于调节进气孔(4)或出气孔(12)的流通截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精确调整流速的负压吸引防护瓶,瓶体开口处密封装配瓶盖,瓶盖内设有进气孔、通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第一开口端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用于连接引流容器;进气孔第二开口端连接流速显示组件的进气端,流速显示组件的出气端通过通气孔与瓶体内部连通;低密度球装在瓶体内,低密度球能够在血液、人体组织液或生理盐水中浮起;瓶盖内底部表面设为锥形凹面,所述出气孔下开口端位于锥形凹面的顶点处,出气孔上开口端连接出气管,出气管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设备;从进气管至出气管之间的气体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通管路流通截面积的调节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能够使负压吸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污染。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089998SQ2012207473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陆培华, 高宏 申请人:陆培华, 高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